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9月26日。
“喂,楊總嗎?”
“我是江陵的張山。”
機械廠指揮部裡,楊小濤拿起電話,聽著裡麵的聲音。
如今,江陵機械廠的電話是一天一次。
沒彆的,起落架的生產還是沒有著落。
先前解決了材料問題,又解決工藝問題,前一陣又幫忙解決了機床問題,可到現在,還是沒有拿出成品。
如今,距離任務結束的時間,就剩下62天了啊。
正好兩個月。
楊小濤要說不急那才怪呢。
“張主任,我是楊小濤。”
“楊總,我們經過上次的教訓,我已經找到了問題所在。”
“什麼問題?”
“液壓油,使用的液壓油達不到要求。”
張山說哈聲音中沒有太多興奮,因為這樣的對話已經進行的太多了。
這段時間跟楊小濤也算是熟悉了,隻要打電話,直接說問題。
客套,沒用。
有問題了,大家一起想辦法。
總之一句話,就是要做出來。
“液壓油?有什麼辦法沒?”
楊小濤想到很多問題,唯獨沒有想到會是油的問題。
“我們已經跟上級聯係了,正在尋找合適的液壓油。”
“好,有消息一定要跟我說。”
“明白。”
簡短的交流後,楊小濤掛斷電話。
此時,再看指揮部牆上的信息,大部分已經完成,不少信息欄上都貼上了大大的紅星。
這代表著,這一部分部件已經送到了機械廠,而且經過驗收已經合格。
還有一些正在進行中,不過也都到了末尾。
現如今,讓楊小濤著重關注的,一個是柳州機械廠的蒙皮,一個就是剛才的江陵機械廠起落架。
起身,在指揮部裡來回走著,楊小濤鬆開領口的扣子。
時間進入到九月,四九城已經沒了原先的熱度,卻讓楊小濤依舊心煩。
飛機是一個整體,哪怕缺一個部件,都可能影響到飛行。
所以越到最後,他越心急。
“楊總,柳州那邊打來電話,已經完成了一半機翼蒙皮的生產。”
這時候,婁曉娥從外麵跑進來,將這個好消息告訴楊小濤。
“生產出一半了?檢測沒有?”
“檢查了,是郭科長親自說的,沒有問題。”
婁曉娥說完,楊小濤笑著挽起袖子,“這是個好消息。”
“讓他們好好乾,爭取將另一半做出來,然後趕緊送過來,這邊就等著組裝了。”
婁曉娥聽了臉上也露出笑容,然後快速跑出去。
“老吳,剛才收到消息.”
楊小濤走出指揮部,來到一車間,看到正在一旁查看進度吳喆。
“這是個好消息,不過我更擔心起落架的事。”
“這玩意要是作出不出來,咱們飛機就像是沒有腿,跑不動,飛不了的。”
楊小濤嗯了一聲,隨後將張山說的情況複述一遍。
“液壓油?這”
吳喆也沒想到問題會出現在液壓油上,這玩意不都一樣嗎?
反正他們以前設計飛機的時候,用的都是一樣的裝備。
“不知道後勤處那邊有沒有合適的。”
“但願有吧。”
楊小濤心裡也拿不準,隻希望秦老那邊給點力。
“對了,老吳。”
楊小濤想到什麼再次開口,“說起這潤滑油的事,我問一下,咱們的飛機用油都是一樣的嗎?”
吳喆立馬點頭,“對,國內能夠提煉加工石油的就那麼兩家,所以飛機的航空燃油都是一樣的。”
楊小濤聽了皺眉問道,“我覺得,咱們的飛機,可能不一樣。”
聞言,吳喆錯愕。
可很快就反應過來,然後一拍腦袋,“我去問問去。”
說完就往外跑。
楊小濤也沒攔著,心裡也在琢磨著航空燃油的事情。
這玩意,肯定比尋常的汽油要好,最起碼要燃燒快,溫度高,不然怎麼帶得起發動機?
“希望能夠有吧。”
心裡想著,楊小濤將目光放向前方正在組裝的飛機骨架。
如今,機械廠的加工任務已經趨近尾聲,他們能做的,也就隻有等待了。
金陵,14所。
王晴看著月份牌,神情嚴肅。
不過,在這嚴肅中,又有一抹惆悵。
預產期,馬上就要到來。
可答應的任務,還沒完成。
兩個月啊,已經快一個月了,可研究還是沒有突破進展。
好在下方的各個工廠也都配合著,讓研究還能持續。
“這孩子,要是晚一個月,該多好啊。”
想到生完孩子坐月子,王晴心裡就忍不住的感慨。
“主任,數據出來了。”
就在王晴愣神的時候,扶著檢測數據的小李快步跑過來,神情很是興奮。
“快,快給我看看。”
王晴急切間想要站起來,可還沒等她起身,就感覺到身子一沉,然後連忙捂著肚子坐下。
“主任,主任。”
小李急切說著,王晴坐了一會兒,擺擺手,“沒事,你說下結果。”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