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薛家父親67_紅樓之為人父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96章 薛家父親67(1 / 1)

洪師兄到了福建,要趕著去向總督衙門報到上任,因此與薛淞一行人暫且分彆。但他掛念著薛淞的安全,還是分出了一半隨從,護送著薛家人去到了他們在廣東沿海的商號。雙方約定,等到薛家回程之際,薛淞與洪師兄再聚一聚。

薛淞欣然答應下來,福建和廣東雖不是一個衙門治下,但同屬於東南沿海,關係緊密,洪師兄在此做官,對他還是很有好處的。有他護佑一二,至少薛家的海貿生意能順暢些,算計刁難的就要少些。在這個年代,哪怕是正當經營,身後也要有勢力依仗,才能安生太平。

船隻抵達廣州,掌櫃謝平早就到港口來接人。東南商號生意興旺,前兩年已經在當地置辦了處宅子,謝平自接到薛淞書信後,就命人把那宅子好生整理了一番,布置得頗為精致。因此,儘管宅子小了些,比不得金陵城的老宅,住得還是舒適的。薛淞也有意讓孩命人子們曆練一番,認為條件艱苦些也沒什麼要緊的。好在這些孩子也沒一個出言挑剔的,都隨遇而安,興致很高,連平素裡最被王秀雲寵溺的薛蟠也乖順得很,沒有一句怨言。

安頓下來後,薛淞和方氏就帶著四個孩子去了商號視察。東南沿海的風氣比起其他地方來,要開放許多,女眷們也能拋頭露麵。薛淞想了想,讓薛瑾萱和薛舒辰換上了男裝,便帶著她們一同出門了,也讓她們多見識一點這個世界,常年在後宅裡,隻看見四方天空可不行。

商號裡熙熙攘攘的,生意繁忙,薛淞讓幾人自己留心去觀察貿易的貨物往來情況。薛家的孩子中,薛蟠日後要親自執掌家業不說,薛虯即使走仕途,薛淞既不許他貪汙受賄,也不願意他過清貧日子,那就需要把自己家的營生搞得紅火興旺,讓一家老小過上富裕生活。哪怕以後官場失意或是厭倦了官場的傾軋,也有一條退路或者是精神寄托;至於薛瑾萱和薛舒辰,薛淞也希望她們成為精明能乾的女子,日後自己成家立業,不會被人輕易哄騙了去。

薛蟠和薛虯在旁邊仔細觀察了半日貿易行情。薛蟠畢竟見過很多回家中掌櫃向祖父、父親稟告生意,對幾宗物品的價錢還有印象。他和薛虯在旁邊一算,不禁驚歎起來。江南的絲綢、精布、茶葉、瓷器雖然價格也不低,但沒想到運到海外,能賣出那樣的高價來;而在中原價格昂貴的好木材、香料、各色寶石,在海外購入的價格卻很低廉。這一進一出的,裡麵的利潤可海了去了!

想起舅舅一家還對母親詆毀叔叔拿了祖父給的股份,定然會窺覬薛家的產業,薛蟠不禁心中嗤笑起來,真是閉著眼睛胡說,當叔叔也是像他們一樣沒本事的破落戶?

叔叔不僅僅當著朝廷的官,還一手建起了這麼賺錢的營生,還會眼紅薛家的些許產業麼?可見王家心地既壞,眼光又差勁,幸虧和他們撕破臉了,不然還要被逼著對他們恭恭敬敬的,多惡心人啊!

“甲地視為草芥的東西,換個地方,說不定就是靈芝仙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咱們經營商業麼,就是要讓各處的出產流通起來,互通有無。不但自己名正言順地賺取厚利,也解決了不少人的生計,為朝廷繳納賦稅,充實國庫。這樣的商人,才是朝廷願意接受的。囤積居奇,把持經濟,對朝廷無益的豪商,遲早會被清算的!”薛淞教導他們道,尤其是對著薛蟠更是再囑咐。

商人不易做,就是在現代,無論哪個國家,都會堤防著資本綁架政府,更不用說重農輕商的古代封建社會裡,商人那是被鄙夷打壓的對象,在朝堂上是沒有權力保障的。在朝廷看來,商人不過是低買高賣的逐利之徒,對國家和朝廷沒什麼貢獻,多少煊赫一時的大商人都下場不妙。薛蟠要想讓薛家順順利利地傳承延續,按照那位忠孝親王的心性,不但要安分守己,更要彰顯出自己的價值來。

“叔叔,那麼薛家是否也要做著海貿生意?這薛家是皇商,內務府旱澇保收的營生做著,又安穩又賺錢,就不用那麼操心吧?”薛蟠聽謝平講敘如何下南洋經營買賣的,似乎也辛苦得很,至少比起做皇商要麻煩許多。他心中就有些畏縮了,怏怏笑著問薛淞道:“再說了,這海貿生意不是叔叔在做著嘛,金陵薛家插手進去,豈不是不好?”

“蟠哥兒是怕辛苦麻煩吧?這海貿生意大了去了,叔叔的商號哪裡能吃得下那麼多,各自拓展商路便是!”薛淞一眼就望穿了薛蟠的心思,他搖搖頭,對其講起了道理。

皇商是內務府指定的,以前是好處甚大,可以視作是皇家賞賜的恩惠。隻是,這樣的好處自然垂涎者眾,每隔個年,就像朝廷要考評官員一般,內務府也要對皇商進行審核和獎罰,更換一批人選。為了保住皇商的位子,皇商們少不得要上下打點,尋找支持依仗。

薛家沒有足夠的政治勢力,隻能是向強力者借勢,因此隻能彎腰對王家和賈家逢迎巴結,每年花在給內務府和賈王兩家送禮上,都是一筆很大的開銷,這樣折算下來,薛家的收益自己落下的也不是旁人看上去的那麼多。

“但咱們薛家現在和以前不同了啊,不需要這麼求人!”薛蟠有些不服,年輕氣盛的,誰願意對人低頭呢?

“但朝廷也與以前不同了!”薛淞搖搖頭,沒法講得更加深入。忠孝親王和永明帝性情迥異,朝中經濟日蹙,忠孝親王又是個勵精圖治的,想把國家搞好,在青史上能留一個好名聲,他上位後,未必能容許皇商那麼輕鬆地賺朝廷的銀子。薛家不能把家中的營生押注在一頭上,多開辟路徑才更妥當。

有皇商的名頭,那就意味著來自皇家的認可,這就是一筆無形的資產。薛家供應著宮中女子的飾品如宮花、香袋之類,打著這禦貢的大旗,擴大此類商品的經營,前景還是很好的。

有資質供應皇家的商號,這對客人還是很有吸引力,一想到自家買的用的那是皇家貴人們使用的同款,心中那是喜滋滋的,下意識地覺得自己也高貴起來。現代人都難免有這樣的心態,省吃儉用都要追捧奢侈品,何況是在皇權社會裡?這些東西,看似不起眼,其實本小利高,十分賺錢。

薛家的一大營生是開設當鋪,這行當利潤大,風險也大,書中好像最後開得都倒閉了。薛淞琢磨著,一般來抵當的都是比較值錢的古董和首飾之類,這生意比較高端,需要專業人士把關,也是下麵經手人最有可能在其中做手腳的。掌櫃的要人品端正,不欺瞞主家,還得有專業經驗,能把好關,薛蟠怕沒有這個耐心和本事來掌控著這些人。既然如此,這門生意就貴精不貴多,需要適當收縮。眼下這當鋪生意在薛家的營生中占比太高了。

根據南洋傳來的消息,那裡有西洋國家的商人和傳教士開始種植起了金雞納樹。這種樹原產於南美洲,被當地人稱為“生命之樹”,用樹皮炮製煎服,可對治療瘧疾,退燒有奇效,在醫藥落後的古代社會,那就是神藥啊!

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是康熙皇帝的心腹臣子,在他病重時,康熙皇帝特地命人快馬送來了救命良藥——金雞納霜,從金雞納樹皮中提煉出來的。隻可惜,那藥來得太晚了一些,否則,曹寅如果能活下來,曹家的或許就不是落到那樣的下場了,但《紅樓夢》這部名著也不能問世了,曹雪芹沒有經過命運的巨變,產生不了那種感悟了嘛!

薛淞已經吩咐謝平,儘力去南洋國家去收購這金雞納樹的樹皮做藥材原料,到時請名醫來推敲研製。更要緊的是,要想法移栽這種樹。這金雞納樹在爪哇栽種是最適宜的,但苦於南洋一帶不是中原王朝的勢力範圍,想大規模栽種,被坑的可能性很大。

薛淞左右衡量後,覺得可以試著在溫暖濕潤的兩廣和瓊州海南島)一帶栽種。但十年樹木,這需要消耗很多時間和財力。薛淞是下了決心,此金雞納樹栽種是不易,但一旦成功之後,不但能活人救命,能帶來的經濟收益也是很大的。

薛淞願意做這個長久的投資,他也有意鼓動著薛蟠以後也能跟著做,薛家有足夠的金錢可以消耗,要看重的是長期的利益,包括上位者對薛家的印象和名聲。在這個年代,這是家族能太平長久的一項重要保障。

薛淞還想到了種植白蠟樹,這在樹上放養白蠟蟲生產白蠟,故名為白蠟樹。這種樹,木材堅韌,耐水濕,製做家具、農具、膠合板等用;枝條可編筐;樹皮稱“秦皮”,中醫用作清熱藥。可製蠟燭或藥丸外殼,又可用來塗蠟紙,可謂全身都是寶。

這樣雖然起先需要投入,不像商業買賣可以立竿見影地賺取銀錢,但這關係著百姓的民生,才是可以細水長流的行當,而且不顯山不露水的,不會成為出頭的靶子,朝廷缺銀子時,也想不起來拿你當肥羊宰殺。歸根到底,你不但是自己賺到了銀子,其他人也因此而謀到了生計,改善了生活,對朝廷來說,你就和那些‘為富不仁’的奸商就不一樣了。

薛淞希望薛家能慢慢轉型,正好薛蟠考了個秀才,讀書人經營家中產業,那和專門經商的人家,在人們眼中,那能是一樣的麼?

在封建王朝,做商人做得富甲天下,那絕不是一樁好事!清朝最勤政的雍正皇帝,當時為了籌措軍費,把江南多少富商查辦問罪,抄沒了家產啊。當然,這些商人也是有罪狀在身的,不算清白無辜,但那時的商人行商,哪個能一塵不染的,隨手一抓,自然就不愁把柄!

比如先前薛家給內務府、王家、賈家送上大筆錢財,朝廷若是想問罪,薛家一個行賄官府的罪名就逃不了了。

薛蟠眨巴著眼睛,覺得叔叔的提議還是挺有吸引力的,他年紀輕,自然更喜歡比較新奇的,帶著挑戰的東西。給內務府供貨,那是做熟了的,隻要小心謹慎些,其餘沒什麼可操心的,太標新立異,宮中也不喜歡。當鋪生意,他也不太懂行,儘管那些掌櫃的在他麵前畢恭畢敬的,但他卻直覺自己沒本事管住那些能人。

那不如,他另辟蹊徑,或許能讓薛家開創出一個新的局麵呢?薛蟠動心了,嗯,做海貿生意,種金雞納樹、白蠟樹什麼的,他可以請教叔父啊。自己不會沒關係,叔叔有本事啊,跟著叔父依葫蘆畫瓢,慢慢的不就能上了正軌了。那飾品宮花之類的,這個不難做,叔叔說,北邊天冷,還可以想法去內務府活動,把呢絨料子的生意攬下一部分來,北邊的呢絨料子不如南邊做得精致。他在京城裡,這些年下來,也有了一些人脈,可以幫著疏通。

可以試一試!

總之,這一趟東南之旅,大家都很開心。年輕人見到了壯麗的河山,廣袤的天地,萬千的世情,也開闊了眼界,都覺得不虛此行,對自己的未來有了打算和感悟。薛蟠在回程的路上,還很有激情地和薛淞探討起了日後薛家的發展起來。

薛淞也很滿意,他看到了薛蟠的轉變。也許,薛家會走上另一條路的。他儘力做了自己能做的,以後他還是要回到京城的。金陵城和京城相隔千裡,即使是在現代社會,這時空也是很遙遠的,他沒那麼多精力去操心薛家的事務,也未必能及時處置,靠人不如靠自己!

幾個月後,回到金陵城,薛淞又回到了安靜的生活之中,但他對京城還保持著關注,和吳侍郎也一直保持著通信往來。

又幾個月後,到了永明帝六十壽辰的慶典,江南省的官員都早早備下了各種珍稀禮品貢上。京城裡王家也來信托薛家為他們淘摸些好禮品來博取永明帝的歡心,薛霖也沒有以前那麼殷勤,隻虛虛應付了過去。

但任宗親百官貢獻的奇珍異寶如何爭奇鬥豔,卻是忠孝親王拔了頭簽,他獻上的禮物震動了朝野。:,,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情劫難逃 下鄉後,我成了村裡的香餑餑 網遊:億萬特效一拳爆神 白起異界焚天錄 證道求仙 變身女孩子的我,竟被兄弟攻略了 大明:開局先殺朱允炆! 萬相 裂隙紀元:燼火 龍族:舊日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