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三門基地的超級強子對撞機完成建設,就沒有必要去國外排隊做驗證實驗了,其實驗成果也不用和彆人共享了。
自己有了超級強子對撞機,想怎麼用就怎麼要。
不用再看彆人的臉色了。
範曉明笑笑,說道:“相關科研人員老早就進駐三門基地了,如我的老師,學校搞高能物理的那些老師、學生,就連國內其他高校、研究所的老師和學生都有參與。”
三門基地超級強子對撞機名義上是由九天研究中心主導建造的。
可實際執行的是學校的物理學院,或者說是他的老師王修齊主導的。
從超級強子對撞機的設計人員,都相關設備的製造商,再到具體的建造商。
基本上就是一直準備建造強子對撞機的那一批人。
過去是沒有錢建造。
現在有錢了,直接就造了一個這麼強大的。
參與到超級強子對撞機設計、建造的人員,本來就分布在國內各大高校和研究所。
在建造完成後,相關高校和研究所都有派人進駐。
大家都是明白人,知道超級強子對撞機對他們科研,對高能物理研究的重要性。
到目前為止,就他知道的,就有一萬研究高能物理的科研人員進駐了三門基地。
現在可不是過去,隻能眼巴巴的看著彆人三天兩頭的發表研究成果。
有了超級強子對撞機,他們也能天天出成果了,這次輪到彆人眼巴巴的看著了。
“是嘛!這麼多人進駐了,好啊!參與的人多,研究的人多,那高能物理發展的就快。”徐正平滿臉笑容的說著。
“可不是嘛!各個領域都在強人。”範曉明直言說,“當然了,各個領域都需要去研究,說到底還是我們人少了。”
“對對!”徐正平點頭說,“人口的事慢慢解決,急也沒用,不過話說回來,三門計劃算是徹底成功了,太空時代正式開啟了。”
這時候,馬萍再次提醒眾人看向大屏幕。
大屏幕的主屏中顯示的是地球同步軌道上的太空港和月球軌道上的光束通道發生器。
經過馬萍的解說,眾人知道,地球同步軌道上的太空港和月球軌道上的光束通道發生器之間的直徑為一百米的光束通道將會變成直徑五百米的光束通道。
在馬萍解說結束,也隻是眨眼的功夫。
直徑一百米的光束通道變成了五百米的光束通道。
一時間,控製大廳中又響起了鼓掌聲和歡呼聲。
“一百變五百,這就是鳥槍換大炮了,不說其他的,就這運輸能力就增加了好多倍,對於我們牆麵開發月球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直徑五百米的光束通道比直徑一百米的光束通道要強大的多,這想想就讓人激動啊,可以預見,以後整個太陽係都會縱橫交錯著這樣的光束通道,我們可以駕駛著飛碟到太陽係的每一處。”
“這月球的設施不給力啊!月球軌道上的隻是光束通道發生器,應該換成太空港,且在月球表麵建造和三門基地差不多的裝置,不僅將光束通道延伸到月球地表,也能給月球的全麵開發提供能源。”
“你這消息可落後了,你說的這些都在進行,根據可靠消息,再有半個月的時間,這些都能有了。”
“是嘛!那就對了。”
……
“校長!不錯吧!直徑五百米的光束通道延伸到了月球,這下運輸物資的效率一下就提上來了。”範曉明指著大屏幕說。
“恩!不錯!不過還不夠完美。”徐正平微笑著說,“直徑五百米的光束通道是有了,效率是提了上來,當時,像月球到地球的光束通道應該搞雙向的,也就是在月球和地球之間建造兩條光束通道。”
月球和地球之間的來往太過頻繁了。
一條光束通道不僅不方便,也不方便使用。
最好的法子就是搭建兩條光束通道。
“校長!至於增加一條光束通道,或者增加地球同步軌道上的太空港,等等這些,基本上不用我們操心了,國內相關部門已經接手了,我們隻要提出要求就可以了。”範曉明笑著說。
就像他之前提到的。
像光柱工程、光束通道等這些,在驗證成功,技術成熟後,相關的建造和運營都會交給國內相關企業,或者部門。
學校和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務是科研,是培養人才。
他們要做的是研發新的技術,而不是搞具體的建造和運營。
蘇哲點點頭說:“我看過相關部門的規劃,地球同步軌道上還要建造多個太空港,我記得好像是十個,月球軌道上要建三個太空港,且往來頻繁的線路,其光束通道都是雙向的。”
說實話,搞規劃不是他們這些科研人員擅長的。
他們隻要提出需求就可以了。
怎麼規劃,怎麼建造有專門的人負責。
“是嗎?”徐正平微笑著,“我倒要打聽打聽,讓他們建造火星的太空港,還有火星能源方麵的配套設施。”
“校長!這恐怕不行。”範曉明笑著說,“相關部門、企業才剛剛接手,他們手上能用的人還沒有我們的多,再有,我們是衝在最前麵的,還要我們幫著他們培養一大批專業人員。”
不管是光柱工程,還是光束通道。
他們是先行者,標準也是他們定的。
這些他們最為清楚。
相關部門、企業接手,是有過度期。
“我說登陸火星的一萬人變成三萬人還不行,最近聽說還要加三萬人,我也就聽小韓說了一下,沒有具體問。”徐正平笑了笑說,“人類第一次登陸火星啊,不是一人,也不是一百人,而是六萬人,這人真夠多的,我真想駕駛著飛碟提前登陸算了。”
登陸火星。
一萬人變三萬人,三萬人變六萬人。
再過一段時間不知道還會不會增加。
“恩!我的確聽過這個消息。”範曉明點頭說,“現在對我們說,三萬人登陸火星和六萬人登陸火星其實差彆不大,不過對我們倒是可以提前派一個小隊前往火星,我們學校完全有這事實力做到這一點。”
徐正平連忙搖頭,笑著說:“沒那個必要,對我們來說,登陸火星不難,沒必要為了好聽跑一趟。”
現在可不比以往,也不是第一次登月那樣了。
就現在的科技水平和條件,他們在一個月內登陸太陽係內任何一顆可登陸的天體。
就單獨的登陸已經沒有意義了。
他們要做的是建造永久性基地,建造太空港等等,為之後的全麵開發鋪路。
何況現在太陽係內那些重要的天體周圍都有著很多探測器,同時也有很多探測器已經登陸。
對於派小隊登陸火星。
在他看來完全沒有必要。
他要是真這麼做了,那國內其他高校、研究所真就看不起陵州理工大學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