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11月1日,周三。
起落架的事情還是沒有解決,楊小濤等人也沒有辦法。
此刻,即便是機械廠接手,也趕不上工期了。
楊小濤唯一能夠做的,就是等待。
隻是,等待才是最熬人的。
尤其是還不知道結果的等待。
在機械廠轉了一圈,臨近中午,楊小濤決定回家看看。
秋風漸起,四九城的天在下過兩場雨後,越來越涼爽了。
自從上次鵬總放了半天假回了趟四合院,這兩個多月裡,一直沒有回去過。
帶出來的衣服也都是半袖,這次正好帶回去,也順便看看家裡人。
於是跟陳老說一聲,楊小濤便開車準備回四合院。
好長一段時間沒有回去,倒是想念家裡的人了。
此時,四合院裡,冉秋葉坐在院子裡,周圍坐著崔女士、翠平,王大山家的還有三大媽幾個,不時處傳來笑聲。
院裡的孩子還在學校裡,這會兒倒也清閒。
“秋葉,這剛開始一定要注意身體,彆累著。”
王大山家的手裡拿著一團毛線,正在織著毛衣。
旁邊的三大媽也跟著說道,“是啊,冉老師,這事不是小事,可不能大意了。”
家裡老頭子能夠有今天,全虧了冉秋葉的幫扶。
當初要不是她的一句話,老頭子早就下崗了,自己一家人都得喝西北風。
對他們家來說,這楊家就是巴結的對象,更是他們的靠山。
正是有了楊小濤跟冉秋葉的支持,這院裡的人才將閻阜貴這個大爺放在眼裡。
平日裡街道辦有啥事,吆喝一聲,那可是全院支持啊。
這在以前那是沒有的。
就是閻阜貴都感慨,這兩年的四合院,才是最舒坦的四合院。
王大山家的跟三大媽在一旁說著好話,崔女士聽了不住的點頭,看向冉秋葉的眼裡都是滿意。
這外孫媳婦,必須滿意啊。
不僅有本事掙錢,是個新時代的女性。
更重要的是能生啊。
這不,剛才從醫院回來,好消息就傳出來了。
這楊家啊,又要添一雙筷子了。
想到這裡,崔女士看向冉秋葉的目光就越發喜歡。
心裡更是決定,等今天老金回來,就讓他去告訴楊小濤。
“秋葉,她們說的都沒錯,正好這段時間鄉下也沒啥事,你就安心的在四合院裡養胎哈。”
“還有翠平,你也安分點。”
“正好你們兩個做個伴。”
崔女士轉頭看著在院裡走動的翠平,大聲說著。
要說這脾氣,還是翠平合她的胃口,年輕時候,那是一樣的潑辣,灑脫,為革命從來沒怕過。
隻是現在年紀大了,性子收了不少。
翠平正在黃瓜架子前站著,看著黃瓜秧子上的蝸牛,正在發呆。
這時候聽到崔女士的聲音,才回頭衝眾人笑笑。
然後轉身走到冉秋葉一旁坐下,隻是坐下的時候沒了以往的麻利,反而多了一份穩重。
“我們又不是小年輕,這孩子都生過了,您就放心吧。”
翠平在一旁說著,伸手拿起桌上的一個蘋果,一口就啃下去。
冉秋葉聽了也是笑著點頭,又不是沒生過,這點經驗還是有的。
就是沒想到,這次竟然真的懷上了。
想到這裡,放在肚子上的手不由得輕輕摸著,然後想著怎麼跟家裡的男人說。
‘應該會很開心吧。’
仿佛看透冉秋葉的心思,翠平突然開口說道,“秋葉,你家那口子還不知道吧。”
冉秋葉聽了立馬點頭,“我也是今天早上去醫院才知道的,他咋知道?”
“說的也是,不過好歹還能傳個話,讓他知道知道。”
“哪像我家那口子,現在在哪裡都不清楚呢。”
說到這,翠平滿是嫌棄。
崔女士聽了連忙開口,“男人嘛,都是有事業的,再說了早晚會回來,到時候給他們個驚喜不就成了。”
翠平咬著蘋果,“我啊,就怕孩子出來了,這家夥還不知道呢。”
“到時候,我就說抱了個孩子回來,氣死他。”
冉秋葉聽了登時笑起來,“你忘了餘主任是乾嘛的啊,說不定人家早就知道了呢。”
“他啊,嗬嗬。”
翠平不想說,不過心裡卻是有這種感覺。
易中海家門口。
秦淮茹跟一大媽正忙著粘火柴盒,自從四九城戒嚴後,這去鄉下的次數明顯降低。
她也隻能從街道辦那裡零點靈活過日子。
尤其是馬上就要冬天了,這要是家裡沒點餘錢,這取暖都成問題。
本來家裡的事就夠煩心的了,現在又聽說楊家的女人懷上了,差點讓她破防。
自己都不生了,憑什麼她還能生?
這要是再生個兒子,那楊家就有兩個兒子了,這才是開枝散葉啊。
自己要是不找個男人接著生,那就會全麵落入下風啊。
想到這裡,秦淮茹看向楊家院子裡的眼神就透著一抹怨恨。
一定是個賠錢貨。
對,最好再來兩個賠錢貨。
氣死姓楊的。
不自覺的,秦淮茹手上用力,青筋可見。
一旁的一大媽看看秦淮茹,又看看院子裡的人,不由得低下頭。
楊家又要添筷子了,這在老人的眼裡,就是人丁旺盛啊。
這樣的人家,就是有福的。
再看看眼下。
她們兩家加起來都沒個男人,這以後的日子怎麼辦?
好在自己沒啥盼頭了,到時候兩眼一閉眼不見心不煩,可剩下這兩個孩子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