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薛家父親11_紅樓之為人父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40章 薛家父親11(1 / 1)

“雲樂,”賈代善親近地喊起薛老爺的字來:“我們兩家是多年的老親,雖相隔甚遠,但也該多走動來往,才不負祖上就結下的交情。淞哥兒少年英才,咱們這些做長輩的,都樂見後代子孫有出息。”

說著,賈代善伸手指了指侍立在身邊的賈政:“我這個兒子啊,也是最喜歡讀書的,終日裡勤學不倦,聽說了淞哥兒的事跡,就盼著能見上一麵。他們都是一輩人,又沾親帶故的,必定合得來。過年時,淞哥兒若是有空,可以來我家中逛一逛,讓政兒陪著他說說話。大過年的,略鬆散些也不妨事。”

賈代善位高權重,雖和顏悅色,但舉手抬足之間,就有一種不怒而威的壓迫感。他此言一出,薛老爺也不敢提出反對,連忙答應下來,否則不是顯示著薛家要與賈家生分麼?兩家差距甚大,這也未免有些不識好歹了。

薛老爺也沒想太多,他心中其實暗暗還有些高興,兒子能得到榮國公的看重,他也與有榮焉。雖然薛淞科考必是要做文官,但賈代善可是國公爺啊,深得皇上信任的,他賞識薛淞,對薛淞和薛家,都沒什麼壞處!

嗯,也是淞兒爭氣,才會為自己和薛家贏來尊重,王家和賈家此番見麵時的態度明顯就改變了不少,不止親近,而且客氣。

這就是家族中有沒有功名的區彆麼,真正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啊’,薛老爺比較著,心中感觸不已。

說了半日話,賈代善不著聲色地表明了薛家的事不成問題,完全不必擔憂,又貌似隨口關懷了薛淞幾句。等到薛老爺起身告辭,賈代善便命賈赦替他去送一送,等兩人出門後,他就與賈政說起話來。

“一十出頭,就做了舉人,那薛淞也是個有本事的了。他年紀還輕,日後的前程絕不會差。薛家也是開國之時立下過功勞的,朝廷雖然沒給他們爵位,但也賞了一場富貴,薛家幾代人在江南經商,可是豪富啊!”賈代善對賈政感歎道。

京城裡貴人雲集,賈史王三家雖是地位顯貴,但也有諸多忌憚,不如地方上方便。他們做官的人家,還要支撐門麵,有許多必不可少的花費。比如自己家,老榮寧一公在世時,府中要養著以前負傷的親兵,撫恤接濟戰死的部下親屬等等,開銷也很大,為此還從國庫借了不少銀子,還欠著帳呢,當然皇上知道原委,也不會催著還。

相形之下,久居在江南的薛家,托借著皇商的名頭,把生意做得很紅火,過得頗為滋潤,日子隻怕比他們幾家還舒服得多。

眼下賈家興盛,各方麵都有來錢的路子,但日後呢?賈代善望了望賈政,心中暗自歎了口氣。

兩個兒子中,他是偏愛孝順溫厚的一兒子,但他也不得不承認,賈政眼下可看不出有大出息。比不上擅長兵事,已經在軍中嶄露頭角的王子騰,也不如年少就贏得功名的薛淞。想不到日常被視作墊底的薛家,竟然就長出了這樣的芝蘭玉樹呢?

“你覺得那薛淞如何?”賈代善問賈政道:“薛家家世不錯,薛淞也有出息,年歲又與你妹妹合適。”

“父親是說,那確實是良配。隻是”賈政眼神一亮,又猶豫了一下問道:“可父親是想哪個妹妹與他相配呢?是敏妹,還是柔妹?”

賈代善沉吟了片刻,他也有些舉棋不定。賈敏是嫡女,年輕貌美,身份貴重,薛家無官無爵,門第比起賈家差了許多,古來嫁女嫁高,賈敏下嫁似乎有些不妥。如果薛淞中了進士,還要是一甲,那倒是還可以考慮考慮,不然

換了是賈柔呢,那不用管這一層了。隻是,薛淞如今已經是舉人身份,在武勳子弟中算得是很有出息的了,且他又是薛家嫡子。這樣的條件,薛家能看得上賈柔這樣一個生母是通房丫鬟的庶女麼?薛淞即使一輩子考不中進士,也是有功名的人了,薛家花費些力氣,就能為他謀一個官職。舉人出身,隻是很少能做到四品以上罷了,他要求娶一個中等文官家的嫡女,那也有諸多選擇。

早幾年,賈代善的幾個庶女,要麼嫁的是軍中的中等軍官,賈代善和其友朋屬下的,一方籠絡,一方依仗;要麼許配給了勳貴們的庶子或旁支,日後分一份家業,或是夫家出麵給謀個差事。丫鬟所出的庶女,那身份本就不高,即使是國公府的姑娘,也隻能尋這樣的婚事,但畢竟賈代善還有權有勢,庶女們過得也不算差。

但如今,賈代善有意要讓子孫往文官路上發展,對著薛淞就格外熱切,很想撮合了這門親事。但薛家畢竟是老親,行逼迫之事也有些不妥吧?

賈代善覺得有些為難了,他沉吟半日,最後搖搖頭,決定還是等到過年薛淞過府時,他親眼看看再做計較。

薛老爺回府後,在晚上用餐時,在餐桌上把在賈家的見聞細細地說給薛淞聽。當薛淞聽到賈代善的邀請時,不禁愕然。此舉有些出乎他意料,按說賈家和薛家並無直接的親戚關係,賈代善見了薛老爺就是給了麵子了,為何會想著他一個小輩呢?

薛淞有自知之明,並不認為自己中了舉人,就能在一個國公麵前有了多大的排麵,即使是進士,初授官也隻是六七品而已。再文武有彆,能在心理上隱秘地看不上賈代善這等級彆武勳的,那至少也得是六部侍郎這個級彆了!

隻是,知道故事結局的薛淞一心隻想離著賈王兩家越遠越好。王家這層關係他都頭疼,更何況賈家,可比王家要更加難纏,而且無用!

到了京城兩日後,他就遞了帖子,悄悄地去了鄉試時的座師禮部吳侍郎的府上去拜訪。吳侍郎對薛淞這少年舉人還是有印象的,欣然答應,與他見了一麵。

吳侍郎與薛淞談論了一回文章經義,覺著比起鄉試來,薛淞又有了些進步。薛淞經義詩文倒還罷了,但策論寫作上,頗有些新意,這就是他出彩的地方。

吳侍郎知道了薛家的背景,暗想薛家是皇商,一半為商,另一半也和官場關係緊密。這樣的環境下養出來的孩子,雖然不似書香門第的純粹,但也見多識廣,處事靈活,眼界心智上更出眾些。

這樣的人,一旦得到功名,前途會更好。薛淞比自己幼子還小了好幾歲,自己身為座師,把他攏入自己一邊,日後也能為家族子孫增添助力。因此,吳侍郎看待薛淞有些不同,也願意坦誠指點他幾句。

說起薛老爺來京與內務府聯絡,去拜訪賈家和王家,吳侍郎微微皺眉。隨後,吳侍郎就隱晦向薛淞點明了一些事情,提醒道如果他能更近一步,那就要注重文武之分了。

這些位高權重的武勳,雖然顯赫一時,但也被人忌憚。武勳對於文官仕途的發展,是起不了多少作用的。不像漢唐,臣子們可以出將入相。如今文臣和武勳走的是不同的路,權勢地位是此消彼長。一個人若是想著騎牆左右逢源,是行不通的,隻會兩邊都不討好,切記切記!

當然,薛家與王家、賈家關係久遠,這一點也改變不了。但你若以文臣入仕,就應避諱著與這兩家來往太過密切。說到底,薛家也隻是皇商,若是你出仕出息了,也無人會為難薛家的。

再說了,你身為次子,也不會成為薛家家主,宋時蔡京兩兄弟還政見不一,各自在不同陣營為敵呢!這個倒不是問題

總而言之,就是提醒薛淞努力準備會試,不要分心了。若是幸運高中,那就不能和武勳老親們走得太近,這其中的界限務必要把握好!

吳侍郎還詳細地給薛淞講述了幾位主考官的愛好、風格和行事方式等,指引他如何寫出契合他們口味的答題。吳侍郎早年也是一場場考試曆練出來的,在禮部經驗豐富,與這幾人同在朝中為官多年,而且與其中一位副主考還在翰林院同事過,對這些自然比旁人熟悉幾分。

這就是‘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優勢啊,古今概莫能外!薛淞心中感慨道,但他不會拒絕,對,他做不到那麼剛直不阿,非黑即白。

知道薛家的身份,吳侍郎又說了些京城和朝廷、宮裡的情形,讓薛老爺小心謹慎。薛淞敏銳地覺察到,吳侍郎的話中透露,似乎是皇上和忠義親王之間,已經有了裂縫,而且那隔閡似乎在不斷擴大。薛淞不禁倒抽了口涼氣,心中擔憂起來。

見過吳侍郎後,薛淞就根據他的指點,派人儘力地搜集了幾位主考、副主考曆年寫過的文章、公文等,每日在家仔細推敲研究。他又自己整理出了不少朝廷會關注到的問題,琢磨著如果以此出題,將如何應答?他整日忙得不可開交,足不出戶,也覺著有些疲乏。

聽到父親的話,薛淞心中沉吟,不明白賈代善此舉的意思。如果隻是隨口的邀請,那走一遭兒也無妨。薛家眼下可是得罪不起賈家的,拒絕非明智之舉。

但願隻是如此吧!薛淞無奈地歎口氣,答應下了。

又過了月餘,就到了新年。薛老爺和薛淞父子一人在京城也過了一個熱鬨的新年。薛府上掛起燈籠,置辦了豐盛的年貨和酒宴,給上下仆役們發了賞錢。即使心中再忐忑,也總得好好地過好當下的日子,振奮精神,這就是薛淞的生活態度。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煙火圍城 1984港島文娛 非婚不可 邪神代言人?界外魔獲選者! 月亮輕吟 大日魔體:從為女劍仙治療開始無敵! 不過直個播,怎麼都想來我家做客 重生80:一把魚叉養全家 黎明:幻靈破空 原神:一百次告白?係統任務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