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家注視過來的目光,餘知遠作為原來的企業老板,一點不怯場,更沒必要裝作怯場。
將一張張自己畫的效果圖、施工圖和文字資料用圖釘在老屋房板上掛好。
餘知遠對大家說道“農村想要多賺錢,靠田裡種出來的那些穀子很難,現在正好國家提倡農村搞種植養殖經濟產業增收,養殖技術我沒有找資料,也不懂,像那個養魚,養雞,養鴨的”
“你們想要搞的話自己到時一定要找資料學一下,這方麵的技術要求要更高一些,不然發生雞瘟或者魚病的話,很可能會出現大麵積的死亡甚至死光了的情況。”
“這是我要說的大棚蔬菜種植技術,種菜大家都懂,就算種得不好也隻是收多收少的問題,時令季節吃時令菜這道理大家也都應該知道,在此也大家想一下,如果寒冬臘月時節,有夏天的黃瓜、茄子、辣椒、西紅柿賣,是不是非常的新奇和令人不可思議。”
“有這樣新奇的新鮮蔬菜,手裡又有一點錢的話,是不是都會想著買一點來嘗嘗鮮,反過來講,是不是這樣的菜會很好賣,也能很好的賣上價格……”
“昨天晚上我們在家裡比較仔細的核算了一下,建一個寬八米,長四十米的標準大棚,大概要一千塊多點的建棚成本,主要的成本是購買塑料薄膜”
“那種現在大家育秧用的薄膜厚度和寬幅尺寸都不夠,我明天或後天會到縣城農資門市部看有沒有要的這種薄膜。”
“如果沒有,甚至是市農資公司都沒有的話,我打算到時到滬市、蘇省揚州、鎮江和浙省的溫州這幾個地方去找貨,一定把這最重要的材料采購回來。”
餘知遠告訴大家,大棚種植這個項目他有信心讓大家賺到錢,真情實意的建議大家一起來搞。
估算的一千多元建棚成本是挺高,也知道大家剛解決吃飯問題,沒攢下多少錢。
既然錢不多可兩三家或者幾家人合一起建一個棚,等這一棚種出來的菜賣出去賺到錢了,再各搞各的棚也不遲。
大家都是本家人,也不要搞你先種,我再看看,那種看似穩重的本能操作,建議都同時一起來搞,頭一茬大家把這錢就給它賺了。
在餘知遠的介紹鼓動,以及餘知遠讓家人做家具賺錢的範例在先。
再加大家對種菜技能更是信手拈來,憑著對餘知遠的信任和賺錢的本能渴望,本家人全體都表示要搞大棚蔬菜種植。
至於餘知遠估算的一千多元建棚成本,各自也都在下麵商量著幾家人湊齊或者和老婆討論到哪裡去借一下錢單戶搞個大棚。
眾人都散去後,餘知遠將大棚蔬菜種植的資料交給餘永發“永發叔,這些資料你可以拿了村部去把它抄寫幾份,到時候在村裡麵發動一下看還有誰一起搞”
“我是有信心把這個生意搞好,讓大家賺到錢的,到時候做出效果了,也是一個很大的政績,希望對你有用。”
餘永發認真的看著餘知遠說“好的,叔謝謝你啊”
“客氣了,隻是到時候恐怕沒有那麼多的精力,村裡其他搞的人建議他們儘量多看資料,按照資料上的操作搞也就跟我直接教他們沒什麼區彆了。”餘知遠說。
餘永發揚了揚資料“有這麼詳細的資料,看資料就可以了,大家都是種田的,一說也就透,除非不想搞的,你說的那個薄膜我明天開始也到處打聽一下。”
“好的,那我先回去了。”餘知遠和永發叔道彆。
次日一早的鄉公所,乾事趙哥對走廊裡等著的餘知遠叫道“餘知遠,你們學校的電話來了,來接一下吧。”
餘知遠給對方遞上支煙,說聲“謝謝啊。”
“不客氣。”點好煙的劉哥到門外等著。
拿起電話,餘知遠對著話筒說“我是餘知遠,請問是哪個人找我啊?”
“餘知遠同學,聽得到嗎?”電話裡傳來李老師帶些失真的聲音。
“聽得到,老師,您找我有什麼事嗎?”餘知遠回答。
李老師告訴餘知遠,昨天外事辦的人向學校彙報告知:有一個rb人和一個意大利人到學校來找他,兩人稱供職於意大利喬治亞羅汽車設計公司,說他們公司已經收到了餘知遠投給他們的汽車設計圖稿件,是受公司指派來拜訪餘知遠,商討設計圖和聘請的事情。
聽電話裡的語氣,李老師很是高興,讓餘知遠先不急著到單位報到的事,今天就買上車票先來學校再說,電話裡麵一時也說不清楚。
“好的,那我現在回去跟家裡人說一下,今天就去學校。”餘知遠答應老師後,等著老師掛電話。
還真的是關於汽車設計稿的事,碰巧的是早不來晚不來,自己剛回家,他們也就剛到學校,搞得自己又要風塵仆仆的往學校趕。
不過這也讓餘知遠很是振奮,好像計劃又走上了正軌。
騎車回家跟家裡交代了一下學校找自己回去的消息後,餘知遠搭上正好去縣城的拖拉機,又從縣城坐公共汽車到市裡,再從市裡買上去省城的火車票,坐上火車晃蕩了幾個小時後,終於在黃昏時趕到了學校。
看著風塵仆仆趕來學校的餘知遠,李老師又帶上他去找學校的王副校長,打電話通知外事辦,餘知遠已經趕回了學校。
外事辦知道後,告知兩個小時左右後到學校。
看著站在辦公室門外的餘知遠,李老師問“還沒有吃飯吧?”
“還沒有,下了火車就過來了。”餘知遠如實回答。
“到我家裡去吃飯,先不管他們什麼時候到,吃飽了再說。”和王副校長打過招呼之後,李老師拉著餘知遠往他家裡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