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各地方也趁此偷偷斂財,他們將許多流民、罪犯統統收入軍隊,來從朝廷獲得財政支持。】
【北宋到了中期,用於養兵的費用已經占據了國家財政收入的一大半!】
【這還沒完,宋軍的人數更是急劇膨脹,從開國的二十萬到第四代帝王就高達一百四十萬有餘。】
——
宋朝,開寶元年。
趙匡胤有些將登太行雪滿山的惆悵感,自己一輩子摸爬滾打在戰場上,好不容易建立了大宋。
卻沒想到後世的大宋皇帝們居然一個比一個怕兵變,自己建立大宋的初衷——收複燕雲十六州是徹底的成了妄想!
——
明朝,永樂十六年。
年幼的朱瞻基也是大吃一驚:“爺爺,一百四十萬人哎,都要發軍餉,這大宋有那麼多的錢嗎?”
朱棣也是不明所以:“也許是他們發的少吧,又或者是有什麼手段。”
——
唐朝,貞觀三年。
李世民和貞觀的群臣雖然沒什麼表現,可心裡或多或少都有些意外,如今的唐初兵力也就七十餘萬,大多還有地方供養,大宋足足一百四十萬的軍人,其中有多少負擔可想而知!
那些本該去耕地的男子有多少都荒廢了田地,隻靠朝廷的軍餉過活!
可這樣一來宋朝居然還能堅持那麼久沒有動亂,他們也不是完全的廢物啊,倒也有不少可取之處。
【那麼,在以文禦武、重文輕武的思潮下,宋朝的軍隊發展的如何?】
【據史書記載,宋朝被文官至上的主義淹沒後,乾的第一件事就是解除禁兵書的政策,最後文人們紛紛踴躍參加兵書編撰。】
【宋朝兵書多達三百五十部,兩千卷,實際民間流傳更多。】
——
漢朝,元狩四年。
衛青等一眾武將已經感到了不對勁,文人雖說飽讀詩書,可畢竟是遠離戰場的,他們會懂兵書?
這樣兵書能有用嗎?
倘若有用,數量如此之大的兵書為何沒有把宋朝的軍事實力拉起來!
【這些威名赫赫的好聽的兵書並沒有幫助宋朝的軍隊在戰場上獲得大勝,恰恰相反,後世他們一度遭人嫌棄。】
【首先,文人們寫兵書大多高坐於殿內,與友人細細討論,或者多次研讀彆人的兵書,再者與他人模擬對戰,輪流出招,可事實上的戰鬥有哪些規矩嗎?】
【顯然又是紙上談兵,而且這次還不是一個人!】
【這也就罷了,畢竟這麼多人裡麵總有幾個天才,總歸是有些能讓的,可又有一個壞事的來了——儒家。】
【儒家主張的道德也被他們灌輸進兵書裡麵,他們主張傳統的兵書中的“詐”“詭”等計策不符合君子之禮,應當廢除,為天下做出表率。】
【被武將們稱為“讀書讀傻了”,可那時他們已然人微言輕,能有什麼用!】
【於是乎,在這種種情況下,大宋成了何等麵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