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風雲人物演義!
一看出人命了,滿屋子的人都嚇得跑了。
誰知這個新兵因平時特彆義氣,經常為受欺負的新兵打抱不平,在新兵中威信特彆的高。一聽說他被打死了,新兵立刻炸了營。
你們老兵有槍,我們就沒有嗎?新兵平時是熊,是逆來順受、忍氣吞聲。那是單個的時候,聯合起來就不一樣了,新兵人比老兵人要多,人多勢眾很塊把老兵的營房包圍。
老兵一方,打死了人,本來理虧,但看新兵打上門來,不乾了。乾什麼?造反嘛?還有個尊卑長幼沒有?反天了?平時不管人和人之間有多少矛盾、糾葛,這個時候都擯棄前嫌同仇敵愾。
於是,軍營中槍聲大起。管事的就袁世凱官最大,帶著幾個人趕到了現場。
兩方打的正激烈,都打紅了眼,各有傷亡。情況本就不複雜,很快把來龍去脈搞清楚了。
袁世凱首先要求雙方停火,然後要兩方各選出五名代表談判。雙方停火後,各選五名代表到陣前。
談判開始後,袁世凱先要求新兵先撤回營房,他會秉公處理。
新兵方不乾,不嚴懲最早開槍打死人的老兵他們絕不撤回。
袁世凱要求老兵方交出元凶。老兵表示,人他們可以交,但必須等吳大帥回來之後,說袁世凱一個小小幫辦,沒權處理此案。
新兵堅持現在必須懲辦元凶,並威脅說如果不嚴懲元凶,他們五人馬上返回本隊,不惜決一死戰。
雙方相持不下。看到新兵方的五人起身要走,袁世凱靈機一動,說吳大帥離開軍營時已經授他全權。他現在以吳大帥的名義,要求老兵方交出元凶。否則,包庇和維護罪犯,老兵方按嘩變處理。
老兵不信,袁世凱用腳踩了下身邊的袁三的腳,“吳大帥授我全權的時候,袁三就在身邊。”說著對袁三說“袁三,你和大家說一說,是不是這樣?”
袁三也很靈光,他對袁世凱已經是唯命是從,馬上站出來為袁世凱作證。
“首惡必辦,你們把元凶交出,其它人概不追究。否則,凡開槍打傷打死打傷人的,一個也不放過。”
老兵方在袁世凱的威嚴下,隻好交出元凶。
那個惹禍的老兵根本沒把袁世凱放在眼裡,以為袁世凱不敢把他怎麼樣?押到袁世凱麵前,仍囂張跋扈,嘴不乾不淨。
袁世凱本想把他先押起來,等吳長慶回來後再處理。見這個老兵如此有持無恐,如此蠻橫的挑戰自己的權威。畢竟年輕,壓不住火,一腳把老兵踢倒跪下,掏出手槍,當眾將其擊斃。
新兵方和老兵方見袁世凱殺伐果斷,都嚇得各回各自的營房。
事情是妥善處理了,袁世凱一直惶惶不可終日。
自己假借吳長慶名義,還動手少了人,追究起來,罪也小不了呀!
他很後悔,特彆後悔自己不該那麼衝動。
第一次動手殺人,自己當時雖然極力掩飾,其實是很怕的。到現在老兵倒在自己腳下那可怕的樣子,也還是總在眼前浮現。
他聽說了,那個老兵和吳長慶有特殊關係,好像救過吳長慶的命。
怪不得他那麼囂張,原來是有所倚仗。怎麼辦?是不是在吳長慶沒回來前先跑路?
家是不能回了,不回家去哪兒呢?要走沒地方可去,不走是越想越怕。
時間在猶豫不決中一天天過去,離吳長慶回軍營的日子也越來越近。
究竟怎麼辦,總得拿個注意。袁世凱把那天的情況仔細回想了一遍,覺得除了果斷出手,也真沒什麼好辦法。
想到吳長慶平日裡對自己的關心和嗬護,想到這位吳叔叔對自己的深情厚意,事情也許不至於像自己予想得那樣嚴重?
無論如何,自己不能招呼不打就一走了之,那樣,就太對不住真心實意待自己的人了。
好漢做事好漢當,等吳長慶回來,爭取主動,把事情和盤托出,一切聽憑處置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