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昆的這個心願,根本無法讓在場的人,去拒絕滿足他。
資金,一直以來是這個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最大的阻礙和壓力。
即使是竭儘全力去推動這個計劃的人,也總是掩耳盜鈴般的、不願去提及。
863計劃統籌部將這件事低調反饋到上麵後。
引發了什麼動靜,旁人不得而知。
小道消息說,昨天財政的某位同誌,接到通知去紫禁城開會。
去時像是肩頭壓著一座大山,步履沉重。
開完會出門後,神清氣爽,戳在廣場上發神經似的,叉著腰大笑好久。
今天上午,863計劃統籌部的老鄭,到訪中關村科技大樓,與李建昆會上麵。
辦公室裡,隻有老鄭和李建昆二人。
“建昆同誌,你的那份心意,我們轉達了,上麵同意了。”
李建昆精神為之一振,坦白講,這件事乍一看,似乎不容拒絕,但是如果對象是一個國家,卻不好說。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喻:
就好像有時你想送禮,未必送得出去一樣。
他激動握著老鄭的手,由衷道:
“鄭主任,謝謝!”
老鄭表情古怪:“你要是這樣,又很讓人懷疑你驕傲了。”
“嗨,隻是想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罷了。國好,家才能好嘛。”
老鄭豎起一根大拇哥,半晌後,收斂笑容,正色說:
“不過建昆同誌,此事不會披露,外界不會知情,你這邊——”
“我沒事啊,理應如此嘛。”李建昆擺擺手打斷他。
真要是披露,在當下,那才是大麻煩。
老鄭凝視著李建昆,然後不顧他伸手來托,很堅持地給他鞠了一躬:
“但是總有人,會記得你做過的貢獻。”
一百億,國家財政支出的二十分一。
能夠養活五千萬人。
這份功勞,原本再怎麼嘉獎都不為過的。
李建昆扶住他雙臂的手,輕輕拍了拍,笑道:“足矣。”
當天稍晚時,李建昆來到郵電局,連續打了兩通電話,一通打到特區華強太古銀行,一通打到港城粒子銀團。
隨後幾天,特區華強太古銀行和人行之間,密切走動,雙方管理層連開了好幾場會議。
無他,商議李建昆承諾的、第一年十億人民幣兌付的事。
十億,說起來隻是個數字。
但在這個人民幣最大麵值隻有十元的年代。
如果全用現金來兌付。
得安排車隊運輸。
……
……
成為863計劃中、大規模集成電路兩個項目的負責人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