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這上下尊卑之分,豈不是徹底模糊了!
【可是,處理諸侯王的具體措施又該如何實行?】
【倘若動用軍隊力量,必然會動搖國之根本,乃至皇帝的名望,這無疑是下下策。】
【因此,賈怡推出了一個極其彰顯皇帝恩德的方法,還能削弱諸侯王。】
【他令其楚、趙等若乾國都使其子孫受祖之地,子子孫孫,不斷分封,直到儘時。】
——
漢朝初年。
劉邦整個人瞬間有了精神,容光煥發,雙手狠狠的拍在了大腿上,目露讚賞之色。
“此法甚妙,甚妙!”
給諸侯的子嗣封王封地,難道不是皇帝的恩德嗎?
同樣,這樣的方法讓朝廷兵不刃血的將諸侯王的地方勢力不斷削弱,這是什麼?這就是堂堂正道啊!
那些被割裂出去的諸侯們隻會越來越多,什麼你說他們會聯合起來?
要知道,分封涉及的利益也會越來越廣,怎麼可能統一起來聯合叛亂?
而獨自一人又怎能扯起大旗?
經過這樣的分割,各個諸侯力量已然被進一步壓縮,中央顯然占據著絕對的優勢!
倘若這樣還無法壓製臣子,那皇帝還不如儘早退位讓賢,否則大漢恐怕也沒幾年長久了。
可隨後劉邦又是一聲歎息:隻可惜,雖然這個方法很好用,但如今的大漢方才初期,諸多諸侯王依舊是自己手下的那批功臣,他眼下不急著用。
此等方法,就留給後世的皇帝們去應用吧。
——
明朝,洪武年間。
朱元璋乃至在場的諸多皇子大臣們,對於神跡的具體內容都紛紛不在意。
笑話,朱元璋當初既然有著讓朱家子孫們拱衛各地,在各地拱衛皇室的想法。
那怎麼可能不對封王所存在的隱患進行種種防禦?
彆的不說,諸多地方的兒子們的力量都是有著極大的限製的。
軍隊、人數乃至錢財、糧草都要依靠中央,他們沒有半點權利,完全然不會出現唐朝地方節度使的那等狀況。
【劉恒在位期間並沒有采取賈怡對於製裁諸侯王的建議,或者說,劉恒在位期間,他對諸侯王始終都保持著寬容的態度。】
【又或者說限製程度還不是很大的,諸侯王的力量始終在逐步發展。】
【當然,這並非他不想限製,而是與當時的政治環境有著極大的關聯。】
【但無論如何,他的行為確實逼迫了後來的景帝被迫極快的開始削藩的行為。】
【劉恒的兒子,除去太子劉啟外,劉武為淮陽王,劉參為代王。】
【賈怡認為,讓諸侯王這樣發展下去,劉恒和劉啟能夠倚仗的隻有淮陽和代地,而淮陽太小,代地又臨近匈奴,因此他建議劉恒立一個梁王,或將劉武遷移到彆處來擴大封地,將或將其連成一片來作為長安的屏障。】
【最後,劉恒將劉武立為梁王,立劉啟為淮南王。】
【最終,劉武在劉啟在位期間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
——
漢朝,元狩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