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風雲人物演義!
一九零四年二月至一九零五年五月,俄國和日本兩國為了爭奪東北的地盤發生了尖銳的衝突,在中國領土上廝殺了一年多,清廷誰也惹不起便保持中立。
為防止日俄把戰爭擴大到中國的其他地區,清嚴令奉天和直隸的邊要地區由北洋統籌防守;沿海口岸則由相應督撫各自戰備。
袁世凱趁機大幅度的擴軍備戰,於是他的武衛右軍擴充為北洋軍。或許,這支北洋軍對袁世凱以後的人生有多至關重要,這個時候的袁世凱也未必能夠清楚的知道。
第四、肅貪治吏。
晚清官員的腐敗已經達到了無以複加的程度。
國家貧弱交加,官員的薪俸極低。靠那一點可憐的官俸,維持家庭生活得精打細算。但是,彆看薪俸沒幾個錢,但官員幾乎是人人有錢。
對此,袁世凱有深刻的體會。
逃難在外的慈禧回到到皇宮以後,見宮內設施遭到了很大的破壞,大多數陳設被搶走或毀壞,慈禧在召見袁世凱時,要求他趕緊籌款維修。
這諾大的一筆歀子,從哪裡來呢?
因為還庚子賠款,清政府加大了各種賦稅,搞得民怨沸騰。袁世凱到任直隸後,曾因為負擔太重,已經爆發過景延賓在直隸廣宗縣領導的抗捐鬥爭。
雖然起義已經被鎮壓下去了,民眾心中的怒火沒有平息,如果往下攤派,勢必激起民變。
老百姓不好得罪,老佛爺就好得罪嗎?無論如何,這筆錢必須得搞到。
袁世凱召集手下的藩、臬、司、道等官員來商議,想和他們大家私人籌借,事後肯定如數償還。
他知道,這些官員手裡都有錢。
但是這些人一張口,一個比一個會哭窮。有人還給袁世凱算了筆帳。自己一個月薪俸是多少,自己一家人一個月要吃多少糧,多少菜。糧多少錢一斤,菜多少錢一斤,算來算去根本不夠用,隻能節衣縮食。
袁世凱一見如此,也隻能作罷。
接下來,袁世凱不動聲色的派人找天津的各大票號聯絡,謊稱要把一筆公款存到票號,問他們能給多少利?
他們說最多是八厘。這個人說不對,他可是聽說了,彆人把錢存到這裡,利錢可不是這個數。
票號都不想放過這個機會,就矢口否認,但這個人說什麼都不相信。
為了說服這個人,就把賬簿拿出來,把某官署某官員個人的存歀數字和利錢是多少一一報給了他。
這個人把這些人和存款數記下來,報給了袁世凱。
過了幾天,袁世凱把那些人請來,和他們說了大致經過。
話鋒一轉說“這些票號的掌櫃的太可惡了,竟敢打著諸公的名義來招搖撞騙。為了懲處他們,我已經把這些冒名頂替的存款暫時借用了。”
那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乾吃了個啞巴虧。
對於官場的腐敗,袁世凱深知,任其發展下去,任何的統治是很難維持的。
而更重要的是,他這個直隸總督新官上任要燒三把火,他需要政績。
在當山東巡撫時,他也曾抓過幾個貪官。
比如手下有個叫王治馨的,派他到東北出差,他趁機大貪了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