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或許不愚蠢,但也不夠聰慧。
漢朝,文帝前元年間。
劉恒和劉啟對視一眼,便互相明了。
確實他當初立太子之事,隻是為了穩固國之根本,應付那些大臣。
但是,經過這些年來的考察,他也驚訝地發現,自己的長子劉啟倒也有些手段和天分。
況且他還生了一個好兒子漢武帝,劉氏的江山在他們三代手中已然可以預見得到,即將走向輝煌!
劉啟自然也是一臉平靜,他年長之後自然也清楚,當年立太子之舉也是無可奈何。
況且又有什麼問題?
這些年來父親對自己的考察他不是沒有察覺。
同時他也清楚,自家父皇對自己的態度是很好的。
自己現在是太子,以後也會一直是太子乃至最後登基稱帝,甚至自己未來的兒子也會是太子,並且他還會洗刷漢朝的屈辱,徹底消滅匈奴,自己還有什麼不開心?
自己的父皇是絕對不可能更換自己的太子之位!
【那麼他立的太子是誰呢?自然是當時的長子劉啟。】
【為什麼說是當時的長子呢?因為在劉恒登基之前,還有位代皇後和他所生了三個兒子。】
【然而代皇後和她的子女紛紛早逝。】
【甚至為何叫代皇後?是因為史書上關於這位皇後姓甚名誰,誰家女,何年何月生,何年何月死,一概不知。】
【就連他的子女的誕生和早逝也都毫無記載,最後連墳墓都不清楚在何處。】
【登基之後,劉恒就將劉啟之母立為皇後,是為竇皇後,隨後成為皇太後。】
——
漢朝初年。
劉邦對劉恒立太子之事絲毫不感興趣,反而有點好奇代皇後和其子嗣的事情。
無論是姓名還是出生,曆史上居然都毫無記載,這其中必然有著很大的陰謀。
可這又是為什麼呢?
自家人知道自家的事情,呂雉同樣也看出了問題所在。
能夠讓史冊上都避而不談的,恐怕也隻有他們呂家的子女了。
況且神跡剛剛也說了,自己讓諸多劉氏子孫娶了呂氏的女兒,劉恒又豈能逃過?
最後呂家被大臣清算,這個代皇後沒逃過去也實屬正常。
——
漢朝,文帝前元年間。
劉恒對自己的過往沒有露出絲毫彆的表情,直到看到竇皇後的內容,才發現日後太子將自己的生母立為皇太後。
那麼究竟是竇氏活得久?還是他活的短暫?
【劉恒正式登基,太子也已確定下來,皇後也冊封完畢,所有人都安撫了下來,長安的南北軍也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也算是目前小有積蓄,也拉攏了一批朝廷官員。】
【那麼自己的一些想法,也就要適時候的表達出來,同時自己手下的人也要開始有所動作。】
【首先,是他較為信任的,追隨了他一路的宋昌等人再度提拔起來,然而就在劉恒開始動作後,擅長謀劃兒,以“智”留名於史冊的陳平也有了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