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現在裝備的水陸冰三棲輜重車確實很牛逼。
但是要說科技含量,其實也沒有什麼科技含量。
就是在輜重車的底部加裝滑條,就變成冰爬犁,在兩側裝上車輪,就變成四輪馬車,而如果拚接起來放到水中那就是漕船,搖櫓就能前行。
說白了就是一個敞口的木頭箱,加了幾樣零件。
就在高起潛說話間,不斷有參謀從底下奏陳捷報。
“報,甲6銃台拿下,步兵第3營第1總已經入駐。”
“報,甲7銃台拿下,步兵第5營第3總已經進駐。”
“報,建奴騎兵突然從右翼發起襲擾,遭到第1鎮擊退。”
“報,第一重十個銃台已經全部拿下,步兵第1營各總已經全麵接管,朝鮮軍敢死隊正向著第二重銃台發起進攻。”
崇禎、鄭森和高起潛再次舉起望遠鏡。
通過望遠鏡的視野可以很清楚的看見,隨軍行動的民壯正將一捆捆已經點燃的麥秸捆扔進第二重銃台的外圍壕溝。
這麼做一個是為了給朝鮮軍提供照明。
另一個也是為了將壕溝內的伏弩以及地雷燒掉一部份。
壕溝內的火光燃起時,負責提供火力掩護的明軍步兵率先出現在東岸第二重銃台的正麵護坡後麵,幾波齊射過後,第二重銃台上的建奴就被打得頭都抬不起來,隻能躲在護牆後麵簌簌發抖,雙方的火力相差實在太過懸殊。
隨即,朝鮮軍就順著梯子下到壕溝內。
對第一重銃台的進攻超乎想象的順利,朝鮮軍的信心和士氣一下就提上來。
軍隊就是這樣,打了勝仗,士氣自然而然的就會提升,接著多打幾個勝仗,很快就能夠變成一支精銳之師。
朝鮮軍對第二重銃台的進攻也很順利。
因為僅僅隻過了一刻多鐘,就有一路朝鮮軍突入其中一個銃台,與守在銃台內的建奴練勇展開了近身搏殺。
不時有手榴彈從銃台炸響。
竟是朝鮮軍拉著手榴彈與敵同歸於儘。
“嘶……”鄭森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聖上,高麗棒子竟然有如此勇氣?看來之前我們有些小覷他們了。”
“不過是打高興了而已。”
“一旦進展不順,你再看他們的表現。”
崇禎頓了頓又道:“隻不過,一味拿仆從軍當炮灰也是不行的。”
“聖上明鑒。”鄭森深以為然道,“大明絕不能成為第二個大唐,所以也不能讓朝鮮仆從軍、科爾沁仆從軍以及將來的其他仆從軍喧賓奪主。”
“所以得徹底的同化。”崇禎道,“從今往後我大明再沒有漢族,更不會有朝鮮族、蒙古族或者其他民族,而隻有一個華夏族!”
今後隻有一個華夏族,就能避免很多民族矛盾。
當然,要想消除各民族之間的隔新閡絕非易事。
但是,崇禎願意為了這個目標付出最大的努力。
……
看到明軍突入第二重銃台,洪承疇的臉色瞬間黑成鍋底。
他原本以為已經高看明軍,結果卻發現還是小覷了明軍。
不對,也不是小覷了明軍,而是高看了那些臨時募集的練勇。
同樣的銃台,大清的練勇就沒能夠打出淮安鄉勇在徐州大戰的表現。
當初徐州大戰,淮安鄉勇可是結結實實的與八旗滿洲打了幾場硬仗,最終打得十王隻能繞道而行,結果在山陽城下被閻應元打得丟盔棄甲。
然而,今天,大清練勇的表現卻真的糟糕至極。
半個時辰都不到,就讓明軍突入了第二重銃台。
按這個速度,六重銃台也就是一兩個時辰的事情。
且不說孔有德的2萬八旗漢軍能不能及時趕到戰場。
就算是趕到了又能如何呢?沒有了銃台,拿什麼守?
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西岸的練勇能夠儘快燒融冰層。
隻要燒融掉冰層,就能把明軍阻擋在運河東岸,這樣的話,等孔有德率領2萬八旗漢軍趕到之時,至少還有西岸的三重銃台可以做為屏障。
而且隻要遏住明軍的攻勢,就可以修更多銃台。
如此,就仍有機會將明軍的主力擋在靜海附近。
……
“你,給我站住!”
一個高壯的身影,攔在了張宗仁的麵前。
張宗仁也是命大,整個銃台一百多個練勇都死光了,就跑出來他一個。
“大人,彆殺我。”張宗仁便噗嗵一聲跪在那個武將跟前,嚎啕大哭道,“我們整個銃台的人都死了,我一個人真的頂不住,頂不住。”
“行了,誰他媽的說要殺你了。”那武將厲聲道。
“趕緊抄起冰錐,跟其他弟兄一起鑿冰,趕緊將冰層鑿穿!”
“嗻!”一聽說不用殺頭,張宗仁頓時如蒙大赦,趕緊抄起冰麵上的一把冰錐,過來跟著賣力的鑿起冰層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