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賺錢再回來和直接在家鄉都是為了這樣的改變,江拖廠和那個人這世是永遠不想有交集了。
至於原來的兒子,以餘知遠那不多的生物知識,他知道就算是原來的夫妻,隻要是體位和受孕的時間有一絲絲的差彆,那就是完全不同的兒女,或者乾脆就是兒子變成生女兒,女兒變成生兒子。
除非夫妻體內都帶了量子計算機和裝置,才有可能生出原來的兒子。
餘知遠當然知道自己不可能那麼科幻,就算刻意去跟原來的老婆結婚,也跟本不可能再生出原來的兒子,因些也就不想再有交集了。
她那種好吃懶做,刻薄寡恩、虛榮享樂的品性己是全方位定型,前世經曆了也就沒有必要再經曆,各走各的新人生路吧。
現在對於分配工作的打算,餘知遠已經在上次寄家具圖紙裡麵說過,回信計劃等家裡賣家具初步情況寫信來告知後再回。
下鋪的魯遠征問“你家裡回信有沒有說做家具的事情,我們信寄回去有段時間了,你省內應該最先到的吧?”
“沒有,看郵戳十天前的,我家裡寄信都是封好信放村部,托村裡有到公社辦事去的代寄,我這信應該有十二三天了,這次挺慢的。”餘知遠回答。
“那應該要過段時間了,我的是交待家具做出來好賣就立刻回信”魯遠征說。
“差不多,我也信裡說了,這次是問我馬上畢業了工作有什麼打算”
“餘哥你對分配有什麼打算”下鋪的趙建問。
餘知遠將自己過段時間結業考試之後就登記回家鄉工作,儘自己最大能力帶領家人和鄉親,一起搞好生活的想法簡單的說了一遍。
兩人表示極為支持,同時也打算和餘知遠一樣回家鄉工作,魯遠征還透露,他畢業後就準備和家鄉的一個高中女同學結婚,兩人相戀三年,對方一直在等著他。
這後來的嫂子張莉餘知遠知道,此時應該在工商所乾臨時工。
她和魯遠征結婚之後便隨他到了河南,找了個小學老師的工作,直到魯遠征創業成功賺到錢後才辭了工作,回家照顧老人和小孩,是個極好的賢妻良母。
對於魯遠征的打算,餘知遠感慨變化真的有點大,也許是受現在自己的影響吧,希望在自己的一些影響下大家過的更好。
將信小心的收好,餘知遠也沒有了畫圖的心情,躺在床上想著一些往事和家裡會有什麼改變,慢慢在乏困中睡著。
餘知遠的老家贛東北的六都村,此時的浙贛公路,後市的320國道從村前通過。
在公路邊不遠的一座老式屋房裡麵,煤油燈光下,餘知遠的伯伯餘朝龍將一張折疊桌子組合好,檢查一遍沒問題後又拆解後靠在近處的牆邊。
牆邊不止現在這一張折疊桌,還有翻鬥鞋架和折疊椅子以及組合書架隔架,都是全木質家具,大小各尺寸款式總數有二十來套。
這些成果是餘知遠父親餘安久和叔叔餘永康,兩個哥哥餘知仁,餘知信以及幾個堂兄弟們給伯伯打下手,從看過餘知遠寄來的信後開始,這幾天趕製出來的。
“好啦,木頭也用完了,這些過兩三天油漆乾透了就可以拿去賣了”餘朝龍對兩個弟弟和子侄們說道。
一排刷了油漆的家具使屋內堂廳整個充滿油漆的氣味,刷白漆的家具反著白光,黑漆的暗澀,透明清漆的則是金黃的色澤。
餘安久看了會說“好,那就等三天拿到縣裡去賣,現在吃麵。”
說完到廳後廚房端出一大盆剛剛做好的麵條,後麵跟著的餘知遠母親李英手上也端了一大盆,盆裡的麵條油水雖然不多,但是紅辣椒,小蔥放了不少,份量也很足,滿滿兩大盆。
對著這特意做出來帶著慶祝似的麵條,大家接過又拿出來的碗筷,就著煤油燈光從盆內各自用碗盛麵條,餘安久和餘朝龍、餘永康坐在桌前,幾個子侄則站在桌邊,對著碗裡熱騰騰的麵條吸溜開吃。
李英轉身回廚房,將留在灶台加了雞蛋的兩碗麵條給隔壁屋的公公婆婆,也就是餘知遠的爺爺奶奶送過去。
餘永康邊吃邊指著牆邊的家具說“我們家裡以後的人一定要多讀書,你們看知遠,讀了大學就知道外國人的各種各樣的東西,還知道叫我們大家做出來賣,你就說這個折疊桌和凳子,我自己都覺得挺實用,收起來方便,拿出去用也方便,還不占廳堂位置,城裡人少不了要買”
餘朝龍則對自己大弟問道“知遠確定打算回來工作,不準備留省城啦?”
“嗯,他說現在改革開放,以後政策是發展經濟,也許會有小反複,大方向不會改變,他想就近在家鄉和大家一起把日子搞得更好去。”餘安久回答。
“知遠誌向大,他以後會很有出息,我們三兄弟這個年紀就這個樣子變不到哪裡去了,以後他那些兄弟就要靠他帶了。”餘朝龍對大家說道,等著自己的弟弟回應。
“他那樣說,應該也就會那樣做的。”餘安久說。
餘知遠確定回家鄉工作正合他心意,這個兒子讓他很滿意也驕傲。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