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鳴騄說把你們的月俸定為十兩。”崇禎的目光掠過汪偉、傅山等幾個,又問道,“你們覺得夠了嗎?”
“回聖上,月俸十兩銀子已經足夠。”
汪偉、傅山等幾個都給事中連忙回道。
“可是朕認為不夠,而且是遠遠不夠!”崇禎擺了擺手又道。
“啊?”聞聽此言,馬鳴騄還有汪偉、傅山等幾個都給事中有些懵,這什麼情況?
他們原本以為聖上會嫌他們要的太多,卻萬萬沒想到聖上竟然嫌少,聖上竟然覺得月俸十兩銀子太少?這是怎麼說的?
身為皇帝,還會嫌官員拿的俸祿太少?
太祖高皇帝當年可是恨不得讓官員白給朝廷乾活。
隻能說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又或者說時代限製了馬鳴騄他們的眼光。
曆史已經充分證明,低薪是不可取的,朱元璋給官員定低薪的初衷是想為國家節省財政開支,結果卻適得其反,反而導致國家財政開支的極大浪費,漂沒之下,十兩銀子的財政開支隻能辦五兩銀子的事。
當然,簡單的高薪肯定也是不可取的。
唐朝、宋朝的官員俸祿是明朝幾十倍,一樣有官員貪腐。
清朝自從雍正之後設置了養廉銀製度,養廉銀的定額甚至可以達到俸祿百倍,但是地方官員該貪還是照貪不誤。
所以,必須是高薪加嚴格的監督機製及嚴厲的懲罰製度。
必須讓貪官們明白,貪腐所得的好處,可能遠不及當個清官所能獲到的利益,這其中就包含了巨大的經濟利益。
這樣的話,貪官們在伸手之前就得權衡一下,是否值得?
當然,崇禎這麼做,還有一個不足為外人道的最終目的,那就是通過這個薪水製度將皇家的利益、與內務府全體士子的利益捆綁在一起。
從今往後,皇家與內務府的全體士子就是個利益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按月發放的俸祿,就按照你們剛才要求的,七品十兩,馬鳴騄是六品主事,就拿十二兩。”說到這裡稍稍一頓,崇禎又道,“但是除了拿月俸之外,你們還有年俸可領,將來到了年齡致仕之後還有致仕金!”
“啊,還有年俸可領?”
“致仕之後還有致仕金?”
在座的內務府高層頓時來了興致。
銀子無疑是個好東西,沒有人會不喜歡。
馬鳴騄想到就直接問:“聖上,年俸怎麼說?致仕金又怎麼說?”
“是這樣。”崇禎拿手指輕輕敲擊著身後的美人靠,然後問道,“馬卿,你先給朕估算一下內務府現在有多少資產?”
“內務府有多少資產?”馬鳴騄愕然道,“聖上,這個沒算過,因為內務府下屬的各個衙門存在交叉持股的現象,比如皇家銀號就在工商實業銀號有持股,還有市易所也在工商實業銀號及航運造船銀號中有股分,不好計算。”
崇禎笑道:“朕又沒有要求你精確的計算,你就簡單的估算一下。”
“估算啊?”馬鳴騄點點頭,開始計算道,“內務府在皇家市易所持股五千一百股,折銀五千一百萬,在航運造船銀號持股兩千股,折銀一千萬,在兵工廠、火藥廠、鉛子廠、皇明時報等工廠所占的股份,折銀約五百萬兩。”
“還有皇家銀號在工商實業銀號所占股份折銀三千萬。”
說此一頓,馬鳴騄又道:“最後就是皇家銀號,可是皇家銀號值多少銀子,這個臣真的沒有辦法估計。”
皇家銀號也是內務府的產業,而且是完全控股。
崇禎說道:“皇家銀號賬上雖說有一億多兩的存銀,但這些銀子是儲戶的,所以不能簡單的算成是皇家銀號自己的資產,就先折銀五千萬兩吧。”
馬鳴騄道:“這樣的話內務府現在有資產大約一億一千六百萬兩,此外在皇家銀號的賬上還有四千萬兩左右的現銀,另外還有大約六千萬兩沒有賣出的債券。”
聽到這個數字,鄭森、黃宗羲、陳子龍等士子都有些懵,這麼多?
不知不覺之間,聖上的內務府竟然已經膨脹到了如此恐怖的規模?
崇禎略一沉吟,然後石破天驚的說道:“朕打算讓現有的勤王士子及將來從國子監畢業的士子統統在內務府占股。”
“啊?”在場的士子無不勃然色變。
讓他們在內務府占股?這個真的沒想到啊。
甚至連馬鳴騄和阮大铖也向鄭森等投來羨慕的眼神。
身為皇明時報總編撰的汪偉就更是羨慕加妒嫉,他不是勤王士子。
心說聖上對這些勤王士子還真不是一般的恩寵,這真是天子門生!
“馬卿,還有汪卿、阮卿,你們也用不著眼紅。”崇禎笑了笑說道,“你們幾個也一樣會在內務府中占一股。”
馬鳴騄有些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又問道:“聖上,商賈入股市易所是要拿出真金白銀的,臣等入股內務府要不要拿出銀子?”
“這當然不用。”崇禎笑著擺手道,“你們隻拿乾股。”
“要是這樣的倒是挺不錯的,嘿嘿。”馬鳴騄便樂了,又道,“不然,要是需要拿銀子入股,臣頂多隻能拿出一百兩銀子,那樣就沒有多大意思了。”
傅山苦笑著說:“馬大人還能拿出一百兩,我連十兩都拿不出。”
“我也是,十兩都拿不出來。”汪偉也是笑,“總不能挪用報社的銀子。”
“你們一兩銀子都用不著出。”崇禎擺手道,“朕打算將內務府分為二十萬股,隻要是內務府所屬官員或者士子,必須是官員啊,底下的吏員不算,隻要是官員或者士子,就能在內務府占據一股,每年按內務府的盈利情況進行相應的分紅,此外隨著在內務府服役年限增加以及品級提升,會有一定的上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