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蒙恬加給匈奴的壓力還是足夠的。”
“對於烏孫之事,匈奴有心無力,除了一些小動作,也沒有其它的了。”
“西域之地,先前有一些上蹦下跳的小國之人,也偃旗息鼓了,倒是那些異邦浮屠之人,算他們有心。”
“難得有心。”
“陛下,看來……不出一個月,烏孫之地,就要成為帝國嶄新之地了,帝國的輿圖又要多出一塊了。”
“郡縣也要多出一些了。”
“……”
番禺!
南海郡郡治之地。
亦是眼下帝國始皇帝陛下車駕停留駐紮之地。
城外一處山水俱佳之所,十方之地清理,一處處營帳落下,陣勢環繞,層層相隨。
縱然有突發之事,也是足以應對。
突發之事?
果然有突發之事,周清覺……影密衛和羅網的人都可以斬殺一批,都已經多次、多年了。
如若他們還不能將這些小事做好,那就是沒有將心思放在上麵,就是沒有足夠的忠心。
既如此。
還有存在的必要?
完全沒有!
直接鎮殺就好!
時日清空,惠風和暢,臨近南海,空氣中的水汽都濃鬱許多,同關中對比起來,大為迥異!
立於中軍大帳,從皇兄手中接過一份加急送來的河西之地文書,閱覽之,周清笑語。
文書是陸賈親筆所寫,其人現在添為烏孫之地的掌事,昔年在西域之地,還是蓋聶的副手。
而今,已經可以獨當一麵。
甚至於都要有滅國之功了。
不錯!
很不錯!
快速看完,將其遞給身邊不遠處的李斯等人。
“烏孫。”
“對於那處地方,朕所知不算太多。”
“當年若非山東諸國的事情,郡侯你說不定就率兵將大月氏以及烏孫全部滅了。”
“烏孫,異邦之國。”
“其地納入帝國,是一件好事。”
“蒙恬為將多年,這個時候該做什麼,他還是知道的,匈奴……,朕希望可以快速解決那個麻煩。”
“可惜,匈奴之力不弱,除非有幾場特大的剿滅戰,不然,難以將匈奴擊潰。”
“難以徹底擊潰。”
“北方胡族,千年以來,便是諸夏以北邊境的隱患,欲要徹底剿滅,很難。”
“稍有潰散,便是找不到蹤跡,多年之後,休養生息,實力便可恢複,又要生亂。”
“草原之地,移民戍邊也不足夠,草原太大了一些。”
“郡侯,你說……將來若是將匈奴攻滅後,可有徹底的解決之法?蓋先生,你也說說看!”
“……”
“西域之地那些異邦浮屠,他們的事情,倒是有趣。”
“哈哈,就交給郡侯處理了。”
“他們的道理,朕也有一觀,有些妙處,一位同道家祖師一般的大智慧之人所留傳承,還是不錯的。”
“隻是,西域諸國,都成為他們的傳道之地了,這就不太好了。”
“……”
隨意的一身玄色繡金紋錦袍,不為莊嚴華章,梳發而冠,黑色的金簪束之,踏步輕輕,踱步方寸之地。
輕捋頷下短須,麵上多有笑意,看向郡侯,看向群臣,嬴政也是說著文書上的事情。
河西烏孫可以拿下,在意料之中。
所掛礙,不要耗費太多的力量。
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為上。
真要動兵,有李信在那裡的準備,帝國也是無懼的。
文書所言,匈奴有心無力,是一個好消息,西域異邦浮屠的助力,也算得上一個好消息。
異邦浮屠。
對於那些人,當年,就曾接觸過,是浮屠一道的室利房等人入鹹陽,希冀可以在諸夏傳道,傳播他們所為的世尊之道。
還獻上諸多翻譯過來的典籍文書。
閒暇之時,也有一觀。
有些意思。
但!
異邦浮屠在帝國東出攻滅諸國的途中,曾有不少攔阻之力,再加上郡侯等人的意思,便是沒有理會。
隻是。
這些年來,從所了解到的西域諸國消息來看,浮屠的道理有些詭異,隱約同法道相左。
西域的那些小國,有些小國甚至於都已經舉國浮屠了,成為浮屠之國了,一應種種,都依從浮屠的道理。
如此,治國該如何?
是按照浮屠的道理?
還是按照法道?
但!
他們的道理中,有一些還是可以為用的,苦集滅道,往生極樂,三生三世的道理……都是有趣的。
浮屠的人東進與否不重要,道理好用就行。
比起烏孫,北胡匈奴才是大患。
才是眼下的大患,果然不能夠徹底將那個麻煩解決,一段時間之後,甚至於還是大患。
“胡人,風華禮儀迥異於諸夏,迥異於帝國!”
“欲要徹底滅掉胡人,單單將那些人的主力兵士剿滅不足夠,非有移風易俗,非有逆轉他們的風華文章。”
“改變他們的天性。”
“胡人逐水而居,放牛牧馬而生。”
“若是可以讓胡人不在逐水而居,而是停留在一處地方,那麼,危險就小多了。”
“再以諸夏之民與之雜居起來,時日長了,沐浴諸夏之風,說不定,將來會自動化入諸夏部族!”
“那時。”
“縱然有些許亂象,處理起來,也比較容易。”
“
“……”
皇兄的這個問題,有些深度。
周清一禮,於還在閱覽先前那份文書的李斯等人掃了一眼,將那個問題簡單說道著。
滅族,是艱難的!
但凡逃走一二支部族,藏在哪一個山旮旯角落之中,不住的生聚之下,花費一些年,又是一支支胡人部族出現。
是以,除非有足夠的人力、物力能夠占據那些地方,否則滅族都是下下策,根本就難以滅掉乾淨。
除了滅族之法,欲要做到那一步,便是對那些人進行改造,進行變化,若是讓那些人的風華禮儀同諸夏一般,危險就大大減少了。
縱然有些麻煩,也不會很大。
甚至於胡人化入諸夏之中,時日長了,也就成為諸夏之人了,都是一族之人,再有亂事,也就是內亂了。
隻不過,欲要做到,也不為容易。
那是一件極其耗費時間的事情。
“北胡匈奴。”
“欲要徹底解決,多難!”
“草原太大,若是想要將胡人全部殺掉,不太可能,稍有殘留,也會引起隱患。”
“不為上策。”
“郡侯所言,移風易俗是一個法子。”
“將胡人固有的風華禮儀變化,移民戍邊,通婚之,禮儀授教之,雅韻文字授教之,將胡人的一麵化去。”
“再鑄就城池,讓胡人的蹤跡一直處於帝國的視線之內,稍有所動,也容易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