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謝給楊豐的地圖雖然簡陋,但卻明明白白的標注了伏擊點,從崤山開始一直到潼關,沿途總共五個伏擊點。
很周到啊!
當然,老謝肯定沒有這個膽子,以一個都指揮使主動攙和進來,他的背後應該是皇太孫。
他是錦衣衛出身的。
但是……
就是錦衣衛才必須押寶皇太孫。
因為這場鬥爭說到底就是集和分的路線鬥爭,皇太孫代表著未來依舊延續目前這種強君統治下,中樞掌握絕對權力的格局,而廣澤郡王的支持者是地方上的藩王,人家支持他那他當然要給人家權力作為回報,那麼廣澤王登基的後果,就是藩王們的權力得到強化。
而目前的藩王權力,其實已經接近於分封製了。
雖然理論上不乾涉民政。
但他們有那些特權,還有超然的身份,掌控的軍權,手中的土地,牧場,有這些還不夠嗎?
那些僅僅是待幾年就走的流官敢不聽他們的嗎?
他們本質上就是總督。
隻不過現在的皇帝太強,強到掩蓋了這種現狀,就像毒辣的太陽,強光下一切都被掩蓋,但廣澤王有個毛的強光,如果他依靠藩王的力量登上皇位,那大明迅速退回到類似西漢初年的分封製。
藩王們夢寐以求啊!
甚至不僅僅是藩王,包括傅友德等人,對此也是夢寐以求。
他們都很清楚,如果能夠聯合起來解決楊豐,那當然也能聯合起來左右朱元璋的儲君人選,這樣以外力推朱允炆上位,朱允炆繼位後回報以權力,大家以後都是獨霸一方的,藩王可以獨霸一方,傅友德難道就不能做燕國公?以後世襲一方做北平王?說到底都是有野心的,隻要京城出一個弱勢的皇帝,這些家夥都知道該怎麼做,大家跟著皇帝征戰一生,誰不都想著封疆裂土,誰願意像之前一樣在朱元璋這種強君陰影下活得戰戰兢兢?
都想割據一方。
而錦衣衛代表什麼?
是中樞。
他們是皇權的伴生品,他們的強弱隻取決於皇權的強弱,皇權強則緹騎四出,皇權弱連去地方抓個人都得出示逮捕令了。
他們當然要支持皇太孫了。
他們和那些文官的關係又差,後者一直對他們的詔獄耿耿於懷。
事實上朱元璋在前些年已經收回了錦衣衛的審訊權,現在的錦衣衛審訊權還是楊豐第一次遇刺案時候,借著他性質特殊,不方便朝廷處理,然後恢複了錦衣衛的審訊權,謝貴雖然是河南都指揮使,但他還是錦衣衛,這個衛籍不會隨著他在外地做官而改變,他仍然是錦衣衛籍。
他還屬於錦衣衛這個集團。
那他就必須做出符合這個集團利益的選擇。
有背叛利益的個人,沒有背叛利益的集團。
不得不說現在大明的內部鬥爭真的已經很激烈了,從朝廷到地方,從皇室到勳貴,該下場的紛紛下場,已經擺出一副準備好開戰姿態。
圍剿楊豐……
好吧,的確是圍剿。
至少兩個藩已經下場,而且還不確定秦王會不會參與,這時候的秦王是朱尚炳,也已經快二十,他媽是齊王妃的姐姐,之前王保保他妹妹是王妃,而他媽是次妃,不過前者沒兒女所以殉葬了。
而北方鎮守的勳貴裡麵,也有兩個實際上參與。
但圍剿他隻是個開始。
這場圍繞皇位繼承權的鬥爭大幕才剛剛拉開,原本曆史上朱元璋用三個公爵和數十個侯伯的人頭,才最終讓一切塵埃落定,現在就算到不了這種級彆,也覺得不會是不流血的,說到底這就是皇權,在那個寶座的爭奪上,過程從來都是血腥的。
洛陽。
“我倒是很好奇,現在你公公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楊豐躺在魯王妃的懷裡說道。
他時間充裕,因為他行動太快,這時候根據解州銀行送來的密信,李景隆和朱濟熿剛到平陽,他們應該是故意放慢速度,畢竟他倆也不想真撞上楊豐,在崤函道設伏,又不是他們參與,隻要把楊豐引到這條路上就行,相反他們還要儘量避免和楊豐見麵,畢竟楊豐凶名遠揚,和他照麵是很危險的。
至於楊豐裝出來的急匆匆,隻是為了顯得他的確中計了。
實際上他不進埋伏圈,李景隆二人反而不敢進潼關,必要時候他們還得停下等著他進埋伏圈,所以楊豐有的是時間。
至於魯王妃原本是要返回京城,她之前去了北平,但剛到黃河渡口,就遇上了南下的楊豐,所以緊接著就借口洛陽寺廟多,她要參禪禮佛跑來等著他,畢竟現在楊豐需要一個放心的特務。
而魯王妃……
魯王妃需要現在手裡的東西。
這就是她參的禪。
“你以為他就喜歡這些野心勃勃的家夥?
他是皇帝。
弄死你的確很重要,但也不能為了弄死你,搞出藩鎮割據來。
你以為他自己不知道自己那些兒子,老兄弟都是什麼貨色?你以為他就不想弄死傅友德,馮勝這些人?若不是因為你出來打亂他布置,估計這時候他早就對著這些人開刀了。
我爹為什麼明明沒什麼大病,卻非要裝得像是行將就木?
不就是怕他不放心?
現在你們打起來,對他來說那才是該開心的,若是你死了他放十掛鞭炮,那傅友德和馮勝死了,他還真不好說該放九掛還是該放十掛。老兄弟的確不假,但老兄弟是共患難的,又不是同富貴的,如今他做皇帝,兒子做藩王,就連義子都世襲一方,你以為老兄弟們不想?傅友德這麼搞成功自然不用說了,北方藩王,勳貴聯合起來,就是找個罪名,指責皇太孫不配為儲君,你說麵對已經包成團的他們,他會怎樣?
若是敗了,那就正好挑動你去京城。
到時候他們拿出一份密旨,就說是皇帝讓他們乾的,那你一怒之下會不會去找他算賬?在太原他們定計時候,王能就說過,萬一你狗急跳牆,去弑君謀逆怎麼辦?
結果呢?
直接被罵到一邊。
連晉王自己都沒管。
他自己都沒考慮過他爹死活的問題,他說不定更願意你被激怒然後去殺了他爹,那時候他正好在傅友德,徐輝祖,李景隆等人擁戴下,起勤王之兵,連同周王,秦王殺到京城擁立個傀儡。
然後各家回去獨霸一方做藩鎮。
甚至他們還是忠臣,可以青史留名的忠臣。”
魯王妃說道。
“可是,他們為什麼不怕我去殺他們呢?
我能殺皇帝,當然也能殺他們,為什麼我被激怒後非要去京城,而不是就近先把他們弄死?”
楊豐疑惑地說道。
“你不想獨霸一方嗎?
既然是各自獨霸一方,分給你一塊又何妨,山東給你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