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熾要去倭國了。
這個消息在宮內傳得很開,畢竟都是皇家子孫,這些消息還是比較靈通的。
大部分的貴妃,皇子皇孫對於這件事都是比較關注。
新藩王製度的成立,這也導致所有的皇子皇孫都要給自己去謀取一條生路了,要麼就隻能當個富貴閒散王爺,混吃等死。
其實對於大部分皇家出身的皇子皇孫來說,心裡頭總是想要搗鼓那麼一點事情。
大夥都還年輕著呢,也夢想著能夠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在文韜武略上,宮廷學府這裡都是頂尖的名師,儘可能的培養,自然容易滋生出鴻鵠之誌。
很少有說就想鹹魚般的躺著過完這一生。
畢竟自出生開始,他們就不缺吃喝,加上朱英不斷增加內帑的錢財,比之以往在用度上至少要高出數個檔次。
彆的不說,哪怕是最為普通的妃子,那也是四葷四素一湯的日常。
皇子皇孫自出生開始,每月就有固定的俸祿。
按照年齡分段,出生是五貫鈔每月,成年及冠後可達三十貫鈔。
聽上去似乎不多,但其他吃穿用度可是另外全部都報銷了的,這等於是給皇子皇孫們的零花錢。
且冊封王位之後,另外還能拿到一筆更高的俸祿。
如今已經布星賜予田產了,全都是直接拿寶鈔。
所有的田產在內帑這邊屬於是隻進不出。
呂氏在知曉了朱高熾要去倭國的事情後,便就多方打聽。
算是清楚了目前朱高熾的班底。
便就叫來朱允炆吩咐道:“你熾弟如今要去倭國,為娘聽說他連戶部主事夏原吉都從太孫那邊請動了。”
“那夏原吉好友多,如今已經組建了一班人馬,這回去了倭國,差不多連官員這塊都已經全部搞定了。”
“我聽說你那表哥李景隆,很是籠絡了一番才子,原本是準備跟帶著去跟燕王一起到倭國去的。”
“你不是跟你表哥關係好啊,不如去探探口風,先前那些才子都是奔著燕王去的,現在改成了世子,心裡頭應當是有幾分不情願。”
“且現在燕王世子直接找了夏原吉,那些才子的心中肯定是更加不舒服了,你與曹國公說說,看看能不能去說服幾個,跟著咱們去占城。”
呂氏心思細膩,隻是通過原本的一些事情,就判斷出先前李景隆招的那些人,肯定會因為朱高熾請夏原吉而有所間隙的產生。
按照朱高熾目前的情況,夏原吉跟著去倭國燕城,自當是如同於宰相一般,位高權重。
大佛太大了,總是有些人不會願意。
這就是個機會。
因為自己娘家這邊出身的關係,加上先前的明哲保身,所以呂氏在朝野上下沒什麼人脈關係。
原本也無須這些,作為太子妃的她,自然是身家高貴,哪怕是太子薨逝,也對其沒有絲毫影響。
隻是朱英的突然出現,就讓呂氏有些尷尬了。
如今也隻能是自己想辦法,去籠絡一些人才跟著去占城。
朱允炆聞言,麵上有幾分遲疑。
想了想說道:“如此我去跟表哥說,好像有些不太好吧。”
終歸是年輕人,有些拉不下臉麵。
“有什麼不好的。”
呂氏頓時語氣就有些拔升,而後才稍緩道:“咱們娘倆去占城那等地方,非常需要大明這邊的人才輔助。”
“否則僅僅隻是憑借你我,到時候連自己的地盤都經營不好。”
“我觀你大兄,並沒有要派兵去打占城的意思,便到時候大概是從占城劃去一塊地方,作為你的藩國。”
“到時候還要跟占城的王室鬥,你的性子為娘清楚,怎麼可能鬥得過他們,便就隻能是依仗彆人了。”
“你去找你表哥,把心中的苦楚說出來,他總歸是要給你想點辦法的。”
聽著這話,朱允炆腦海中不由浮現出表哥李景隆對自己的好。
心裡頭琢磨一番後,覺得表哥應該會幫助自己,這邊是點頭應了下來。
看著兒子朱允炆出門後,呂氏喚來婢女:“請黃子澄先生過來。”
婢女連忙應下。
黃子澄雖說好像沒有什麼特殊的表現,但本人才學哪怕是在朝廷之上,也是不低的。
畢竟黃子澄是朱元璋特意指定給朱允炆的東宮伴讀,那個時候朱英還沒出現,算是指定的輔佐大臣。
這番去占城,呂氏知曉黃子澄並不是很想去。
但呂氏得要幫忙將其說服。
沒多久,黃子澄就從翰林院那邊被召了過來。
“臣見過太子妃娘娘。”
黃子澄恭敬作揖道。
呂氏臉帶笑意道;“黃先生客氣了,請入座,奉茶。”
婢女端上剛泡好的茶水,黃子澄連忙道不敢。
而後才坐下。
呂氏說道:“這段時間,倒是讓黃先生因為允炆的事情,有些受委屈了。”
“隻是時運如此,倒也沒有其他的辦法,想來黃先生心裡也應該想通了才是。”
黃子澄聽著呂氏這話,心裡頭難免有幾分唏噓。
本來他應該是當紅大臣,陛下器重,東宮伴讀,未來必然大權在握。
可隨著朱英的出現,他的身份也變得尷尬起來。
作為曾經太孫的東宮伴讀,在朱英那裡肯定沒法去了,現在朱允炆這邊,在朱英冊封為太孫殿下後,自然也將其東宮伴讀的身份給取消了。
來往東宮的次數,亦是在逐漸的減少,現在長期在翰林院裡。
地位不上不下。
黃子澄有些苦笑的拱手道:“太孫殿下才學甚高,如今大明在其治理下越發繁榮昌盛,所有的大臣都打心底裡念著太孫殿下的好,武官軍中皆是如此。”
“百姓之中,更是極受愛戴,人人歌頌未來的大明,在太孫殿下的帶領下,將會是一個富足安康的大明。”
黃子澄沒有直麵的去回答呂氏的問題,而似乎是在對誇讚朱英。
實際上這番話裡頭的意思是告訴呂氏,現在太孫殿下羽翼豐滿,文官武將莫不聽從其號令,百姓也很是擁戴,若是想要打其什麼主意,我就不奉陪了。
呂氏自然能聽懂這裡頭的意思,笑了笑道:“黃先生所言極是,太孫殿下如今的威望,或許已經跟陛下相差無幾,有如此儲君,實為大明之福。”
“今日請先生過來,倒不是因為其他的一些緣由,而是關於先生未來的仕途。”
“先生可是聽說了,戶部主事夏原吉,已然是決定跟隨燕王世子去倭國燕城,此事已然是得到了太孫殿下的允許。”
話都說到了這份上,黃子澄哪裡還不明白呂氏的意思。
當然,就現在的情況來說,黃子澄是完全可以拒絕呂氏的,呂氏已經不再是從前的呂氏了,即將要離開的呂氏和朱允炆,黃子澄並不擔心這娘倆可以找他的麻煩。
隻是黃子澄心中也在遲疑。
其實他現在於京師的生活很好,他對此也很是滿足,因為官員俸祿改製的關係,所以目前哪怕是在翰林院,收入也算是很不錯,至少養活一家老小不是什麼問題。
隔三差五的吃頓肉,都已經是尋常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