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明媚的陽光透過雲層灑落,帶著些許暖意,驅散了周身最後一絲來自地底的寒氣。
易華偉與單婉晶並肩而行,悄無聲息地融入了長安城最繁華的都會市長街。
霎時間,喧囂鼎沸的人聲、叫賣聲、車馬聲如同潮水般湧來,充滿了鮮活生動的煙火氣息。
長街之上,店鋪林立,旌旗招展,各色貨物琳琅滿目,從尋常的土產百貨到來自西域、南洋的奇珍異玩,應有儘有。
酒肆食鋪裡飄出誘人的食物香氣,引得食客盈門。行人摩肩接踵,士子、商賈、胡人、百姓,形形色色的人流穿梭不息。
單婉晶下意識地微微眯了一下那雙愈發清徹深邃的眸子,以適應這突如其來的光亮與喧囂。僅僅一日光陰,對她而言,卻真真是恍如隔世。地底石室中非人的煎熬、那瀕臨崩潰的痛楚、那脫胎換骨的升華,此刻回想起來,竟有種不真實的虛幻感。然而,體內那浩瀚如海、奔騰流轉的真元,以及靈台中前所未有的清明與敏銳,又在時時刻刻提醒著她,那一切都是真實發生的奇蹟。
漫步在平整的石板街道上,單婉晶目光流轉,細致地觀察著這座天下聞名的帝都。看著道路兩旁鱗次櫛比的華麗建築,往來行人臉上大多帶著的滿足與安寧,聽著那充滿活力的市井之聲,不禁輕聲感歎:
“長安……果然名不虛傳。比起洛陽,似乎更多了一份沉穩的王霸之氣。”
易華偉聞言,側首看了她一眼。
單婉晶換下勁裝,穿上了一襲較為符合長安時下風尚的衣裙。上身是一件湖水綠色的窄袖襦衫,料子是頂級的江南軟緞,光滑如水。領口和袖口用銀線繡著細密精致的纏枝蓮紋,下係一條月白色的高腰長裙,裙裾層層迭迭,行走間如流風回雪,飄逸出塵。裙擺處疏落地點綴著幾片同色係的繡,更添幾分靈動。
一頭烏黑亮澤的青絲隻是用一根簡單的白玉簪鬆鬆綰起一部分,其餘如瀑般垂落至腰際,發梢隨著步伐微微晃動,流轉著健康的光暈。身上並未佩戴過多首飾,唯有皓腕上戴著一對瑩潤的羊脂玉鐲,與她此刻瑩潤生光的肌膚相得益彰。
她的容貌經過元精淬鏈,本就極美的五官更添完美和諧,肌膚細膩如玉,眸若寒星,唇似點朱。然而,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份由內而外散發出的獨特氣質。
寧靜時如映月幽潭,深不見底;眸光流轉間,卻又隱有神光湛然,帶著一絲不容褻瀆的高華與疏離,仿佛九天仙子偶落凡塵,與這喧囂的市井保持著一種微妙的距離感。可偶爾因看到新奇玩意而流露出的些許好奇神態,以及那內蘊的、蓬勃的生命活力,又讓她這份出塵之氣不至於冰冷,反而有種奇異的吸引力。
單婉晶與易華偉並肩而行,立刻吸引了無數路人的目光。易華偉麵如冠玉,豐神俊朗,一身普通的青色文士衫穿在他身上,卻顯得無比熨帖合宜,更襯得他身材勻稱挺拔。他氣質內斂,看似溫文爾雅,如同一位博學多才的翩翩公子,但那雙深邃的眼眸偶爾開闔間,卻有種洞悉世情的淡然與超脫,仿佛世間萬物皆在他掌握之中。
兩人走在一起,一個俊逸超凡,一個清麗絕俗,氣質雖不儘相同,一者深邃如海,一者清冷如月,卻奇異地和諧,仿佛本就該並肩而立,周身縈繞著一種不屬於這凡俗世界的清華之氣,真真宛如一對謫仙臨凡,令周遭的繁華盛景都仿佛成了他們的背景板。所過之處,人群竟不由自主地微微避讓,投來的目光中充滿了驚歎、豔羨與敬畏,卻無一人敢上前打擾。
單婉晶能清晰地感受到自身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感知變得無比敏銳,周圍每個人的氣息強弱、情緒波動,甚至隱藏的敵意,她都能隱隱有所察覺。體內澎湃的力量讓她有信心麵對任何挑戰。然而,當她悄悄將感知投向身旁的師父易華偉時,卻依舊如同過去一樣,感到一片深不見底的虛無。
易華偉就走在她的身邊,氣息平和,腳步從容,看起來與街上任何一個文弱書生並無太大區彆。但單婉晶的靈覺告訴她,這僅僅是表象。師父的體內,仿佛蘊藏著一片浩瀚的星空,廣袤無垠,深不可測。她如今功力大進,靈覺敏銳數倍,反而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師父的修為是何等的高渺難測。那是一種返璞歸真、與天地渾然一體的境界,她甚至無法想像其邊界在何處。
101看書????????????.??????全手打無錯站
這種認知,讓她心中那份因力量暴漲而悄然生出的一絲微渺自得瞬間消散無蹤,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深沉的敬畏與……一絲難以言喻的、混合著愛慕的依賴。
單婉晶悄悄側過臉,看著易華偉完美的側顏,看著他平靜注視長安盛景的眼神,心中充滿了柔軟的情感。
是師父賜予了她這場天大的機緣,引領她看到了武學乃至生命更廣闊的天地。他強大、睿智、從容,仿佛世間沒有任何難題能困擾他。這份崇敬與依賴,不知不覺中早已悄然變質,糅雜進了少女最真摯的愛慕情懷。隻是她深知師徒名分,更明白師父的境界高遠,自己這點心思,能默默陪伴在他身邊,已是莫大幸福,故而將這份情愫小心翼翼地藏在心底,眼神中流露出的,是無比清晰的尊敬與難以完全掩飾的傾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時,易華偉溫和的聲音在她耳邊響起,解答著她方才的感歎:“長安之盛,確非虛傳。而李閥能據有此城,以為根基,絕非僥幸。”
單婉晶收斂心神,認真聆聽。她知道師父學識淵博,對天下大勢有著無人能及的洞察力。
易華偉目光掠過街道兩旁恢弘的建築,語氣平和地分析道:“李淵起兵太原,看似是時勢所迫,被隋煬帝猜忌,又有李世民、裴寂等人推動,實則乃是其家族蓄謀已久、水到渠成之舉。”
頓了頓,易華偉細致道來:“其一,隴西李氏乃是關隴軍事集團的核心門閥之一,樹大根深,數代聯姻,在關隴地區勢力盤根錯節,影響力無遠弗屆。其起兵並非白手起家,而是得到了整個關隴貴族集團或明或暗的廣泛支持。這份支持,包括錢糧、人才、私兵、以及最重要的——政治聲望。天下動蕩,群雄並起,但真正有資格問鼎的,最初無不是這些擁有深厚根基的門閥士族。”
單婉晶微微頷首,東溟派與各方勢力交易,對門閥的力量深有體會。
“其二,戰略之地。”
易華偉繼續道:“太原乃北方重鎮,兵精糧足,進可攻退可守。李淵起兵後,並未急於南下或東進,而是采取了一條最為穩妥的戰略——西進關中。”
“關中之地,四麵山河險固,易守難攻,曾是強秦、盛漢的根基所在。隋朝立國,亦定都於此大興城,即長安。取得關中,便等於擁有了一個極其穩固的根據地和大義名分奉隋室正朔,立代王楊侑為帝。當時關中雖有隋軍留守,但兵力分散,且天下大亂,人心惶惶,李淵打著安定隋室』的旗號,一路撫慰收編,阻力大減。”
“其三,用人之道與時機把握。李淵此人,看似優柔,實則老謀深算,極擅權衡和抓住時機。他重用能臣乾將,如裴寂、劉文靜等謀士,更重要的是,他有兩個極其出色的兒子——李建成與李世民。尤其是李世民,年少英武,善於統兵,麾下網羅了一批猛將,以及房玄齡、杜如晦等頂尖謀士。攻打長安之戰,李世民及其麾下戰力,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而李淵能在天下群雄尚未完全反應過來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取長安,這份決斷和速度,至關重要。若晚上一兩年,待洛陽王世充、河北竇建德、乃至瓦崗李密等人根基穩固,再想取這形勝之地的帝都,難如登天。”
易華偉的分析深入淺出,將李淵起兵成功、奪取長安的關鍵因素層層剝開,聽得單婉晶目眩神迷,對師父的欽佩又加深了一層。
“取得長安後,李淵更挾持代王楊侑,行禪讓』之事,名正言順地登基稱帝,建國號唐。”
易華偉最後總結道:“這一步,更是將政治優勢利用到了極致。從此,李唐不再是反隋的叛軍』,而是繼承隋祚的正統』。這麵大旗,在吸引人才、收攏人心方麵,有著無可估量的作用。所以,你看這長安繁華,背後是門閥的支撐、戰略的選擇、武力的保障、以及政治手腕的運用,缺一不可。”
單婉晶看著眼前這片太平盛景,此刻的感受已截然不同。在這繁華之下,她仿佛看到了無形的刀光劍影、謀略交鋒。再次仰頭望向易華偉:“師父洞若觀火,婉晶受教了。原來這帝都繁華之下,竟藏著如此多的波瀾壯闊。”
易華偉微微一笑,笑容溫潤:“天下大勢,無非人心、力量、時勢三者交織。看得透了,便是如此。走吧,這長安城,值得我們好好看一看。”
說著,他當先緩步而行,融入人流。
單婉晶輕輕“嗯”了一聲,加快半步,依舊緊隨在他身側半步之後的位置,既保持著親近,又恪守著尊敬。
陽光將兩人的身影拉長,交織在一起,仿佛他們本就該如此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