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堂驚才絕豔,卻為情所困,為恨所驅,困守於宗師門坎之前,其執念之深,反成其枷鎖,可歎。石之軒,天縱奇才,身兼間、補天兩家之長,創‘不死印法’,幾近窺破宗師之秘,然精神分裂,人格對立,如風中殘燭,縱有通天之智,亦難逃自毀之局。此二人,魔門當代最傑出者,一為情障所困,一為心魔所噬,縱有攪動風雲之力,卻無定鼎乾坤之命。其餘諸派,或偏安一隅,或人才凋零,實乃塚中枯骨,不足為慮。”
易華偉最後總結道,語氣帶著一種對曆史塵埃的漠視:
“正魔兩道,看似對立,實則皆在這天下棋局之中,隨波逐流。其興衰起伏,爭鬥不休,不過是曆史長河中必然存在的暗流與浪。於最終定鼎天下而言,其影響力……遠不及民心向背、製度革新、兵甲錢糧與真正吞吐天地的王者格局。真正的棋手,當善用其力,製衡其害,而非被其所謂的‘正邪’之爭所迷惑,舍本逐末。”
目光掃過單美仙:“至於東溟,夫人經營有方,根基在海外,以軍械立足,超然物外,此乃亂世立身之智。保持此等超然與不可或缺,方為正道。”
就在這時,船身輕輕一晃,船家似在調整方向。船頭處,一尾碩大的金色鯉魚突然躍出水麵,鱗片在陽光下劃過一道耀眼的弧光,又“噗通”一聲落入湖中,濺起一片晶瑩的水。
“呀!”
單婉晶被這突如其來的動靜嚇了一跳,隨即指著那圈圈蕩漾開來的漣漪,又驚又喜地叫道:
“娘親,公子,快看!好大的金鯉!”
這一聲驚呼,打破了畫舫內凝重如鉛的氣氛,將眾人的思緒從浩瀚的天下大勢拉回了眼前這方小小的、依舊波光瀲灩的西湖。
易華偉的目光投向那漸漸平複的水麵,深邃的眼眸中,倒映著跳躍的光斑:
“魚猶如此,人何以堪。”
他淡淡地說了一句,含義莫名。
單美仙順著他的目光望去,看著那重歸平靜的湖麵,再回想他方才那番足以震動天下的論斷,心中那絲悸動與仰望,愈發深沉。她輕輕攏了攏被湖風吹拂的發絲,望向易華偉的眼神,複雜難明。
“那妾身呢…”
目光掃過含羞看向易華偉的女兒,單美仙強忍著將幾欲出口的話給咽了回去。深吸一口氣,那帶著水汽的清涼空氣也無法冷卻胸中翻騰的思緒。再次看向易華偉,那雙溫婉的眼眸此刻充滿了前所未有的認真,甚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懇切:
“公子對魔門之弊,洞若觀火,直指其心。妾身……身為陰後之女,雖早已脫離其門,然血脈相連,終究難以全然割舍。魔門源於‘獨尊儒術’之迫害,墨、法、陰陽、縱橫等百家精義淪為異端,為求存續,融彙西域奇術,方成今日之‘兩道六派’,以《天魔策為紐帶。其本心,或為打破門閥壟斷,顛覆儒家綱常,以求‘人性解放’。”
單美仙的聲音帶著一絲追憶與沉重:
“然,誠如公子所言,千年打壓,生存維艱,部分分支為求存、為複仇,手段日趨酷烈極端,如補天閣之刺殺,滅情道之血祭,邪極宗之詭異…早已背離初衷,淪為世人眼中之‘邪魔’。及至家母這一代,魔門勢微,對抗天下的雄心壯誌早已消磨殆儘,所求不過是在正道圍剿下求存,依附一方強豪以延續道統。其格局,已從‘爭天下’墮入‘爭生存’,與慈航靜齋的對抗,也不過是生存之爭的延續罷了。”
她微微一頓,目光灼灼地直視易華偉深邃的眼眸,終於問出了那個縈繞心頭、甚至帶著點僭越意味的問題:
“公子智慧如海,洞悉古今。妾身鬥膽相詢,此……沉屙積弊千年之魔門,可有……挽救之道?可有……浴火重生之機?”
這個問題,不僅關乎她對母親複雜情感的求索,更隱含著對易華偉那超越時代智慧的最後試探——他是否真的能給出顛覆千年困境的答案?
易華偉的目光從湖麵收回,落在單美仙寫滿複雜情緒的臉上,似乎看穿了她心中所想。沉默片刻,那眼神仿佛穿透了千年時光的塵埃,看到了魔門掙紮求存的斑斑血跡與扭曲軌跡。
“挽救?”
易華偉的聲音依舊平淡,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決斷力:“有。然,非小修小補,需刮骨療毒,去蕪存菁!”
“去蕪存菁?”
單美仙喃喃重複,心弦緊繃。
“正是。”
易華偉的語氣斬釘截鐵,帶著一種近乎殘酷的冷靜:“魔門欲求存、欲新生,首要之務,便是徹底斬斷那早已腐朽、徹底背離人道、淪為純粹破壞與邪異象征的毒瘤分支!滅情道,沉溺於血祭邪法,泯滅人倫,留之何益?邪極宗行事乖張詭秘,幾近瘋魔,已成累贅!真傳道老君觀、道祖真傳,裝神弄鬼,采補邪術,敗壞根基,遺禍無窮!魔相宗趙德言一脈,依附突厥,行徑卑劣,出賣華夏,其心可誅!
此等分支,早已是魔門軀體上的腐肉膿瘡,其存在本身便是魔門最大的汙名與拖累,更是招致天下共憤、正道全力圍剿的根源!若不徹底割除,魔門永無出頭之日,所謂革新,不過是一句空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易華偉的話語如同冰冷的刀鋒,將魔門內部最黑暗、最腐朽的部分無情剖開,宣判了它們的死刑。
單美仙聽得心驚肉跳,她知道易華偉說的沒錯,這些分支的行事早已超出了底線,是魔門洗刷不掉的汙點,也是母親祝玉妍雖為陰後卻也無法完全掌控的混亂之源。
“那……何謂‘存菁’?”單美仙的聲音有些乾澀。
易華偉的眼神轉向她,帶著一絲對“可用之才”的審視:
“陰葵派,乃魔門核心,底蘊深厚,《天魔策精髓所在,雖有祝玉妍之執念困鎖,但其傳承與組織體係,仍有可取之處。間派,雖奉行唯美虛無,追求藝術與精神的極致,看似不涉實務,然其門人多才智卓絕,精於人心操控與信息網絡構建,若能引導其才華為‘術’而非耽於‘藝’,可成利器。補天閣,傳承刺客之道,精研潛行、刺殺、情報之術,乃黑暗中不可或缺之矛與盾,其‘武力’本身並無正邪,端看為誰所用,用於何事。天蓮宗,商賈之道,財貨流通,人脈網絡遍布天下,此乃亂世之中構築根基、滲透各方的絕佳平台,其‘商賈’身份更是絕佳的掩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