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時間差,多爾袞就有了運作的空間,要不然如果先讓敗報傳回到北京,多爾袞很有可能就指使不動北京的八旗貴族。
布木布泰就很有可能聯合濟爾哈朗搞事。
不過多鐸這裡顯然是想多了,布木布泰這女人還是很有大局觀的。
總之此時包括布木布泰在內,北京的八旗貴族們還不知道多鐸在山陽戰敗,但是通過多爾袞的舉動,仍可以看出徐州的形勢不樂觀。
福臨看了一眼額娘,問道:“遏必隆,攝政王給兩白旗派糧了嗎?”
遏必隆輕呃了一聲,答道:“回主子,派了,而且定額是一樣的,兩白旗的每個牛錄也要按照丁數往徐州前線捐輸四個月的口糧。”
鼇拜沉聲道:“太後,十王在徐州究竟打得如何?九王為何又是增兵派糧,又是悍然決定親征徐州?其中必定有內幕!奴才以為九王應該將徐州之戰的詳情公諸於眾,然後再由各旗的旗主貝勒們進行合議,議定之後才能夠派糧增兵。”
“不行!”福臨斷然道,“兩黃旗不派糧,更不能向徐州戰場調兵,這一來,十王多半會在徐州戰場落敗,攝政王也會受到十王牽連威信掃地。”
相比另一時空的福臨,這個界麵的福臨覺醒得更早。
這裡的福臨不僅感受到了多爾袞對他的皇位的威脅,也清晰的感受到了多爾袞對他皇額娘的覬覦,所以在他幼小的心靈裡已經埋下仇恨的種子。
鼇拜、索尼、遏必隆等兩黃旗貴族都吃驚的看向福臨。
說實話福臨的這番話讓他們感到有些吃驚,這可是妥妥的白眼狼。
布木布泰勃然大怒道:“住口,就憑你剛才說的那番話,你就不配當兩黃旗的旗主,更不配當我們大清國的皇帝!”
“額娘!”福臨一臉委屈的看著布木布泰,“這又沒外人。”
小孩子到底是小孩子,覺得兩黃旗的貴族全都是自家人,在自家人的麵前說話就不用有任何的顧忌,想說啥說啥。
布木布泰冷著臉說道:“你是兩黃旗旗主,更加是大清國的皇帝,所以你考慮問題時應該以整個大清的利益為先,無論你對九王十王的意見有多大,可是麵對大清國的敵人時,都應該團結一致、共抗外敵。”
“因為十王若是在徐州戰敗了,受害的就是整個大清國。”
說此一頓,又道:“南明與大清乃是死仇,我大清若是遭受重創,明朝人對我們可不會有絲毫的手軟,必定是要趕儘殺絕。”
“你是想害死所有的大清子民嗎?”
“知道了,額娘。”福臨的小臉擠成苦瓜。
布木布泰又說道:“你們按九王說的去辦吧。”
“嗻!”索尼三人跪地打了個千,起身告辭離開。
送走了索尼等人,布木布泰又語重心長的對著福臨說道:“皇兒,你忘了額娘上次跟你說過的話了嗎?在你羽翼未豐之前永遠都不要急著亮出爪牙。”
“皇額娘,兒臣就是覺著兩黃旗都是自己人。”福臨說道。
“有時候自己人也不一定靠得住。”布木布泰輕歎一聲說,“作為皇帝,生來就隻能當個孤家寡人,你不能輕信身邊的任何人,也包括額娘,記住了嗎?”
“記住了。”福臨一臉認真的說道,“兒臣一定會隱藏好心思。”
“好孩子。”布木布泰有些心疼的說,“當這個皇帝真委屈你了。”
……
在雲龍山,吳三旺終於講完山陽之戰的全過程。
銃台大廳裡有著刹那的寂靜,所有人都沉浸在吳三旺的講述中,仿佛被帶回到了血火紛飛的山陽戰場。
“乾得漂亮!”
還是朱慈炯率先打破了沉寂。
用力揮舞了一下拳頭,朱慈炯又道:“可惜呀。”
崇禎長長的舒了口氣,笑著問道:“可惜什麼?”
“可惜兒臣沒能參加山陽之戰。”朱慈炯歎道,“錯過了一次痛飲建奴血的好機會,可惜可惜,真是可惜了啦,唉。”
在場的勤王士子和邊軍武將有著一樣的哀歎。
不過心境又各不相同,勤王士子們可惜的是沒能參加這樣一場大戰,而邊軍武將可惜的則是錯失一分天大的戰功。
斬首九千餘級啊,光真奴就有三千九百餘級。
一個真奴五十兩,一個包衣十兩,加起來就是整整二十五萬兩銀子!就算是五萬大軍平分,每個人也有五十兩!
能買下足足二十畝地!
“吳三旺,你辛苦了。”崇禎說完又對高起潛說道,“高伴伴,帶吳三旺下去歇著,彆忘了給他燒熱水,讓他好好泡個熱水澡。”
“老奴領旨。”高起潛樂顛顛的對吳三旺說,“三旺兄弟是吧,請隨咱家來。”
“不敢。”看著高起潛堆起的笑臉,吳三旺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但也隻能跟著高起潛離開了地堡。
“都過來吧。”
崇禎招手示意邊軍將領和士子長們圍到沙盤旁邊。
“今天之前,我們最擔心的就是山陽的戰局,一旦山陽失守,建奴大軍不僅可以獲得大量的糧草及餉銀,更可以沿運河南下直取揚州府。”
“揚州若是失守,一江之隔的南京也就危險了。”
“若是南京失守,那我們在徐州的堅守就將會變得毫無意義。”
說到這稍稍一頓,崇禎又道:“但好在,這樣的極端惡劣的局麵並未發生,閻應元和冒襄不僅守住了山陽城,而且重創了建奴大軍!唯一令人遺憾的是,冒襄殉國了,這不光是士子營的損失,更是大明朝的損失!”
在場的士子的臉上全都流露出沉痛之色。
馬化豹、王遵坦等邊軍將領卻不以為然,心說打仗哪有不死人的,誰死都不奇怪,再說士子營六千多個士子,死個把士子有什麼呀。
崇禎又接著說道:“好,現在你們再說說,接下來建奴會如何取舍?是增兵調糧繼續長期圍困徐州,還是就此退兵?”
鄭森道:“聖上,學生以為建奴一定會增兵調糧,繼續圍困徐州。”
崇禎道:“你的依據是什麼?建奴為何一定會增兵調糧圍困徐州?”
“直覺。”鄭森說道,“我覺得多爾袞不會這麼輕易認輸,他一定會跟我們拚命的,所以我們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必要時動用玉石俱焚的最終殺招。”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