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邏輯式的體係,應該是你學習理解了知識,有了知識的主乾,接下來它的每一個枝乾,分叉,在需要的時候,都能在極短的時間裡推導出來,也就不必記憶了。這是一種能力,掌握了這種能力,知識就不容易忘了,而且可以受用終身。”
“數學的學習,無需記憶,隻需理解。”
此時,鈴聲響了。
易陽默默將唐光榮的這些話記住,消化,認真地說:“謝謝,唐老師!”
唐光榮擺了擺手:“謝什麼,老師應該做的。你下來以後先自己實踐一下吧,未必對每一個學生都有用的……嗯,上課去吧。”
……
唐老師說的這些東西,要消化且融會貫通自然那還是要一點時間的,不過已經給易陽打開了一條學習的新思路。
一直以來,他都是知道知識體係的重要性的,但正如唐老師說的那樣,以前構建的知識體係更傾向於一種文科思維下的體係。
相比於理科,文科的一些知識其實也可以用這種邏輯串聯起來,但更多還是需要記憶一些東西的,尤其涉及到概念性的東西不多,那麼“拚湊式的知識體係”有時候甚至很必要。
但是理科不同,此時想一想羅冰,他就有那麼一種能力,平時花在記憶上的時間的確沒有那麼多,比如一個概念,他掌握了,接著它的性質、表示、對應的公式,通過上課學過的一點點印象,在做題的時候幾秒鐘之內就能回憶起來……
現在理解了,那不是回憶,其實是一種推導。
隻是這種能力說起來簡單,但是要真正能夠運用到做題考試的場景中,一方麵必須要吃透理解到位,另一方麵……還是需要大量的練習!
這種練習不是無腦的刷題。
而是有針對性地,進行概念知識體係理解和構建。
理科是建立在概念知識體係上的學科!
清楚了解了這一點,接下來的學習方向也就明確了。
此時,易陽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打開學習理科的正確方式是通透的理解。
而應試教育是追求熟練的應用。
當然,也不能好高騖遠,從成績的角度上說,熟練的應用在短期也是有效的,這大概也是一些人一開始進入高中還能跟上節奏的原因。
隻是當知識體係越來越複雜,知識點越來越多,概念關係越來越密切後,這種方式就越難以奏效。
這也是為什麼一些學生到了高中學習的後期,成績斷崖式的下跌。
就是因為高中後期知識太多,沒有搭建好知識體係,混亂了。
接下來,要用這種方式建立新的知識體係。
但也可以預見,這將是一個更加漫長且困難的過程……一些簡單的概念還能夠很容易地理解到,但一些稍微複雜一點的概念以及通過複雜概念推導出的性質、公式、公式的變種,或許那個推導過程就足夠燒腦,而他要做到的是在不斷的理解過程中,在做題時能夠迅速推導,難度就更高了。
一遍掌握不了,就多來幾遍,而題目則作為檢驗對那些知識掌握牢固程度的試金石。
如此一點點地搭建起自己的知識體係,將受益無窮。
這節課是語文課,但是易陽此時卻忍不住翻開了數學書。
此時班主任沈小丁正在十分激情地講曹操的短歌行。
王桑檸一麵讀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一麵靈感來了,在本子上寫下……
我給父親念詩,
念曹操的對酒當歌,
念曹操的人生幾何,
父親說,
曹操是個厲害的人,
但,
你未成年,
不許喝酒。
寫完,她不禁莞爾一笑,隨後為自己的不務正業感到羞愧,偷偷望了一眼沈老師……
但隨後,她看到易陽正在拿著數學書,在草稿本上寫寫畫畫。
一時間,王桑檸表情複雜。
易陽嘗試用這種方法來推導等式與不等式相關的知識體係。
自然,這些知識都是掌握的,畢竟這一部分的知識在高中數學知識體係中難度很低,所以這個過程並沒有花費多長時間。
以不等式的基本概念為基礎,逐漸推導出它的性質、基本不等式……種種進階概念,並且與書本上的知識點一一對照。
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步驟都是環環相扣的,是一條完整的邏輯鏈,那麼當某一個知識點半懂不懂的時候,就能夠清晰地反應在構建的知識體係上,哦這裡還沒有徹底掌握。
如此一來,無論是問老師也好,問同學也好,慢慢弄懂,就能不留死角地將知識全部掌握透徹。
這樣的方式比單純地記憶公式要費腦筋一些,也更費時間得多,但易陽相信,將更多的時間花在這上麵,比無意義的刷題要好得多。
當然,不是說刷題沒有用,隻是一定要在理解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去刷題,這樣的刷題才有意義。
易陽正沉浸在構建知識體係的快感中無法自拔時,沈老師突然念了一聲:“下麵請一位同學分享一下讀這句詩的體驗……嗯,易陽吧!”
大家都將目光望了過來。
易陽一驚,下意識地站了起來。
糟了……什麼詩?多少頁?哪一句?
儘管內心慌的一批,易陽的表情卻十分鎮定,說:“讀到這句詩,我的內心是激蕩無比的……”
隨後瞟到了王桑檸的本子。
“不過,我未成年,最好不要喝酒……”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