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沈煉闖蕩江湖時,馮素貞學會了沈煉察言觀色、布局千裡的本事,尤其是那卷《大唐狄公案》,更是給馮素貞很多啟發,讓她看到部分真相。
divcass=”ntentadv”當時她在白馬寺看到狄公墓,表示想看狄仁傑探案的故事,沈煉很快就拿出一卷墨跡未乾的《關河疑影》。
緊跟著還有《藍衫記》、《滴血雄鷹》、《蛇靈》、《漕渠魅影》!
沈煉表示最近都是南風天,洛陽的濕氣比較重,墨跡因此顯得模糊,具體是什麼情況,如何能瞞過馮素貞?
就算真的南風天濕氣重,這種市井流傳的通俗小說,怎麼會是孤本?
為何隻有洛陽能夠買到?
準確的說,為何隻有沈煉能買到那一卷孤本,這難道不能說明問題?
馮素貞被沈煉的表象迷惑,覺得沈煉可能是拜托朋友寫的,後來想到,如果是朋友寫的,沈煉何必要隱瞞?
事情的真相隻有一個!
那就是沈煉非常擅長編故事!
沈煉能在極短的時間內,編造出無數有趣的故事,這是沈煉的秘密。
問題就在這裡。
如此隱秘的事情,豈能隨意泄露?
馮素貞一方麵感覺很甜蜜,一方麵覺得沈煉另有深意,直到被老爹發現她和沈煉的秘密,被老爹激情審問。
明白了!
這一切全都明白了!
沈煉早就想到今日的局麵,提醒她該如何布局,用於搞定老嶽父。
另外,沈煉對她早有圖謀,怕是從初次女扮男裝出門,沈煉便在計算今日的事情,把所有人都賺入彀中。
馮素貞心甘情願入彀。
馮少卿被女兒一腳踢下水!
沈煉故意做出為難的神色:“您能不能考驗彆的?比如掀了雷峰塔?”
馮少卿冷笑道:“不行,而且我還要給你加條件,你剛才說雷峰塔,雷峰塔捕獲白素貞,讓我想到一篇有關捕蛇人的古文,你要用到這篇古文。”
“啊?”
“不能是隨便找個人背誦,而是必須時時刻刻穿插其中,做得出來,你們的事我不反對,做不出來,想要把我女兒娶進門,你怕是隻能搶親了。”
沈煉拍案而起:“多謝提醒,小婿這便搶親,嶽父可要阻攔小婿?”
說著,沈煉揮舞起了拳頭。
馮少卿:嗶嗶嗶嗶嗶嗶……
沈煉不得不彈出隔音氣罩,隨後拿出紙筆開始寫,一邊抓耳撓腮,一邊回憶劇情,儘量把故事編纂的圓潤。
晚飯的時候,沈煉帶著馮素貞出門遊西湖,馮少卿滿臉呆滯……
這小子難道是怪物轉世麼?
沈煉寫的自然是《白蛇緣起》。
故事背景是唐朝,皇帝癡迷煉丹,有妖道蠱惑皇帝,抓蛇煉丹,以此引出柳宗元的傳世名篇《捕蛇者說》。
年輕的白素貞奉命刺殺國師,卻被國師打落懸崖,失去記憶,遇到了五百年前的許仙,那個時候他叫許宣。
既有關心百姓民間疾苦,也有諷刺皇帝寵信妖道,同時譏諷修行歪門邪道的家夥不人不妖,與妖怪沒分彆。
更讓白素貞和許仙的故事,有了完整的開頭,白素貞為何癡戀許仙,許仙為何這麼軟弱,全都有了解釋,甚至在故事的結尾,引入了更多的典故。
一隻蜈蚣趴在國師的屍體上,吞噬萬毒蛇母和國師的靈韻,變為一個慈眉善目的和尚,名曰:普渡慈航!
馮少卿越看越是癡迷,心說這個叫普渡慈航的,到底是什麼來路?
沈煉怎麼想出的這些故事?
我怎麼覺得,這些故事甚至能把唐朝中後期的曆史串聯起來,如果把這個編排成戲曲,然後再廣遠傳開……
這也算是我在杭州的政績吧!
馮少卿越想越覺得得意,在家中等待沈煉回來,然後再去索要兩篇。
左等右等,沈煉都沒回來。
馮素貞是自己回來的。
她披著馮紹民的馬甲,直接翻牆跳到自家後院,然後返回到閨房。
……
“福伯,鳳凰門我去過了,那裡沒什麼合適的,我可以再給你找……你竟然找到了,你這老家夥真是……”
沈煉滿臉詫異的看著福伯。
福伯確實找到了老伴,這位老伴還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江湖聲望比沈煉臭差不多三百倍,堪稱江湖鬼見愁。
她就是——悲派三嬸!
江湖月報金牌筆杆子,編造過無數豪俠的家長裡短,出口成臟,精通新聞記者必須精通的全部能力:
斷章取義、顛倒黑白、捕風捉影、扣帽子、潑臟水、標題黨……
這個時代如果有新聞學,悲派三嬸必然是最頂尖的人物,那個時候她就不是特約編輯,而是特約教授。
——每節課售價數百兩。
當初她甚至寫了沈煉的稿子,隻不過稿子被聶小蟲偷走,否則福伯可能要去大牢裡麵和悲派三嬸相親了。
“你們倆竟然成了?”
沈煉差點兒把眼珠子瞪出來。
福伯滿臉都是得意之色:“三娘曾經做過些錯事,但她已經改邪歸正,決定金盆洗手,再也不去供稿了。”
悲派三嬸略有些不滿:“我做過什麼錯事?我編的那些武林典故,向來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若是沒有那些大俠們的許可,我怎麼敢胡編亂造?”
沈煉指了指自己。
福伯笑道:“侯爺,你那篇文章沒有發出去,看在我的麵子上,這件事就算過去了,她真心決定封筆。”
沈煉詢問道:“你不會是被武林高手追殺,然後來我這兒避禍吧?”
悲派三嬸趕忙說道:“不可能,絕對不可能,我都是很有分寸的。”
“我是福伯看著長大的,如果你願意和福伯好好過日子,我當然不會有任何反對意見,明天我去買套宅子,算作新婚禮物,就在西湖邊上吧!”
“侯爺,金陵的宅子呢?”
“福伯,我突然想到個事,我的夫人們都懷有身孕,需要十個月,生完孩子需要坐月子,然後教養孩兒,等到孩兒成年,才有精力自己去管家。”
“所以呢……”
“我的要求不是很高,等到我的孩兒加冠就可以,根據朝例,加冠的年齡是二十歲,您需要再辛苦二十年。
如果此後再迎娶妻妾,然後再有孩兒出生,差不多也需要二十年,忽略時間重疊,您再辛苦三十年就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