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易華偉的武學理念裡,上乘武功的關鍵在於對內力本質進行深度領悟,進而做到隨心駕馭。在他看來,招式不過是內力的一種延伸與外在表現形式罷了。就拿紫霞神功來說,當內力修煉到足夠雄渾深厚的境地,哪怕隻是隨意揮動手臂、挪動腳步,都能形成淩厲殺招。過度拘泥於那些既定好的劍招套路,反而像是給自己套上了枷鎖,落入了武學的下乘之境。
所以,山洞石壁上那些所謂破解劍招,在易華偉眼中,不過是些裡胡哨、中看不中用的皮毛功夫,看了也是白白浪費時間,自然就沒把它們放在心上。其實,易華偉隻是一直沒找到合適時機告知嶽不群。
因為思過崖身為華山禁地,平日裡都有專人看守,他根本沒機會進來,這次受罰,才陰差陽錯地來到此地。
嶽不群資質著實普通,為了在紫霞神功上有所精進,數十年來日夜苦練,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與時間,然而成效卻微乎其微,始終被困在原地,難以突破瓶頸。
雖說嶽不群出身氣宗一脈,自入門起便被灌輸內功至上的理念,平日裡對劍招的鑽研並不深入,但易華偉心裡明白,要是嶽不群能有機會觀摩一下石窟裡的那些精妙劍招,說不定真能從中捕捉到一絲靈感,為他停滯不前的武學修行開辟出一條新的道路。
畢竟,武學一道,觸類旁通,有時候一個全新的視角,就能盤活多年的積累。
不過,華山派的劍氣之爭雖說已經過去了好些年,但其留下的餘波依舊在門派中暗流湧動。嶽不群身為氣宗掌門,一直以正統自居,對內強調內功才是武學根本,對劍宗那種側重於劍招變化的理念向來是嗤之以鼻。況且,風清揚那個老家夥還隱匿在思過崖附近,這也是個棘手的因素。
易華偉對風清揚這位曾經的劍宗傳奇,心裡著實沒什麼好感。魔教殺上華山氣宗地盤,風清揚明明近在咫尺,卻袖手旁觀,任由同門陷入絕境,在門派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缺席,這在易華偉看來,無疑是一種不可饒恕的失職。而且,依著種種跡象推測,這石窟被封禁,大概率跟風清揚脫不了乾係。
…………
看了看天色,估摸著嶽靈珊還得過一會才能送飯過來。
易華偉雙腿盤坐,五心向天,周身氣息依循著紫霞神功的脈絡緩緩流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紫霞神功運轉之際,體內內力仿若靈動的溪流,自丹田起,經奇經八脈,潺潺流淌。易華偉閉目凝神,仔細感知著內力每一次的周轉、彙聚,試圖從這日常的修煉裡,再度挖掘出一絲一毫能精進的縫隙。隨著心法口訣的默念,胸膛有節奏地微微起伏,每一次吐納,都像是與這山洞中的空氣達成一種隱秘的契合,絲絲縷縷的內力愈發凝練。
就在他沉浸至深時,一道輕微得如同蚊蚋振翅的驚訝聲,冷不丁鑽進耳中。這聲音轉瞬即逝,仿若錯覺,但易華偉瞬間警醒,心念電轉,緩緩收功。
內力回流,氣息歸元,不過眨眼間,他已利落起身,順手抽出腰間長劍,開始演練華山劍法。一招一式,沉穩又淩厲,劍風在山洞內獵獵作響。
練了一陣,易華偉瞅準時機,一招‘白虹貫日’長劍紮入石壁之中。
易華偉嘴角微微上揚,輕咦一聲,抬手朝石壁拍出一掌。“砰”的一聲悶響,石壁應聲而裂,出現一個腦袋能探入的洞孔。
緊接著,易華偉再次運力,又是一掌,這一掌勁道更猛,碎石激飛,洞孔瞬間擴大,成了可供一人穿行的通道。
“這裡居然還有一條秘道?”
易華偉‘自言自語’一聲,隨即從角落裡撿起備好的火把,點亮後朝通道中探去,見火把依舊明亮,這才側身緩緩鑽了進去。
剛踏入通道,一股陳舊腐朽的氣息撲麵而來。這是條窄窄的孔道,光線昏暗,易華偉小心翼翼地前行,不經意低頭,赫然發現腳邊伏著一具骷髏。那骷髏早已沒了皮肉,衣物也碎成齏粉,隻剩些殘渣,身旁靜靜躺著兩柄大斧,斧刃雖已生鏽,卻仍透著幾分往昔的厚重。
易華偉神色平靜,隻是簡單彎下腰查看了一下,便抬腳繼續往前走。
沿著孔道又走了數丈,往左一轉,眼前霍然出現一個巨型石洞。這石洞極為寬敞,容納千人都不在話下。洞內陰森,散落著七具骸骨,姿態各異,有正襟危坐的,也有隨意躺臥的。每一具骸骨旁邊都擱著一件兵刃,一對鐵牌,雖已斑駁,卻依舊厚重;一對判官筆,筆尖寒光隱隱;一根鐵棍,粗實趁手;一根銅棒,沉甸甸的;一具形似雷震擋的家夥,造型獨特;還有布滿狼牙的三尖兩刃刀,看著就令人膽寒;另有一件稀奇兵刃,似刀非刀、似劍非劍,前所未見。
易華偉心下明白,這些應該是五嶽劍派先輩跟那些魔教護法的遺骸了。
(本章完)
喜歡影視諸天從流金開始請大家收藏:()影視諸天從流金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