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嶽丈發火,非同小可。
沈煉便是有千百手段,腦中想好十萬字理由,此刻也半點說不出來。
嶽丈的威勢實在是太恐怖了。
沈煉覺得頭暈目眩、筋酸骨軟、四肢無力、搖搖欲墜、氣血衰頹……
那種感覺,就像是吃了一瓶十香軟筋散外加三瓶七蟲七花膏,然後被紫玉琵琶蟄了一下,又被砍了三四刀。
燕狂徒也沒有這般強力的威懾!
因為沈煉敢對燕狂徒揮拳,現在卻隻能老老實實的忍受,腦中想著該用什麼樣的曲目,緩解老嶽父的忿怒。
女駙馬?
不妥不妥!
雖然我有馬甲李義廉,但有幾個人能把我下獄?老朱沒有這種愛好。
白蛇傳?
這個倒是可以考慮。
人家是白素貞白娘娘,我們家是馮素貞馮娘娘,旁邊就是金山寺,金山寺剛好有個法海,而且沈煉打不過。
法海公報私仇怎麼辦?
我要先去找幾個保險,收養幾個有佛緣的乾兒子,然後整天帶著乾兒子在法海身邊轉悠,讓他忍不住收徒。
如果法海想公報私仇,我就讓乾兒子給我送飯,先找哪個乾兒子呢?
馮少卿引經據典,用各種手段論證沈煉的混蛋行徑,從道義禮法以及江湖規矩等多個層麵,證明沈煉是個徹頭徹尾的大混蛋,該當被他人道毀滅。
沈煉悄悄彈出隔音氣罩,把馮少卿的聲音隔絕在外,腦中胡思亂想。
前番得到易筋經的時候,沈煉湧出收幾個乾兒子的想法,雖然隻是下意識的閃念,但既然有了想法,這個想法便無法抑製,已經讓靳一川去找人。
先找到目標,然後再去忽悠。
馮少卿不會武功,身體肥碩,體力非常的差,很快便堅持不住,坐在椅子上喘粗氣,沈煉立刻散去氣罩。
“嶽丈說得對!”
“你聽到我說的話了?”
馮少卿冷哼一聲。
他當了這麼多年知府,自然有察言觀色的本事,早就看出,沈煉剛才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腦子飛到外太空。
沈煉認真解釋:“嶽丈讀書多,懂的道理也更多,您說的肯定對。”
“我剛才說應該把你閹了。”
“這事兒您問問素貞的意見。”
馮少卿:(益)
馮素貞:⊙﹏⊙|||
“如果素貞沒意見呢?”
“小婿剛才說的是白素貞,您問問白娘子的意見,她在雷峰塔底層,被九千九百九十九道佛門符咒鎮壓。”
“老子和你拚了!”
馮少卿張牙舞爪的衝了過來。
沈煉當然不能和馮少卿拚了,就算自己站在這裡,不閃躲,不防禦,任憑馮少卿揮拳,也能把他給累壞了。
沈煉先前為了坑人,表示金剛不壞神功隻能用五次,五次之後,真氣在體內形成循環,自行淬煉筋骨,行走坐臥喝酒取樂,筋骨都會變得更堅韌。
這話並非完全是編造。
至少沈煉確實是這種情況,隻不過這種效果不是來自金剛不壞神功,而是來自變異版的“內循環一陽指”。
一陽指力帶動金剛真氣,在奇經八脈內回旋,每時每刻都在淬體。
無需調動任何真氣,沈煉的皮肉已經能防禦刀砍劍刺,除非馮少卿拿的是神兵利器,否則隻能留下印痕。
“嶽丈,小婿懂您的意思,您擔心素貞受欺負,您放心,肯定不會,我家裡那幾位,誰都打不過素貞……”
“咳咳~~”
“打得過也不會打,有個詞彙叫做三妻四妾,我家裡還有個名額,您若是嫌小婿官爵低,小婿能再升遷。”
“你能升遷官爵?”
“小婿不是正常的官吏,小婿是朝廷武道供奉,武道修為越高,獲得的爵位便越高,不是小婿自誇,再給小婿兩三年時間,便有移山填海神力。”
馮少卿心中思忖,沈煉原本是沈家的旁係,如今有了爵位,自然就從旁係變成了本宗,獲得全部族老支持。
錢財方麵,沈煉肯定是不缺的。
官爵方麵,如果沈煉的武功能繼續突飛猛進,肯定也會越來越高。
至於那什麼三妻四妾,在世家大族書香門第屬於胡扯蛋,這話本意是形容妻妾眾多,準確的說,是妾眾多。
隻不過流傳過程中,很多詞彙的意思都發生改變,產生了很多歧義。
沈家並非世家大族,世家大族也不可能接受沈家這種暴發戶、武夫。
因此,沈煉不用講那些規矩,也不用在乎什麼原本含義,哪個含義對自己最有利,自然就認同哪個含義。
“你的武功到了什麼地步?”
“您可以擺個比武招親擂台,約定年歲進行比武,您能親眼見證,小婿如何把那些挑戰者從擂台扔下去。”
“呸!我堂堂杭州知府,怎麼會擺擂台招親?你以為我是江湖豪客?”
“要不然小婿如何演示?不如您去找一座山,小婿把那座山轟塌了。”
馮少卿:(╬◣д◢)
“我對武功一竅不通,若是考驗你的武功,很容易被你蒙騙,不如考驗你的文采,我也不為難你,你就把白蛇傳的故事改編,創作出新的故事。”
馮少卿發現兩人的事情後,曾經認認真真的“審問”過馮素貞。
根據馮素貞交代的內容,沈煉在武道方麵近乎無所不能,對詩詞歌賦頗有感悟,唯獨不擅長寫文章編故事。
為了增強說服力,也為了提升沈煉的格調,馮素貞把沈煉創出的招數,一一給馮少卿解釋,證明沈煉絕不是魯莽揮拳的莽夫,莽夫隻是他的偽裝。
馮少卿通過科舉進入仕途,才學自是極為不俗,聽到招式名稱,便知道沈煉在詩詞方麵,確實有很高造詣。
武道難不住沈煉。
詩詞難不住沈煉。
那就隻能考驗寫文章了。
如果什麼都難不住沈煉,豈不是讓沈煉小覷,女兒豈不是要受欺負?
馮少卿眯著眼睛,心說老子就在這兒看著你寫,你的“鈔能力”,還有那些江湖朋友,全都幫不了你。
馮素貞暗暗得意。
老爹中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