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悄悄瞥了一眼站在武官隊列中的吳惟賢,後者也正看過來,兩人目光一碰,心照不宣。
王弘誨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笏板邊緣,流放三千裡?這可比現行律法重多了。
按照《大誥,棄嬰不過杖一百,如今直接流放,還要連坐鄰裡……
他抬頭看了一眼皇帝,發現易華偉正冷冷盯著他,頓時後背一涼,趕緊低頭。
站在後排的蘇州布政使腿肚子開始發抖,蘇州溺嬰成風,若真按此令執行,怕是要流放半個城的人……
他的目光偷偷掃向身旁的鬆江布政使,發現對方也是麵如土色。
王承恩繼續宣讀:
“各州縣每季上報人口增長,增長最優者,知府升一級,知縣賞銀百兩;連續三年墊底者,知府降職,知縣革職查辦。
民間女子十六不嫁者,其父母每年罰銀五兩;男子二十不娶者,加倍……若阻撓寡婦再嫁者,杖八十。”
每念一條,殿內的呼吸聲就沉重一分。
待王承恩念完,易華偉緩緩起身,冕冠上的玉藻紋絲不動。
“洪武年間,天下人丁六千萬,如今不足四千萬。”
易華偉走到丹陛邊緣,俯視著群臣:“建州女真,人不過百萬,卻能屢犯邊關;倭寇數千,可橫行東南——為何?”
殿內鴉雀無聲。
“因為人不夠!”
易華偉突然提高音量:“沒有丁口,誰來種地?誰來當兵?誰來繳稅?”
目光如刀般掃過每一個人:
“從今日起,人口增長與糧產、賦稅並列為三大考成標準。”
“王伴伴!”
易華偉手指有節奏地輕叩禦案,目光掃過殿內文武百官。
王承恩聞言從身後小太監手中接過一個檀木匣上前,小心翼翼地打開匣蓋,露出半截燙金文書。
“朕欲設科學院。”
王承恩將文書呈上禦案,易華偉展開卷軸,露出密密麻麻的朱批。他抬眼望向朝班:“徐光啟、利瑪竇,出列。”
徐光啟聞言一震,迅速整理了一下青色官袍,深吸一口氣跨出隊列。身旁的利瑪竇將胸前的銀質十字架藏進袖中,這位四十三歲的意大利傳教士金發碧眼,身著儒士長衫,動作略顯生澀地跟著走出。
二人站定在“正大光明”匾額下方,隨著日頭升高,匾額的陰影恰好籠罩住他們半張臉。徐光啟感到後背滲出細汗,去年他翻譯《幾何原本時曾鬥膽向皇帝進言引入西學,沒想到今日竟成真。他餘光瞥見禮部幾位官員緊繃的臉色,不由得垂下眼眸,再次整理已經一絲不苟的官服下擺。
“利瑪竇獻《坤輿萬國全圖,助欽天監修訂曆法,授幾何原理於太學。”
易華偉將文書推至禦案邊緣:“特賜二品頂戴,任科學院西洋顧問。徐光啟總領其事,凡院中學人皆稱‘院士’。”
石星站在武官首位,目光掃過文書,章程末尾的朱砂批注格外醒目——軍械改良賞銀千兩且蔭一子,這幾乎相當於三品武官的世襲待遇。
他眉頭微皺,正要開口,戶部尚書李汝華已先一步出列。手持象牙笏板深深一躬:“陛下,每年白銀三十萬兩的經費,戶部恐難籌措……”
“這點無需擔心,這筆錢從內帑裡撥付。”
易華偉抬手止住議論:“格物科設火器局、機械坊,著工部調撥江南熟鐵十萬斤;天文科建觀星台於通州,欽天監舊藏星圖儘數移交;農事科在直隸設試驗田,各州縣須報本地作物品類;醫理科……”
他頓了頓:“著順天府每月提供十具死囚屍身。”
殿內頓時響起一片倒抽冷氣聲。王弘誨突然跪倒在地,額頭觸地發出沉悶聲響:“陛下!此舉有違人倫綱常,恐遭天下士人非議啊!”
易華偉麵色不變,手指輕敲龍椅扶手:“宋慈《洗冤錄可曾違綱常?醫書所載心主神明,然利瑪竇獻《人體解剖圖,分明是腦主思慮。科學院之事,內閣已議三月,再有異議者,以阻撓新政論處。”
王弘誨抬頭欲言又止,最終隻是重重叩首。站在他身後的刑部侍郎悄悄拉了下他的衣袖,示意他不要再爭。
“科學院分設四科。”
易華偉拿起玉笏輕點案幾:“格物科主研火器改良、機械製造,凡造出射程增十丈之火炮,賞銀千兩,蔭一子入國子監;天文科修訂曆法、繪製海圖,製成精準航海羅盤者,破格授從六品;農事科鑽研糧種培育、水利器械,使畝產增三成者,賜良田百畝;醫理科試行人體解剖、新藥研製,攻克瘟疫良方者,封太醫院同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每科設博士二人,從翰林院、欽天監、工部選調;生徒四十,於各省書院擇少年穎異者。”
易華偉頓了頓,目光掃過殿內眾臣:“研究成果三日報一次,由司禮監呈朕禦覽。”
禮部右侍郎錢謙益終於按捺不住,這位三十出頭的年輕官員笏板重重擊地,發出清脆響聲:“陛下!此等奇技淫巧之學,恐亂聖人之道!臣請陛下三思!”
站在他周圍的禮部官員紛紛點頭附和,低聲議論。大學士溫體仁捋著長須,眼中閃過讚許之色。
“你們給朕聽清楚。”
易華偉聲音驟然冷下來:“科學院專研實務,不涉科舉取士。朕問爾,去歲江南水患,若有利器疏導河道,何至淹死百姓三千?”
冷哼一聲,易華偉轉頭吩咐王承恩:“將章程抄錄十份,張貼於六部衙門。”
錢謙益僵在原地,臉色由紅轉白。他身後的楊慎行悄悄拽了下他的衣袖,示意他退下。
就在朝堂氣氛凝滯之際,易華偉突然提高聲調:“另,朕決定成立海軍部。”
這句話讓整個朝堂瞬間凝固。自從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後,大明水師日漸雕敝,沿海衛所十室九空。站在文官隊列中的溫體仁偷偷拭去額角冷汗,他去年剛以“靡費國帑”為由,駁回了福建巡撫增設戰船的奏疏。
“鄭芝龍。”
“臣在!”
一個身著緋色官袍的壯碩漢子從武將班列大步邁出,甲胄摩擦聲在寂靜的大殿中格外刺耳。此人本是縱橫東南的大海盜,招安後仍保持著海盜習氣,官服下的狼頭刺青若隱若現。他單膝跪地時,胸口繡著的龍紋補子在陽光下金光閃爍。
“著你總督海軍,節製福建、廣東、浙江三鎮水師。朕撥國庫銀五十萬兩,限你兩年內造出十二艘福船。凡繳獲敵船,三成歸公,七成充作軍費。”
易華偉取出鎏金牌令遞給王承恩:“三日內赴泉州港,重組舟師。所需艦船,工部優先撥付;所需火器,科學院全力配合。”
鄭芝龍雙手接過令牌,聲如洪鐘:“臣請陛下恩準,招募沿海漁民為兵,沿用海盜編隊之法。”
(本章完)
喜歡影視諸天從流金開始請大家收藏:()影視諸天從流金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