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武元年六月的紫禁城,暑氣漸盛。
乾清宮內,鎏金蟠龍香爐中升起嫋嫋青煙,龍涎香的氣息混著冰鑒散發的涼意,稍稍驅散了夏日的悶熱。
易華偉一襲明黃龍袍,斜倚在禦案後,手中捏著江南送來的奏報,嘴角微揚:“楊漣、周廷儒這幫年輕人,倒真沒讓朕失望。”
奏報上詳細記錄了江南官場大換血、士族抄沒、軍政改革的各項事宜。七萬餘人流放寧古塔,三千新官上任,江南稅賦預計明年可增五成。
丘成雲低聲道:“陛下,江南世家蟠踞百年,根深蒂固,此次雖受重創,但恐怕不會輕易就範。”
易華偉合上奏折,指尖在案上輕輕一敲,眼中閃過一絲冷意:“那就連根拔起。”
丘成雲並未立即起身,而是低聲道:“陛下,臣還有一事稟報。”
易華偉目光微轉:“說。”
丘成雲從袖中取出一份密折,雙手呈上:“東廠近日偵得,京中已有江南士族的暗線在活動。自楊大人抄家流放的邸報傳回,朝野上下暗流湧動。”
易華偉接過密折,指尖挑開封漆,展開細看。
“都察院左副都禦史沈一貫,三日前在府中密會蘇州趙氏家主趙明遠。“
“都察院左僉都禦史徐兆魁屢次在文會上非議新政。其女嫁與蘇州申時行之孫,申氏此次被抄沒田產兩萬餘畝。”
“戶部右侍郎高崗,其妻弟暗中收受鬆江錢氏白銀五千兩。”
“國子監祭酒嚴守望,近日頻頻與南京舊部書信往來……”
一條條證據,清晰羅列。
易華偉冷笑一聲:“朕還沒找他們算賬,他們倒先坐不住了。”
丘成雲繼續道:“更有甚者,京中已有流言,說陛下……”
他頓了頓,似有顧忌。
“說什麼?”
“說陛下‘暴虐無道’,‘殘害士林’。”
丘成雲聲音壓得極低:“這些言論,多出自與江南有姻親的官員之口。”
易華偉眸色一沉,手指在案上輕叩兩下:“查清楚,哪些人在推波助瀾。”
“臣已命手下盯緊了。”
丘成雲道:“其中,禮部右侍郎顧斌賢近日頻頻出入文淵閣,與幾位翰林編修密談至深夜。”
“顧斌賢?”
易華偉眉梢微挑:“朕記得他是隆慶二年的進士,素以清流自居。”
“正是。”丘成雲點頭:“但他嶽家是揚州鹽商李氏,此次江南清丈,李家被抄沒鹽引三百張,折銀近十萬兩。”
易華偉嗤笑一聲:“原來如此。”
他起身踱至窗前,望著宮牆外漸沉的暮色抬眼看向丘成雲:“丘卿,朕記得日月神教有一種藥,叫‘三屍腦神丹’?”
丘成雲眼皮一跳,隨即垂首:“回陛下,此丹乃神教秘藥,服下後若無解藥,每年端陽節屍蟲便會破腦而出,令人痛不欲生……”
易華偉輕笑一聲:“好用嗎?”
丘成雲額角滲出細汗,低聲道:“此丹……確實無人能抗。”
“好。”
易華偉踱步走到窗前,望著宮牆外的天空:“明日大朝會,朕要所有四品及以上官員,每人領一顆。”
丘成雲猛地抬頭,又迅速低下:“陛下,這……”
“怎麼?”易華偉側目:“有難處?”
丘成雲深吸一口氣,伏地叩首:“臣,遵旨。”
………
次日寅時,午門外已聚集了數百名官員。眾人三三兩兩低聲交談,話題無外乎江南巨變。
“聽說楊漣在江南殺得血流成河……”
“噓,慎言!誰知道錦衣衛有沒有混在人群裡?”
“怕什麼?我等又未犯事……”
話音未落,午門緩緩開啟。一隊身著飛魚服的錦衣衛手持鋼刀,分立兩側。為首的千戶冷聲道:“奉旨,今日百官入朝,需經東廠查驗。”
官員們麵麵相覷,卻不敢違抗,隻得排隊前行。
太和殿內,易華偉高坐龍椅,麵色平靜。丘成雲立於丹陛之下,身旁擺著一個紫檀木匣。
當最後一名官員入殿後,丘成雲高聲道:“奉陛下口諭,近日朝中屢有勾結地方、徇私枉法之事。為肅清朝綱,特賜‘養心丹’一枚,四品以上官員,即刻服下。”
殿中頓時嘩然!
新任禮部侍郎趙明德壯著膽子出列:“陛下,此為何意?臣等忠心耿耿……”
“趙愛卿。”
易華偉打斷他,聲音溫和,似笑非笑:“既然是忠心,吃顆丹藥又何妨?”
趙明德還要再言,卻見兩名東廠番子已上前,一人按住他肩膀,另一人捏開他的嘴,將一枚猩紅色藥丸塞了進去。
“咕咚——”
吞咽聲在寂靜的大殿中格外清晰。
一個時辰後,三百七十九名四品以上官員全部服藥。
易華偉這才露出笑容:“此丹能強身健體,眾卿每月可來東廠領取一顆。”
他特意頓了頓:“隻要……你們足夠忠心。”
………
當日午時,十八名官員的密信被東廠截獲,內容全是向江南報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次日清晨,這十八家被抄,搜出與江南往來的賬冊七箱。
第三日,國子監祭酒上吊身亡,留書“寧死不辱”。易華偉下令:“以庶人禮葬之。”
不過,服藥後的朝會效率顯然驟升。
清丈田畝的奏章,三日內批完積壓的二百七十一份,漕運改革的議案,半天就過了六部合議;連爭議多年的‘匠戶改籍’,也無人再敢反對。
七月十五,楊漣回京述職。
當他走進乾清宮時,易華偉正在把玩一個空玉瓶。
“江南的事辦得好。”
新帝將玉瓶拋給他:“這個,你帶著。”
楊漣接住玉瓶,觸手冰涼。他當然知道這是什麼,抬頭看著新帝:
“陛下要臣……”
“兩江總督王瓊。”
易華偉輕描淡寫道:“他上月稱病不朝,你親自送藥去,暫代兩江總督之職。”
楊漣跪地叩首:“謝陛下隆恩!”
他知道,這是新帝對他的獎勵。
………
到了八月,京城暗市突然出現‘解三屍丹毒’的秘方,要價黃金千兩。
東廠順藤摸瓜,發現源頭竟是太醫署。涉案的周太醫被當眾喂下雙倍劑量的丹藥,哀嚎三日而亡。
從此,再無人敢提‘解毒’二字。
當然,這是後話。
………………
養心殿內,銅爐中的龍涎香靜靜燃燒,青煙筆直上升。
易華偉端坐在禦案後,手指有節奏地敲擊著黃梨木的桌麵。
六部尚書分列兩側,殿內安靜得能聽見窗外知了的鳴叫。
“諸位愛卿都看過戶部呈上的賬冊了?”
易華偉打破沉默,聲音不高卻讓所有人繃直了脊背。
丘成雲向前半步,躬身道:“回皇爺,山西八大晉商去年的鹽引交易量占全國四成,邊關糧餉轉運經手六成,但繳稅不足一成。奴婢已反複核查,賬目確實有問題。”
兵部尚書石星眉頭緊鎖:“陛下,此事需慎重。晉商與邊關將領關係密切,九邊重鎮的糧草供應多賴其力。若貿然動手,恐生變故。”
“糧草供應?”
易華偉冷笑一聲,從禦案上抽出一本密折甩到石星麵前:“石卿看看這個。去年大同鎮實需糧草二十萬石,晉商卻報了三十萬石。多出的十萬石去了哪裡?邊關將領與晉商勾結,虛報數額中飽私囊!”
石星翻開密折,臉色逐漸變得難看。沉默片刻,低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