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底。
立宗茂率領的九州聯合軍前鋒約五千人以立本部、黑田精銳及浪人眾為主,渡過築後川,進入肥後北部戶次川現球磨川支流流域。他們的目標是收複明軍控製相對薄弱的人吉城,作為反攻的立足點,並試探明軍反應。
鄭芝龍對此早有預料,他並未將主力用於固守剛占領、尚不穩固的肥後全境,而是采取了“前輕後重”的彈性防禦。
人吉城僅由投降的薩摩協從營一部約千人,戰鬥力可疑和少量明軍監軍象征性防守。鄭芝龍將真正的主力——兩千火槍兵、一千弩手、一千五百步兵含五百重甲以及五百騎兵,由得力副將陳洪率領,秘密部署在戶次川南岸一片地形複雜的丘陵穀地木葉穀中,靜待獵物。
立宗茂探知人吉城守備薄弱,立功心切也有向聯盟證明自己能力的壓力,率前鋒急速推進。二月的最後一天,其前鋒輕鬆“擊潰”了人吉城外象征性抵抗的協從營部隊,追亡逐北,一頭紮進了木葉穀。
當立軍前鋒完全進入穀地,兩側丘陵密林中,驟然響起尖銳的竹哨聲!明軍火槍兵以三迭陣在預設陣地猛烈開火!鉛彈如同死亡的冰雹,從兩側高地向下方狹窄穀道中的日軍傾瀉。同時,更高處的弩手以精準的重弩點射日軍中身披華麗具足的武士指揮官和旗手。穀道瞬間變成修羅場,日軍前鋒大亂,傷亡慘重。
立宗茂不愧名將,雖驚不亂。他立刻意識到中伏,非但沒有後撤,反而命令旗本武士隊吹響法螺貝,高舉“十字架”馬印,向穀地一側看似火力稍弱的明軍陣地發動了決死的“玉碎”衝鋒!同時,他派出傳令兵,命令後續部隊主要是黑田精銳從另一側山坡向上仰攻,試圖撕開明軍的伏擊圈。
立家武士的悍勇令人側目。他們冒著彈雨,踏著同伴的屍體,硬生生衝上了明軍一處火槍陣地,與明軍刀牌手、長槍手展開了慘烈的白刃戰。明軍的火槍優勢在近距離混戰中難以發揮。就在戰局膠著之際,陳洪投入了預備隊——五百明軍重甲騎兵!如同鋼鐵洪流,從穀口方向順著坡道猛衝下來,狠狠撞入正在與立武士纏鬥的明軍步兵側後方實際是精心設計的戰術分割,瞬間將日軍後續跟進的部隊和前方衝鋒的武士分割開來!鐵蹄踐踏,馬刀揮舞,日軍陣型徹底崩潰。
立宗弘宗茂之弟戰死,多名立家重臣陣亡。立宗茂本人身負數創,在旗本武士拚死保護下,才殺出一條血路,與同樣損失慘重的黑田部彙合,狼狽撤過築後川。此役,九州聯合軍損失超過一千五百人多為精銳武士和足輕,明軍傷亡約四百。人吉城依舊在明軍協從營手中。
戶次川木葉穀之戰規模不大,卻影響深遠。
首戰失利,尤其是精銳的立軍遭受重創,沉重打擊了剛剛鼓起的士氣。立宗茂的勇猛雖得認可,但其冒進也遭到詬病尤其來自鍋島、大友方麵。
黑田長政痛惜損失的嫡係力量。各藩之間因損失分攤、後續增兵等問題,矛盾開始浮現。島津忠恒秘密傳遞的關於明軍部署的情報,事後被懷疑準確性甚至可能是鄭芝龍的離間計,加劇了互信危機。
小勝一場,驗證了“以逸待勞、誘敵深入”戰術的有效性,極大鼓舞了明軍士氣。同時,此戰暴露了九州聯軍並非鐵板一塊,指揮協調存在問題。
鄭芝龍更加從容,一麵加固肥後占領區的防禦,尤其針對築後川防線。一麵繼續有條不紊地消化戰果,整軍備戰,並將目光再次投向驚惶的日向藩。
戶次川的鮮血隻是開始,更大的風暴還在後麵。江戶的德川家康,本州的毛利輝元,乃至那些尚在觀望的諸侯,都將是這場九州棋局上更重量級的對手。
………………
昭武四年秋,九州島的血色塵埃尚未落定,一場決定日本國運的終極對決,已在關門海峽兩岸拉開序幕。
明軍鯨吞半個九州薩摩、大隅、日向、肥後,兵鋒直指隔海相望的本州。而德川家康,這位統一日本僅一年的“征夷大將軍”,終於無法再作壁上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江戶城天守閣內,德川家康凝視著九州地圖上大片刺目的朱紅標記,溝壑縱橫的臉上看不出喜怒,唯有指尖無意識地敲擊著刀鐔,發出沉悶的篤篤聲。
九州聯軍的慘敗和戶次川的鮮血,徹底粉碎了家康“驅虎吞狼”的幻想。若再坐視鄭芝龍消化九州、虎視本州,幕府權威將蕩然無存,甚至危及德川天下。
德川家康展現出其梟雄魄力:發布“總無事令”特例:打破“禁止私戰”的禁令,以“討伐明寇,護佑神國”為名,號令天下大名起兵勤王!這是自關原合戰後最大規模的軍事動員。
德川嫡係精銳儘出。譜代重臣酒井忠次、本多忠勝、井伊直政等悉數領兵。直屬旗本八千人含精銳“赤備”兩千、三河舊部一萬二千人作為核心。強製征召關東、東海道諸大名兵力。
同時嚴令毛利輝元、蜂須賀家政阿波、山內一豐土佐等西國強力大名,必須派出至少一半兵力,並由嗣子或重臣親自領軍參戰。其本據留駐兵力亦受幕府監軍監視,實為變相人質。
動用幕府直轄天領約占全日本四分之一及各大名上繳的龐大年貢,征發民夫數十萬,通過東海道、山陽道兩條乾線,將海量糧秣、火藥、箭矢運往本州最西端的下關馬關集結。江戶、大阪的刀劍匠、鐵炮鍛冶被集中征調,日夜趕工。
目標:關門海峽!
德川家康的戰略意圖清晰而果決:畢其功於一役!將主戰場鎖定在分隔九州與本州的關門海峽。他親率主力八萬餘人號稱二十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進占下關,依托海峽天險,背靠本州廣袤腹地,構築起一道看似不可逾越的鋼鐵防線。
集中全日本能調集的大小戰船七百餘艘含安宅船四十艘、關船二百艘、小早船數百,由原豐臣水軍將領九鬼嘉隆之子九鬼守隆統領,密布於狹窄的關門海峽。計劃利用海峽複雜水流和岸防火力下關、門司兩岸新築炮台百餘座,將明軍水師主力堵在海峽之外,或誘其進入狹窄水域加以殲滅。
下關門司地區陸上,依托丘陵地形,修築起連綿數十裡的堅固工事。三重壕溝、土壘、柵欄、箭塔林立。本多忠勝率兩萬精銳含大量鐵炮足輕扼守正麵;酒井忠次統兩萬軍為左翼,控扼長門國山口縣山地;井伊直政率一萬五千“赤備”精銳及西國諸藩聯軍為右翼機動。家康坐鎮下關本陣,總督全局。
德川家康親臨前線,並命人將曆代天皇禦賜、象征武家棟梁的“菊一文字”太刀高懸於本陣,誓死扞衛“神國”疆土。全軍上下彌漫著“玉碎”的悲壯氣氛。
(本章完)
喜歡影視諸天從流金開始請大家收藏:()影視諸天從流金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