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你這報告,快速講解過說出來。
王晴聽了臉上露出笑容,神情很是激動,“對,這個方向是對的。”
“你看,這幾次的實驗數據都說明,一次比一次準確。”
“我估計,再來幾次實驗,就能找出最合適的配比。”
“你去跟所長說一下,實驗不能停,最好要兩次一起進行,這樣還能節省時間。”
小李聽了立馬拿著報告跑出去。
王晴等小李出去,再次撫摸著肚子,“寶寶乖哦。”
“媽媽雖然很想很想看到你,但,聽媽媽的,再待一段時間,好不好?”
……
10月1日。
國慶這天,整個機械廠依舊在忙碌中。
除了部分工人參加集會,歡度國慶,其他人仍舊在崗位上奮鬥。
楊小濤同樣沒有離開機械廠。
不過他見到了從滬上過來的薑大勇。
這次滬上汽車廠送來十八輛小轎車參加國慶,獲得了上級的肯定,據說這十八輛車會用來接待外賓使用。
這讓滬上汽車廠可是威風了一把。
在老金的陪同下,薑大勇在機械廠逗留了一天。
期間也去車間參觀了,隻是原本興致勃勃的老薑同誌,在全程下來後,臉上的驕傲就沒了。
10月10日。
機械廠的任務總算是完成了。
機身的架構已經完成,油箱也已經安裝到位。
為此,楊小濤特意在食堂裡,開了一場簡單的慶祝會。
與會參加的不僅有陳老,還有剛剛從聯盟那裡回來的鵬總。
會上鵬總發言,鼓勵大家再接再厲。
輪到楊小濤的時候,直接將機械廠的獎勵說出來,霎時間整個食堂都差點掀翻了。
一百到五百元的津貼補助,這
哪怕是最少的一百塊,都值得一家歡慶了。
更何況突出貢獻,奮鬥在一線的人,大部分都能獲得五百元,這足以媲美過年福利了。
不,應該是好幾年的福利啊。
會議結束,眾人放了半天假。
第二天,再次回歸車間,進行渦輪噴氣發動機的生產。
10月13日。
好消息再次傳來,飛機駕駛艙已經做好,並且運送到機械廠。
10月14日。
滬上機電廠傳來消息,發電機、線路、通訊等器材完成生產,已經裝車運送到機械廠。
10月15日。
柳州機械廠已經完成蒙皮的生產,相關人員已經押送裝車。
10月16日。
滬上玻璃廠實驗已經完成,生產出來的航空玻璃,完全符合楊小濤提出的各種要求。
在此次研究中,一共攻克了六個難題,據說研究所裡的一個技術員三天時間寫了四篇論文,其中對玻璃的研發生產做出巨大貢獻。
楊小濤了解後,吩咐玻璃送來的時候,一定要讓這人來機械廠,他要當麵感謝。
10月20日。
飛機蒙皮到達機械廠。
“楊總,這位就是宋飛同誌。”
車間門口,郭亮站在楊小濤跟前,對著麵前的中年漢子介紹道,“這位就是您經常掛在嘴邊,百聞不如一見的楊小濤,楊總。”
宋飛連忙上前伸出右手。
楊小濤同樣用力握住,“老宋,電話裡聽到聲音,我還以為是個五大三粗的漢子呢。”
宋飛聽到楊小濤爽朗的笑聲也笑道,“楊總,我也沒想到您這樣年輕。”
楊小濤擺擺手,“我這還沒刮胡子呢,要是刮了更顯年輕。”
“哈哈~~”
雙方見過,隨後楊小濤將一起來的機械廠眾人迎接進去。
車間裡,眾人開始將安裝蒙皮。
一個個鉚釘不斷落下,看上去密密麻麻的,很是壯觀。
“楊總,這飛機到底是個啥樣子?”
宋飛看著忙碌的人影,又看看幾乎成型的飛機,不由好奇問道,“我們做了一頓,也不知道做了個啥東西。”
楊小濤看著已經有了雛形的飛機解釋道,“這是一款用於高速高空的攔截殲擊機。”
“飛機由兩個人操縱,然後由兩台發動機提供助力”
等楊小濤解釋完成,宋飛這才問道,“現在還缺啥?”
“還缺不少,不過我們還有時間。”
楊小濤自信的說著,不過心裡的擔憂比以往更多。
10月28日。
配套設施逐步到位,武器係統由七機部送達,當場開始安裝。
10月31日。
十月的最後一天,距離完成任務還剩下28天。
楊小濤看著牆壁上的倒計時,有些後悔,當初為什麼不多寫幾天,哪怕寫個150天,鵬總也不會介意吧。
可偏偏就寫了120天,搞得自己現在有種下不來台的感覺。
回顧四周,看著指揮部牆壁上剩下未完成的任務,楊小濤緊握的手,越發用力。
“起落架,還沒解決。”
吳喆紅著眼,來到一旁說道。
楊小濤點頭,“是啊,後勤處那邊也快瘋了。”
“秦老更是給我打了三遍電話,詢問技術參數到底確不確定!”
楊小濤拿出煙,兩人點上。
“我知道秦老的意思,哪怕隻是稍微改動一下,他們就能做出來。”
“可~~~”
吳喆聽了點頭,“我明白,這東西不能隨便改,因為改了,就會有意外。”
“是啊!”
“就是差最後一哆嗦了,不能前功儘棄。”
楊小濤說完,就拿起桌上的杯子喝水。
指揮部裡,一陣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