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載心中苦澀,隻是他現在心中毫無答案,隻能硬著頭皮,用起了老辦法。
薑載故作高深地回道:“冀州牧大人為什麼不先聽一聽彆人的計策?”
“哦?好啊!”隻能說薑載的老辦法百試不爽,皇甫嵩也和劉備一樣,認為薑載想給彆人表現的機會。
於是皇甫嵩在府中問道:“你們呢?你們心中有什麼計策?”
“稟告冀州牧大人,眭固人多勢眾,所以隻能以奇計取勝。儒有一計,名為‘引蛇出洞’。”
李儒率先站出隊列,解釋道,“眭固占據廣宗,無非是在知道了太行軍投誠之事後,不敢輕舉妄動罷了。而他又向城外派出五萬人,無非是想著互為犄角之勢,要我大漢天兵不敢全力攻城。
“而儒之計則是讓一軍攜帶“皇甫”與“劉”字大旗,輕裝獨進,並在廣宗城下擺出一副疲憊的姿態。而城中的眭固見有機可乘,必然會在夜間出城偷襲。
“此時再讓那軍故意潰敗,向北撤離,將眭固引到我軍提前設下的埋伏之中,接著我們再乘勝奪城。如此,冀州牧大人便能大勝眭固。”
“引蛇出洞?好計!”皇甫嵩讚賞道。
“用奇不如用正。授也有一計。”沮授站了出來,自從上此劉備將他與薑載、李儒等人並列,他就變得鋒芒起來了。
沮授說道:“眭固拒守廣宗城,無異於釜中之魚;我們所擔憂的無非是城外的五萬人而已。所以授提議先找出那五萬人,並與那五萬人決戰。
“而試問眭固的賊匪又如何敵得過我大漢天師?若是此時城中兵馬出城相救,那我們就順勢吞之;
“若是城中兵馬不出城相救,那我們在消滅那五萬人後,就可以兵圍廣宗,徐徐圖之了。”
“此計堂堂正正,可笑那眭固還想著互為犄角之勢,這不正是給了老夫逐個擊破的機會嗎?”皇甫嵩對沮授的計策也是讚不絕口。
接著,皇甫嵩又看向薑載,再次問道:“繼學,現在老夫也聽過彆人的計策了,你的計策呢?”
糟糕了,這次人設真要保不住了!
薑載在心中苦澀:李儒和沮授的計策都抓住了主要矛盾:
李儒擒賊先擒王,誘出眭固,乘勝奪城;而沮授主張先解決會給我們帶來麻煩的城外人馬,解決了之後,就可以磨死城中的人馬了。
現在怎麼辦?他薑載是實在沒想法了!
想及至此,薑載乾脆說道:“稟告冀州牧大人,在聽到兩位大才的計策後,載實無想法。”
“哈哈!”皇甫嵩笑出了聲,依他看來,李儒和沮授二人將正奇兩個計策說了個乾淨,他薑載自然是無話可說了。
“那繼學,你認為老夫應該用剛剛的哪條計策?”
“這個……兩個都可以試一試。”薑載開始和稀泥。
“好,老夫心中也是這麼認為。”皇甫嵩拍案而起,他下令道,
“中山太守劉備,中山軍司馬關羽。。”
“在。”劉備和關羽走出隊列。
“你們在廣宗北部設伏,到時務必要全殲敵軍。”
“諾。”劉備和關羽領命。
“漢昌令張郃。”
“在。”張郃站了出來。
“你率領於毒降卒,打著老夫和中山太守的旗號,前往廣宗城下誘敵。若是誘出眭固,老夫記你大功一件。”
“諾。”張郃領命。
“中山軍司馬張飛。”
“在。”張飛站出了隊列。
“你攜帶中山私兵,去廣宗地界找出出城的五萬人馬。找到後先不要決戰,以糾纏為主,若是前計不成,老夫與中山太守等人就帶兵和你會和,與那五萬人決戰。”
“諾。”張飛領命。
“李儒,薑載,沮授。”
“在。”
“你們三人隨軍,跟老夫一起兵發廣宗。”
“諾。”三謀士領命。
“好。”皇甫嵩抽出腰間佩劍,喊道,“即日起,各部依計行事,兵出中山!”
“諾!”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