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飯館忙,我和你娘回去一趟更好。”朱開山看到了媳婦想要回山東的心思,但是現在飯館正是人多的時候,他們離不開。
和爹娘說好後,把華兒留在了飯店,朱傳文和鮮兒帶著母親給的賬本回了家。
第二天,朱傳文和鮮兒去火車站買了三張票,然後帶著鮮兒買了一些路上用到的東西。
晚上的時候把華兒接了回來,因為這次的票是第二天出發,他們明天就要上火車。
第二天早上,朱傳文一家三口來到了火車站,順順利利的坐上了火車。
“鮮兒,還記得我們第一次坐火車嗎?”朱傳文回憶起了往事。
“傳文哥,怎麼會不記得,那時候我什麼都不知道,一上火車就到處亂瞅。”
“那段時光我覺得是我這輩子最開心的日子,我還記得我們在那個破廟在關二爺的廟前拜堂成親,回去之後,咱們到關二爺廟裡去拜拜他老人家吧。”
“沒問題,你一說我也感覺這些日子好像就在眼前一樣,那麼清晰。”
朱華聽著爹娘的話,感覺雲裡霧裡的,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隻知道他們好像很高興。
幾天後,朱傳文和鮮兒來到了章丘城,章丘城距離他們家總共也就幾公裡的地方。
朱傳文他們到了章丘城,雇了幾輛馬車,買了30袋子大米和一頭大肥豬。
朱傳文的打算是隻要借過他們家糧食的鄉親們,每家給他們一袋子大米,朱傳文看了母親給他的賬本,他們家總共欠12戶人家的糧食。
到了村裡,先給這十二家每戶人家一袋大米,然後給自己二叔家五袋大米,給鮮兒家五袋大米,剩下的8袋大米,他打算分給村裡比較貧困的人家。
二叔家和鮮兒家肯定不會隻給大米,朱傳文記得,當年他爹在外,二叔家沒少照顧自己家,至於鮮兒家那就不用說了。
他們走了一個多小時,才走到朱家原來的村子——朱家峪。
剛到村口,很多人就迎了過來,他們都看到了幾輛馬車上裝滿了糧食,村民們也沒認出朱傳文,朱傳文卻一眼認出了他二嬸。
“二嬸。”朱傳文走到二嬸跟前熱切的問候。
“你是?”二嬸看著眼前的俊小夥,穿的比城裡的那些洋人們還要洋氣,他根本就沒有認出眼前這個叫自己二嬸的人是誰。
“二嬸,我是傳文呀。”
“傳文!”二嬸滿眼的不可思議。“傳文,你是大哥家的老大傳文。”
“是的,二嬸,我就是傳文。”
“哎吆,我的老天爺呀,傳文,我去叫你二叔。”二嬸激動地往家裡跑去。
二嬸走了之後,朱傳文來到了鄉親們的麵前喊道。
“各位爺爺奶奶,大爺大娘們,我是朱傳文,朱開山的兒子,我回來了,當年我結婚,和村裡的村民借了糧食,大家看到我身後的這幾車糧食了嗎?待會借給我家糧食的人,全都到我二叔家來領糧食。”
說完之後,朱傳文帶著鮮兒走進了村裡,剛走沒幾步,就看到二嬸帶著二叔來到了朱傳文的麵前。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