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華偉看著碗中旋轉的太極圖案,眼中閃過一絲深邃的光芒,緩緩收回手指,指尖的傷口不知何時已經愈合,隻留下一道淡淡的紅痕。
“諸位大人,可還有疑慮?”
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
亭內一片寂靜,隻有碗中藥湯沸騰的細微聲響。
宗室親王們麵麵相覷,臉色陰晴不定。福王朱常潤死死盯著那碗中太極圖,指甲深深掐入掌心,鮮血順著指縫滴下,卻渾然不覺。
“不可能……這不可能…”
朱常潤低聲喃喃,眼中血絲密布。
瑞王朱常浩突然上前一步,高聲道:“且慢!僅憑驗血之法,尚不足以證明身份!當年鄭王府大火,世子屍骨無存,如何能確定不是他人假冒?”
話音未落,易華偉從懷中取出一物——半截青白玉佩,在晨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澤。玉佩邊緣參差不齊,顯然是被人生生掰斷的。
“鄭王府大火那夜,本王尚在繈褓,被恩師所救。……此玉佩一直隨身攜帶,諸位可識得?”
看著易華偉手中玉佩,鄭王世子朱載堉,一個已白發蒼蒼的老頭,踉蹡著從宗室隊伍中走出,顫抖著從懷中掏出另半截玉佩。兩截玉佩在空中緩緩靠近,在眾人屏息注視下,嚴絲合縫地合為一體。斷裂處的紋路完美銜接,玉佩中央的“鄭”字終於完整顯現。
“這……這是我親手為孫兒戴上的長命玉佩啊!”
朱載堉老淚縱橫,雙手捧著完整的玉佩,跪倒在地:“當年大火後,老朽尋遍廢墟,隻找到這半截…天可憐見,天可憐見啊!“
這一聲哭喊,如同驚雷炸響在接官亭內。宗室中幾位年長的親王紛紛變色,他們記得三十年前那場震驚朝野的鄭王府大火,更記得朱載堉多年來尋訪孫兒下落的執著。
欽天監監正徐光啟此時排眾而出,手中捧著一卷泛黃的星象記錄。這位精通天文曆法的學者聲音顫抖:
“下官查證過當年記錄,鄭王府大火當晚,紫微垣中帝星大亮,有流星劃過天際,直墜華山方向。《開元占經有雲:星墜而存,天命所歸。今日驗身,血融太極,玉佩合璧,天象人事,無一不符!”
徐光啟轉身麵向百官,展開手中星圖:
“諸位請看,這是下官昨夜觀測所得。紫微帝星旁新現輔星,光芒直指德勝門方向,與三十年前星象完全吻合!此乃天意,不可違也!”
百官嘩然,紛紛湊上前查看星圖。隻見圖上紫微星旁確實有一顆新星,位置與古籍記載絲毫不差。一些信奉天命的官員已經開始低聲議論,看向易華偉的眼神中多了幾分敬畏。
都察院左都禦史高攀龍突然冷笑一聲:“星象之說,虛無縹緲。玉佩可以偽造,驗血之法亦可作假。若要取信於天下,還需更多實證!”
易華偉聞言,目光如電射向高攀龍。高攀龍頓覺一股寒意從腳底直竄頭頂,不由自主後退半步。
“高大人想要什麼實證?”
易華偉語氣平靜,卻讓在場所有人都感到一陣壓迫感。
就在氣氛劍拔弩張之際,遠處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一隊錦衣衛押送著幾個蓬頭垢麵的人犯疾馳而來。為首的錦衣衛千戶翻身下馬,單膝跪地:
“稟殿下,臣等在鄭王府舊址地下密室中,擒獲當年縱火元凶數人!經連夜審訊,已取得口供!”
說著呈上一疊血跡斑斑的供詞。易華偉接過供詞,快速瀏覽後,臉色漸冷。他轉身麵向百官,聲音如寒冰:
“萬曆十五年臘月初八夜,有人買通鄭王府管事,在府中各處暗藏火油。大火起時,更派死士把守各門,不許一人逃出。”
他目光掃過幾位宗室親王:“幕後主使何人,供詞中寫得明明白白。”
此言一出,宗室隊伍中幾人麵色慘白。瑞王朱常浩突然厲喝:“胡說八道!這是栽贓陷害!“他轉向百官,“諸位同僚,此人來曆不明,如今又弄出這些所謂證據,分明是要離間天家,亂我大明江山啊!”
工部侍郎趙世卿突然站出來,從袖中取出一封密信:“下官近日整理工部舊檔,發現萬曆十五年鄭王府修繕記錄有異。當年負責修繕的工匠在工程結束後全部暴斃,而賬冊上記載用的都是易燃的鬆木,而非規定的楠木。此事先父曾密奏先皇,卻被壓了下來…”
越來越多的證據浮現,接官亭內的局勢逐漸明朗。支持易華偉的官員開始站出來發言,而反對者則麵色陰沉地退到角落。
欽天監的五位博士此時齊步上前,跪倒在地:“天象所示,血驗為證,此乃真龍天子,臣等願以性命擔保!”
就在這紛亂之際,易華偉突然抬手。一股無形的力量瞬間籠罩全場,所有人都感到胸口一窒,不由自主安靜下來。
“夠了。”
簡單的兩個字,卻讓接官亭內鴉雀無聲。易華偉環視眾人,目光最終落在那些麵色慘白的宗室身上:
“本王今日來此,不是為了清算舊怨。大明內憂外患,遼東女真虎視眈眈,陝西流民四起,江南稅賦不濟……當務之急是重整朝綱,振興社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頓了頓,聲音更加沉穩:“至於身份真偽,自有公論。三日後大朝會,本王將上天壇,屆時一切自有分曉。”
這番話既表明了立場,又留下了餘地。楊俊民等重臣暗自點頭,此子處事沉穩,確實有帝王之風。
欽天監監副突然驚呼出聲:“快看!”
眾人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隻見東方天際,一輪紅日正突破雲層。奇特的是,陽光穿過晨霧,在易華偉周身形成一道淡淡的光暈,恍若神人。
“日照金身!這是《瑞應圖中記載的聖主之兆啊!”
欽天監眾人再次跪拜。
接官亭內,風向徹底轉變。越來越多的官員向易華偉行禮,就連一直反對的高攀龍也不得不低頭。宗室親王中,鄭王朱載堉早已老淚縱橫地站易華偉麵前,其他幾位親王見狀,也陸續躬身行禮。
隻有福王、瑞王等少數幾人仍僵立原地,臉色陰晴不定。但大勢已去,他們也隻能強壓怒火,隨著眾人一起行禮。
易華偉站在接官亭中央,陽光為他鍍上一層金邊。
“嗖嗖嗖——”
突然,破空聲撕裂晨霧,數百支淬毒弩箭從四麵八方射來,如烏雲壓城般撲向接官亭。
駱思恭立即大聲呼喊:“有刺客!護駕!”迅速抽出繡春刀,可箭矢速度極快,根本來不及防禦。
“啊啊啊”
百官瞬間陷入混亂,有的呆立在原地,有的慌忙後退,幾個文官直接癱倒在地,臉色慘白如紙。戶部侍郎張問達眼睜睜看著一支毒箭朝自己咽喉飛來,瞳孔猛地收縮,嚇得忘記躲避。
“哼”
這時,一聲冷哼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