狂風暴雨之前兆。
……
更為攜帶方圓虛空的天地元氣顫動,席卷更為狂暴的動靜,鋪天蓋地,無所不在的亂象。
一縷靈覺微動,蕩入十方。
咻!
一道黑色的身影從一株足夠五六人合抱的大樹體內飛出,琉璃絢麗之光隱現,護體真罡化生,外力不侵。
好端端的在樹洞內修行。
怎麼就遇到這般亂象?
身下綿延不知方圓多少裡的雪地密林,出現一道長長的黑色口子,那是密林為外力倒落所至,泥土飛揚之故。
這裡!
已經是塞外以北三四千裡以外了,具體什麼地方?
難知!
輿圖上沒有任何記載,典籍中也隻有對北方苦寒之地的零星記載,至於具體的地名?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傳~~
並無!
這裡……天候多樣,瞬息萬變。
夏日間,有些地方,林蔭茂密,土地多平坦肥沃,惜哉,無人在此間耕種。
多是遍地的荒草。
多是各種各樣很多不認識的植株之物。
奇花異草碰到許多。
天材地寶,尚未碰到。
有些地方,地勢稍高一些,便是雪地密布,更可能在一日之間,夏冬轉換,蒼揚的大雪紛紛而落。
身下之地,就是那樣的一處地方。
這片地方以西百裡,是一處很適合耕種的肥沃之地,甚至於自己還能虛空丈量過。
占地很大很大。
不比中原之地小,關鍵,那裡的山河水草大地多上。
走獸橫行,飛鳥橫空,可以見到許多迥異於諸夏的動物,新式穀物?或許有,對於農家知道不為擅長。
腳下之地,是一處起伏之勢多緩和的山地,積雪幾乎常年不化,縱然白日間大日橫空,也隻會令積雪更難化去。
一朝雪落,複歸原樣。
且。
更甚之。
自先前所悟天地陰陽晝夜極致的變化之後,一路北上,時而所得,便是停下參悟。
時而又繼續北上。
如所想,越是向北行進,白晝的時間越長,黑夜的時間越短。
這裡!
時而也有感知到一股股強大異獸的氣息,然……隻要不理會它們,它們也不會動手。
此行北上,乃為修行。
不曾多注意那些異獸。
似乎!
現在讓自己碰到了?
靈覺所感的那些突生異樣……是異獸引來了?
是三隻異獸?
靈覺掠過去,看上去像是體型很大的馬兒,奔跑起來,又有些像獵豹之形。
比獵豹的體型大些。
腦袋多奇異,上麵有很多花紋。
此刻。
三隻那樣的異獸正在距離自己數裡開外的虛空逃竄,氣息上……有兩隻媲美玄關的存在。
還有一隻臨近玄關,尚未真正媲美玄關,應是體內尚未凝練內丹。
是以,三隻奇特的異獸……一起奔跑之速並不快。
有人!
有四個人!
浮屠的人?
赤足光頭?
身披紅色的絹衣?
浮屠之人,他們怎麼會出現在這裡?
自己能來這裡,他們也出現在這裡,倒也沒有什麼。
他們四人在追殺這三隻異獸?
那四人的氣息?
不弱!
兩位玄關層次,兩位尚未踏足玄關。
依照浮屠的修行,尚未踏足玄關,便是沒有妙悟幻海空輪,沒有立身解悟的境界。
上人?
有一位還是浮屠上人的修行,實力還真不弱,雖不如自己,也差不太遠了。
異邦浮屠的人,應該都在西域之地停留,從西域前來這裡,沒有一萬裡,也有八千裡吧?
一念而覺,散勢法運轉。
身入虛空,不準備理會那些人。
“這裡還真是一處寶地!”
“可惜,距離東震旦之地太遠了,這裡的天候太詭異了,動輒霜寒落下,在這裡種下可食之物,多難!”
“……”
“那三隻異獸實力尚可,形如駿馬,奔跑極快,擒拿鎮壓,沐浴大光明之下,可為上好坐騎。”
“上人,現在還不將它們擒拿嗎?”
“……”
“不著急。”
“能夠一下子出現三隻這樣的異獸,可見它們的種數不會少,跟著它們,或許可得窺它們的族群所在。”
“而異獸的族群,根據我等這些時日的所得,一般都有天地寶物的存在。”
“那些寶物,於你等的修行很有助力!”
“這裡……好東西很多,有很多好東西都是孔雀之國缺少的。”
“……”
“剛才好像察覺到另外一股不弱的氣息,現在又消失不見了,上人可有所覺?”
“……”
“不弱的氣息?連你都覺不弱的氣息,莫不有彆人來這裡了?”
“嗯,似乎並無那般的氣息。”
“那三隻異獸奔跑多狂猛,引動此方天地變化,或許是那般力量!”
“……”
異邦浮屠的話語,從狼神那裡得知過。
學習起來,並不難。
文字,也有學習。
也有一覽狼神從西域帶回的一些經文典籍。
虛空深處踱步,一道道奇特的音韻入耳,辨識之,大體可以聽明白那些人的話語意思。
浮屠的人要擒拿那三隻異獸為坐騎?
倒是好心思。
還想要追尋那些異獸的族群所在,以為取得天材地寶?
天材地寶?
那四人所言,不無道理。
對於異獸,自己也非不了解,異獸族群,能夠繁衍壯大,還要出現凝練內丹的存在,定需要天材地寶的助力。
非如此。
欲要凝練內丹,會艱難許多。
這三隻不像馬、不像獵豹,腦袋又一團花的異獸族中有天材地寶?心神有動。
若可得之。
也算收獲。
若是能夠得到一株頂尖的天材地寶。
則!
此行修行更為順暢。
說不定還能一舉踏足合道境界,
踏足合道,當可返回諸夏,速速了結蒼璩的隱患。
天材地寶。
異獸族群的所有的天材地寶,應該非尋常之物吧?
念頭有起,縱橫玄光湧動,行進虛空,相隨深入,方向而觀,是朝向以東的區域。
那裡……自己尚未去過。
極目而視,山勢有高有低,三隻異獸所向……是山脈低緩之處,天地皆白的景象不存,大雪隱隱約不存。
“那些東震旦的人,數千年的歲月,他們竟然很少有人踏足這片地方,還真是……我等的機緣!”
“否則,以東震旦的強者之力,這裡的異獸以及天材地寶,都要找不到了。”
“……”
“寂明。”
“以你所想,孔雀之國數千年歲月,都幾乎無人前來東震旦之地,豈非是一樣的道理?”
“孔雀之國,已經很大了。”
“向外行走,多艱難。”
“太多的地方都是蠻荒未開化之地!”
“這些年,孔雀之地,世尊之道被那些人聯手欺壓,我等……,我等早晚要回去光大世尊之道。”
“這一次,我等機緣發現東震旦之地,那裡是一處尚未沐浴世尊大光明大智慧的沃土。”
“我等要做好準備。”
“它日可入東震旦,則為正等正覺的契機。”
“傳道是最容易妙悟世尊之道的,若能在東震旦立下世尊傳承,則無上圓覺、佛乘十地不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