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又是紙上談兵,而且還不是一個人!
宋朝,開寶元年。
趙匡胤有些心累了,他當初為什麼要杯酒釋兵權?
還不是因為大宋的將領們個個都是人才,怕自己壓不住?
可沒想到,大宋的軍事真是出道即巔峰,後世居然淒慘成那樣!
自己雖然也抑製武將,可那是因為這幫人隨自己打天下,勢力膨脹的太快了!
而且自己下手歸下手,也沒乾出趙光義的這種事啊!
這種文官獨大的朝廷根本不是他想要的啊,更彆提後世居然還養成了重文輕武的思想!
沒了軍隊誰來保家衛國!
雖然說天下太平後就可以兵器入庫,放馬南歸了,但當時都被北方反攻了!
誰給你的勇氣去打壓武將啊!
——
大宋,大中祥福三年。
宋真宗最近很是愉悅,原因無他,他前段時間在泰山封禪完回朝,史記也記載了,自然是高興不已。
可這才多久就出現了神跡,本來還想讓下邊的人開始造勢,這神跡是自己向上天求來的。
可誰知居然開始出現自己的父親宋太宗,這瞬間讓他打消了這個念頭,自己父親什麼樣自己能不清楚?
而神跡也果然如他所料,看看下麵的人已經開始竊竊私語了,在議論什麼?
父皇沒有做錯!
是神跡狹隘了!
自從對遼的作戰開始後,這些武將們一個個都自恃有了天大的功勞,連他的話都不聽了!
這怎麼可以?這是大宋的江山,它姓趙!
不良風氣的出現自然是要打壓下去才行,那就乾脆早點結束戰鬥,先議和,再整頓內部!
在澶淵之盟簽訂後,自己也終於有時間和精力來收攏朝廷的權力了,就算他們是優秀人才又如何?大宋不缺人才,缺的是忠心耿耿的人才,缺的是忠於大宋的人才!
宋真宗看著殿內的眾臣輕聲笑了笑:“朕以為這戰火不斷讓天下百姓民不聊生,如今好不容易得了安穩,自當休養生息,恢複實力!眾愛卿以為如何啊。”
武將們心裡一寒:宋真宗還是沒打算放過他們,武將被打壓的局麵沒得到改善,自己等人的日子怕是越來越不好過了。
文官們則是大喜,此時朝廷已經開始出現劃分了,文官武將們早已無法相處融洽,隻有實在沒辦法的時候才會合作。
畢竟戰亂結束不久,武將們不好動,如今有了陛下這番話就是在暗示,武將們可以開始往圈子外麵踢了!
【宋朝軍事實力的變動不僅與朝廷自上而下的排擠武將有關,與太祖時期的“募兵製”也有很大聯係。】
【最初的募兵製是讓閒暇時的農民來自願從軍,朝廷會給軍隊發軍餉。】
【趙匡胤當時之所以這樣安排,既可以保證宋軍的戰鬥力、集中力不會因為人數多而出現下滑,此外,軍餉由朝廷把控,也讓趙匡胤很安心,能把軍權把握住。】
【可後世也在變換,這宗祖之法的“募兵製”想要廢除甚至隻是稍微改動一下,就會出來一大堆人阻撓。】
【最主要還是利益牽扯太大,宋朝中期開始,軍人就成為了一種職業,很多人都是終身製,也就是說隨著時間的流逝,哪怕白發蒼蒼、無力下地的老人都可以繼續從朝廷那裡領到軍餉。】
divcass=”ntentadv”【這樣短期看問題還不是很明顯,可到了宋朝後期,大宋國內每年給軍隊的支出占比是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