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劉博靜,恭迎欽差大人!”
楊漣微微頷首,目光掃過眾人,淡淡道:
“劉大人免禮。”
他的聲音不大,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劉博靜直起身子,眼角餘光瞥見楊漣身後的錦衣衛——清一色的飛魚服、繡春刀,眼神銳利如鷹。
“楊大人一路舟車勞頓,下官已在府衙備下接風宴……”
“不必。”楊漣打斷他,從袖中取出一道黃絹聖旨,高舉過頭:
“奉旨清查江浙田畝,即刻開始。”
此言一出,跪伏在地的官員們頓時騷動起來。
劉博靜麵色不變,拱手道:
“楊大人雷厲風行,下官佩服。隻是杭州近日出了些亂子,八大絲商勾結倭寇,已被誅滅……”
“本官已知曉。”
楊漣目光如電,直視劉博靜:“此事稍後再議,先辦正事。”
說著,轉身對身後的錦衣衛千戶下令:
“傳令杭州府、錢塘縣、仁和縣,所有田冊、魚鱗圖冊,即刻封存,不得有誤!”
“是!”
錦衣衛迅速散開,馬蹄聲如雷,直奔各衙門而去。
劉博靜眼中閃過一絲晦暗,但很快恢複如常。
“楊大人,請。”
杭州府衙,議事廳。
楊漣端坐主位,麵前堆滿了賬冊。
劉博靜坐在下首,神色凝重。
廳內還有杭州知府、同知、通判等一眾官員,個個噤若寒蟬。
“劉大人”
楊漣忽然開口:“杭州衛所的兵符,可在你手中?”
劉博靜心頭一凜,但麵上不顯:
“回大人,暫由下官代管。”
“交出來。”
三個字,不容置疑。
廳內空氣瞬間凝固。
劉博靜忍不住抬頭,卻被楊漣冷冽的目光逼得重新低下頭去。
沉默片刻,緩緩從懷中取出一枚銅製虎符,雙手奉上:
“請楊大人查驗。”
楊漣接過虎符,指尖在紋路上摩挲片刻,確認無誤後收入袖中。
“清丈田畝期間,杭州衛所暫由本官節製。”
劉博靜拱手:“下官遵命。”
但無人看見,他低垂的眼眸中閃過一絲冷意。
翌日,杭州衛所。
楊漣親自坐鎮,錦衣衛持刀立於兩側。
衛所指揮使跪在地上,額頭滲出冷汗。
“衛所軍戶名冊,為何與魚鱗圖冊對不上?”楊漣冷聲質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指揮使顫聲道:
“回、回大人……或許是曆年更迭,有所遺漏……”
“遺漏?”楊漣冷笑,猛地拍案,“三千畝軍田不翼而飛,這叫遺漏?!”
指揮使渾身發抖,不敢抬頭。
楊漣起身,厲聲道:
“傳令!即日起,杭州衛所所有軍官,一律不得離營!凡有軍田侵占者,三日內自首,可從輕發落。逾期不報者——”
他拔出尚方寶劍,劍鋒寒光凜冽:
“斬!”
………
短短三日,楊漣以雷霆手段徹查田畝,震動整個杭州官場。
杭州知府被革職查辦——府衙魚鱗圖冊造假,隱匿田畝五千餘頃。
衛所指揮使下獄,罪名是私吞軍田,克扣軍餉。
七大絲商餘黨儘數落網,家產抄沒,田產充公。
夜。
被革職查辦的劉博靜獨自坐在淨室中,燭火搖曳。
桌上擺著一封密信,火漆已被拆開。
信上隻有一行字:
“楊漣不死,江南難安。”
劉博靜盯著信紙,良久,緩緩將其湊近燭火。
火焰吞噬了紙張,映得他麵容陰晴不定。
“楊漣……”他低聲呢喃:“你以為,奪了兵權就能高枕無憂?”
窗外,一道黑影悄然掠過。
……………
三月初九,子時。
杭州城西一處荒廢的鹽倉內,十餘名身著夜行衣的男子悄然而至。
劉博靜褪去官服,換上一襲靛藍綢衫,腰間卻懸著一柄製式軍刀,目光看向幾人:
“都到齊了?”
陰影裡轉出個疤臉漢子,抱拳道:“紹興謝氏、湖州沉氏、嘉興吳氏的家丁都已到位,共三百二十人。”
說著遞上一卷竹簡:“這是各家交出的死士名錄。”
劉博靜就著月光細看,突然冷笑:“堂堂江南士族,就湊出這些老弱病殘?”
竹簡上墨跡猶新,記錄著三百餘人裡竟有半數都是各府逐出的惡仆。
“大人明鑒。”
一個文士打扮的中年人從梁後轉出,正是謝氏幕僚周汝昌:“自八大絲商被害,各家都在收縮勢力。這些雖非精銳,但勝在…”
“勝在死了不心疼?”
劉博靜截斷話頭,猛地將竹簡拍在鹽垛上。
周汝昌不慌不忙從袖中取出一卷絹布:“這是杭州衛所舊部的聯絡圖。指揮使雖下獄,但把總以上軍官的家眷多在江南。”
他指尖在某處輕輕一點:“尤其是火器營把總趙德勝,其母現居紹興老宅。”
劉博靜眼中精光一閃。他當然明白其中暗示——這些軍戶家眷,就是最好的籌碼。
…………
三更梆子響過,欽差行轅後牆閃過幾道黑影。錦衣衛暗哨剛要示警,喉間突然多出三支燕尾鏢。黑影翻牆入院,刀鋒在月光下泛著幽藍,分明是淬了劇毒。
正房內,楊漣正在批閱田畝冊。燭火突然搖曳,他頭也不抬道:“既來了,何必藏頭露尾?”
“砰!”
窗欞爆裂,七把鋼刀同時刺入!
(本章完)
喜歡影視諸天從流金開始請大家收藏:()影視諸天從流金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