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昆深深看了眼賴中民:
“賴同誌剛提到的一係列問題,事實上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
“你擔心這兩個項目的科研成果將來不受控。”
賴中民點頭:“不錯。”
他凝視著李建昆問:
“難道不應該擔心嗎?”
“人有遠慮,這是好事,隻是,賴同誌未免防得太過了,完全忽略了特區華電公司已經在這兩個項目上打下的基礎,以及借這個基礎,來完成863計劃中的這兩個主題項目的巨大優勢。”
李建昆也不管賴中民愛不愛聽。
他下定決心,要全力爭取成為芯片相關項目的負責人,那麼有人打心眼裡排斥他,使絆子,就彆怪他大刀砍過去:
“我再回應下你的擔憂。
“首先,無論是芯片設計還是芯片材料,放眼全世界,都是尖端科技,任何公司得到這兩方麵的科研成果,必然會視作機密。
“正常來講,技術流通隻會在公司內部。
“賣也隻是賣產品,而非技術。
“你說的流落到外麵——”
“懂了。”賴中民打斷他,“也就是說,在特區華電公司主導下研發出的科研成果,你們華電公司隨便用對吧?
“那不是外麵?!”
李建昆挑眉望向他:“那是外麵?!
“賴同誌,需要我提醒你一下嗎,華電集團總部在港城,九七年港城是要回歸的!”
賴中民:“!!”
李建昆繼續說道:
“想必賴同誌應該知道,特區有一座華電芯片產業園,建築工程投資就超過一億港幣,再加上設備、人才引進等,攏共已斥資數億港幣,這些全是來自華電集團的投資。”
他話雖然沒說完,但意思,賴中民以及他身旁的二位,顯然都明白——
華電集團投入這麼多資金。
難道特區華電芯片產業園內誕生的科研成果,華電集團還不能染指?
道理都說不通。
賴中民臉上青一塊白一塊的,似乎想要懟點什麼出來。
李建昆率先懟過去:
“哦,忘了告訴賴同誌,其實863計劃的主題項目之一——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華電集團已經有技術,華電集團在港城有一座ic設計中心,乾的就是這個活兒,技術水平排進亞洲前十不成問題,這類機構鳳角鱗毛。”
他頓了頓,道:
“如果我成為863計劃中該項目的負責人,該項目落地到特區華電公司,港城華電ic設計中心的現有技術基礎,就是該項目的研發起點。”
聽聞這話,另兩人眼神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