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鮮卑……
拓跋鮮卑看看這個,看看那個,1時間不知道該去幫哪個。猶豫半天,他們還是向晉陽派出使者,表示繼續履行當年拓跋猗盧與劉琨當成訂下的盟約,出兵幫助劉琨對付匈奴漢國。
劉琨對此表示歡迎,他很清楚拓跋鮮卑的實力有多強橫,雖說幾年內亂下來被削弱了不少,但依舊是擁有控弦之士3十餘萬的龐然大物,這樣1個龐然大物願意幫助,那再好不過了。就算拓跋鮮卑不出兵,光是他們願意繼續與晉陽保持友好關係,就足以讓劉琨鬆1口大氣了。他現在正在遭受著羯胡的猛攻呢,壓力山大,而羊允又帶走了大半的精兵強將,晉陽空虛得很呢,要是拓跋鮮卑給他來個背刺,他可就完犢子了。
十1月十5日,南路晉軍攻到了絳山,沿著絳縣、新絳、曲沃1路拔點,緩慢而不可阻擋的朝著平陽1路推進。範隆率領兩萬8千餘人,以絳山為核心構築起1道堅固的防線,死守不退,晉軍1個山頭1個山頭的啃,戰事相當激烈。北宮純似乎對這種單調而慘烈的廝殺喪失了興趣,他將主力交給祖逖,自己親自率領1萬8千步騎軍,繞過範隆苦心構築的防線,直奔平陽而去,他是打算直搗黃龍了。
為了抵擋住北宮純的進攻,匈奴漢軍在幾天之內發動了3次比較大規模的阻擊,試圖將其擊退。漫天飛雪中,大批匈奴輕騎呼嘯而來,射出漫天箭雨,而北宮純則是讓禁衛軍排成3排舉槍齊射,幾個排槍就將對方打得屍橫遍地,然後胸甲騎兵雪崩海嘯般殺出,隻1個衝鋒便摧垮了對手。3場阻擊戰全部以失敗告終,非但沒能稍稍遲滯晉軍推進的速度,還葬送了1萬3千多名胡人將士。
十1月2十1日,北宮純大軍逼近襄陵。這裡距離平陽城不到4十裡,可以說離平陽城已經近在咫尺了。而同1天,北路的羊允拿下了楊縣、永安,這兩座都不是什麼大城,但對於匈奴漢國來說卻是生死攸關————
因為這兩座小城距離平陽城隻有3十餘裡,騎兵撒開了跑的話,1個小時就能衝到平陽城下了。
平陽城為之震動,流言4起,城中大批民眾扶老攜幼逃離平陽,踏著齊膝深的積雪艱難地翻越呂梁山脈逃往塞外。劉粲在極度恐慌之下下令將最後的精銳部隊————宮廷禁軍,兵分兩路,1路由呼延宴率領前去救援襄陵,另1路由國丈靳準率領,前去阻擊羊允。
宮廷禁軍是負責保護皇城和宮廷安全的精銳,出動他們就意味著匈奴漢國真的已經山窮水儘了。
劉粲做夢都沒想到,這道命令直接要了他的小命。
我們都知道,靳準在劉聰時代便開始擔任中護軍,禁軍便歸他統領,後來他兩個女兒都當上了皇後,他水漲船高成了國丈,但中護軍之職1直都由靳家人擔任,這麼多年下來,整個靳軍早就被他經營得如同自家私軍了。得知劉粲要將禁軍全數調出去,投入到那個絞肉機般的戰場,靳準老大的不樂意。暗地裡,他召集從弟靳明、侄子靳康等親信,對他們說:“眼下這漢國已是風中殘燭,救無可救了,眼下最好的辦法就是翻越呂梁山退回塞外!劉粲那小子卻不管不顧,要將宮廷禁軍儘數選調而出丟到襄陵、楊縣去跟晉軍死拚,這不是要拉所有人1起陪葬麼?我們可不能照他說的乾!”
靳明深以為然:“眼下晉軍氣勢如虹,攻勢如潮,漢國疆土十去其9,隻剩下平陽這1座孤城了,如此危局又豈是區區萬餘禁軍能夠破解的?那小子這是成心讓我們去送死,好給他劉家陪葬!”
靳康則說:“如今禁軍都唯我靳家馬首是瞻,我們何必繼續給劉家賣命?不如直接號令禁軍誅殺劉氏1族,拿他們的人頭給晉人當投名狀,換取1個功名富貴?實在不行,還可以退回塞北,跟晉人劃黃河為界……不管怎麼選,都比帶著禁軍投入戰場然後被晉軍生生輾碎強!”
很顯然,這近1年來那1場場慘敗已經將匈奴人給弄得1點心氣都沒有了,提起晉軍便談虎色變,哪怕手握整個國家最為精銳的禁軍,他們也沒有半點能取勝的信心。在靳氏1族看來,倒戈相向屠滅劉氏1族可比在戰場上擊敗晉軍容易多了!
靳康的建議得到了所有人的讚成,陰謀就此展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