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神話(百家 下)_影視諸天從流金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影視諸天從流金開始 > 第677章 神話(百家 下)

第677章 神話(百家 下)(2 / 2)

然而,這個計劃也麵臨著諸多挑戰。首先,這些新的學科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陌生的,如何讓人們接受並學習這些學科,是一個難題。其次,學院的師資力量從何而來?如何確保教師們具備足夠的知識和教學能力?再者,學生的選拔標準是什麼?如何保證選拔出真正有才華的學生?最後,學院的管理和運營也是一個重大問題,如何確保學院的正常運轉,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易華偉似乎也意識到了這些問題,看著眾人,緩緩說道:“各位,帝國皇家學院的設立,是為了我大秦的繁榮昌盛,為了華夏文明的傳承和發展。這是一項偉大的事業,需要我們共同努力。本相相信,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夠克服困難。”

殿內的氣氛逐漸變得熱烈起來,眾人開始紛紛議論。有的人為這個計劃的宏偉而讚歎,有的人為其中的困難而擔憂,還有的人在思考著自己在這個計劃中的角色。

李斯沉思片刻,開口說道:“趙大人,此計劃雖宏大,但實施起來難度不小。且不說學生的選拔和師資的問題,單是這八大分院的建設和管理,就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易華偉點了點頭,說道:“李大人所言極是。朝廷可以撥出專款用於學院的建設和運營,學生的選拔,可以通過考試和推薦相結合的方式,確保選拔出真正有才華的學生。至於老師,我自有安排。”

易華偉心中已有全盤計劃。

瀛洲島上那已經學習到高中課程的三千童男童女,若能分布天下,為幼兒啟蒙,必將如星星之火,點燃大秦教育之希望。

易華偉腦海中浮現出一幅宏大的畫麵:三千夫子奔赴大秦各地,他們帶著對知識傳播的使命,走進鄉村、城鎮,為那些懵懂的幼兒開啟智慧之門,讓他們在最合適的年紀,種下知識的種子。

“安靜!”

易華偉神色肅穆,目光掃視著殿內眾人,緩緩開口道:“大秦日後當以法立國,以農養民,以墨強兵,以醫濟世,教以道全,以儒教化天下。各家之人自有為國所用之處,儘皆可用。這就是本相要籌建這皇家學院的目的所在。”

以法立國,意味著大秦將建立起嚴明的法律體係,確保國家的穩定與秩序。讓政令暢通,百姓遵規守紀。

以農養民,強調農業作為國家根基的重要性。農民辛勤耕耘,為國家提供糧食和物資,保障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

墨家的強兵之策,將為大秦打造一支強大的軍隊,保衛國家的安全和領土完整。墨家的非攻理念,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戰爭的發生,為百姓帶來和平。

以醫濟世,醫者仁心,將為百姓解除病痛,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道家的全教之法,能引導人們追求內心的寧靜與和諧,為國家培養出有道德、有智慧的人才。而儒家的教化天下,嗬嗬…。

頓了頓,易華偉接著說道:“百家各派學說有精華,自然就有糟粕。本相同樣希望爾等能去其糟粕,不要在相互行無謂爭辯之事,須知術業有專攻。同為炎黃一脈,華夏一族。百家各派為何不比比誰更能為這天下百姓著想?比比何派更能為天下百姓謀福祉?”

易華偉一番話頓時讓百家各派之人人人意動,神情興奮莫名。尤其是孔鮒等儒家之人,更是激動萬分。爭來爭去不就是為了儒家能正大光明的登上朝堂嗎?

然而,孔鮒不知道的是,易華偉口中的天下,似乎與他們想象中的天下有些不同。

而大秦的重臣們聽到易華偉這番話,殿內頓時如同被投入了一顆巨石的湖水,一下炸開了鍋。

章邯、王賁等人雖震驚莫名,但多年的沙場曆練與朝堂風雲讓他們養成了沉穩之性,此刻依然保持沉默,隻是眼神中流露出思索之色。他們深知,易華偉的這番話必將在大秦掀起一場巨大的變革,而他們需要在這變革中找準自己的位置。

而李斯、馮劫、姚賈等人卻頓時急了。

教化天下?!!

李斯麵色凝重,眉頭緊鎖,率先出聲道:“李大人,萬萬不可!”

馮去疾與姚賈忙附和道:“萬萬不可!”

儒法兩家的恩怨,可追溯至久遠之時。儒家崇尚以德治國,強調仁、義、禮、智、信,主張通過道德感化來治理國家,使百姓自覺遵守社會規範。在一些儒家學者的理想中,統治者應該像古代聖王堯、舜、禹一般,以仁愛之心對待百姓,推行禮儀之教。他們認為,若統治者以身作則,踐行仁德,百姓自然會受到感化,從而社會和諧穩定。在一個國家中,通過舉辦各種禮儀活動,如祭祀、婚禮、葬禮等,讓百姓明白長幼有序、尊卑有彆,進而規範人們的行為。

而法家則主張以法治國,強調法律的權威性和嚴格性。法家認為,人性本惡,隻有通過嚴格的法律約束,才能使百姓服從統治,國家才能得以穩定。比如,商鞅在秦國變法時,製定了明確的法律條文,對軍功、農業生產等方麵進行嚴格的規定。對於違法者,予以嚴厲的懲罰,如斬首、流放等。在秦國,實行連坐製度,一人犯罪,周圍的人若不舉報也會受到牽連,以此來確保法律的執行力度。

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紛爭不斷,儒法兩家的理念在不同的國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實踐。

有的國家采用儒家的學說,注重道德教化,但在戰亂頻繁的時代,往往難以取得顯著的成效。例如,魯國曾一度推行儒家的理念,注重禮儀之教,但在麵對強大的外敵時,卻顯得力不從心,最終被其他國家吞並。

而有的國家則采用法家的理念,通過嚴刑峻法來加強統治,雖然在短期內能夠提高國家的實力,但也容易引起百姓的反感。如韓國在申不害變法期間,實行嚴厲的法律製度,使國家在一段時間內變得強大,但由於法律過於嚴苛,百姓生活困苦,最終也未能長久保持強盛。

在大秦,法家思想一直占據著主導地位。自商鞅變法以來,大秦以法治國,建立了嚴格的法律體係,使國家迅速強大起來。李斯等重臣也是法家的堅定支持者,他們認為隻有以法治國,才能確保大秦的穩定和統一。

然而,儒家在大秦也並非沒有影響力。儒家的學說在民間廣泛傳播,一些學者和士人對儒家的理念推崇備至。他們認為,大秦在統一六國後,應該更加注重道德教化,以緩和社會矛盾,鞏固統治基礎。

儒法兩家的理念衝突,在大秦的朝堂上也時有體現。雙方常常為了政策的製定和國家的治理而爭論不休。

如今,易華偉提出“以法立國,以農養民,以墨強兵,以醫濟世,教以道全,以儒教化天下”,這無疑讓儒法兩家的矛盾更加凸顯。李斯等人擔心,儒家的影響力一旦擴大,可能會削弱法家的地位,影響大秦的統治秩序。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


最新小说: 武極真魔訣 名義:有了氪金係統的趙德漢 餘生換一生 下放資本小姐卷家產閃婚絕嗣首長 霍格沃茨:從小巫師到白魔王 鄙人的妖孽團隊,狂掃諸天萬界 大牌丫頭等你來 拒絕妖女後,我的功法自動升級 諜戰劇中的龍二 開封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