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賴中民臉色則愈發難看。
搞得他好像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似的:
“那這方麵的技術,包括以後的科研成果,你們能無條件地共享給國內其他單位嗎?”
“不能。”
“我就說嘛!”賴中民望向身旁二人。
麵對二人投來的視線,李建昆緩緩說道:
“‘無條件’這個詞,用得實在不可理喻。”
賴中民:“???”
李建昆望向賴中民:“科院的研究成果,其他單位要用,全都無條件?
“健力寶汽水的配方,多少其他汽水廠眼饞,聽說北冰洋食品公司也有興趣,反正一南一北嘛,給了嗎?
“如果任何單位機構,過來要項目科研成果,都無條件給,賴同誌確定這樣很好,不會搞出亂子?”
“……”
賴中民被李建昆的三連問,懟得啞口無言。
李建昆望向另外二人:
“兩位,能合理使用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和大規模集成電路材料,這兩個科研項目下催生的科研成果的單位機構,屈指可數。
“說白了,一般單位甭管多有誌向,它玩不轉。”
“而往往高新技術總讓人惦記,所以必要的把控肯定要有,否則就亂套了。”
“我可以在此做個承諾:
“這兩個項目如果交給我負責,項目下麵誕生的科研成果,隻要是國家級重點工程需要,絕無二話。”
見兩人相視而望後,都露出古怪表情。
“哦對啦。”
李建昆大腿一拍:“我們不需要國家財政撥款,一切費用,公司自理。”
兩人臉上的古怪瞬間消散。
“由特區華電公司來承擔費用?建昆同誌,有件事我可能要跟你強調一下,863計劃是務必要搞出成果的!計劃目前還在籌備階段,後續應該還有具體目標!”
李建昆點點頭:“明白,無論是三年、五年,還是十年,不達到預期目標,華電會一直投資。”
另一人確認道:“你是說一切費用?”
李建昆再次點頭:“是的,一切費用。實不相瞞,特區華電公司在研發上,現在最缺的是人才,後續人才調派過去,他們的薪資待遇、餐食住宿,我們同樣全包。”
這件事必須考慮。
目前華電研究院裡的科研人員,待遇參照的是國際標準。
調一撥新人過去,同在一個工作環境中,他們要是仍拿著百來塊月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