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風雲人物演義!
苓春煊和翟鴻穖不傻,知道這是奕匡和袁世凱使出的毒計,其圖謀是把苓春煊先排擠走,讓翟鴻穖孤掌難鳴。
苓春煊於是密奏慈禧太後,揭穿奕匡和袁世凱的陰謀詭計。
但慈禧說苓春煊想多了,堅持要求他以大局為重,這是派他到更重要的崗位。
苓春煊不死心,又找了幾次,但慈禧太後這一次是鐵了心,怎麼說都白費。
苓春煊見無法挽回,最後一次見慈禧時,在地下長跪不起,又一次痛哭流涕。說自己去什麼地方都可以,但要想讓他放心離開,就把奕匡免掉。
慈禧說奕匡不拉幫結派,就一個毛病——有點貪。和珅貪不?奕匡的曾爺爺先帝乾隆皇帝能不知道嗎?早算計好了,再貪,自己能吃多少?喝多少?什麼時候國庫太空了,把他的家抄了,國庫不就有錢了。貪了半天,還不是給朝廷貪的。
苓春煊說奕匡這貪不是一天了,自己一心要搬倒他不僅僅是因為他貪,而恰恰是他拉幫結派。其實,奕匡不可怕,可怕的是把他玩弄於股掌之中的袁世凱,利用他,把他當成傀儡的北洋派。
苓春煊的一番苦心沒有白費,雖然沒能留下來,但慈禧真的信了他的話。決心把奕匡拿下來。因為,她不能不忌憚兵強馬壯的北洋派。
官製改革,翟鴻穖奏袁世凱的那一本,不能不引起重視了。
因為光緒對她說了幾次,現在不除掉袁世凱,等他根深蒂固以後就難了。她所以一直沒引起重視,總覺得光緒是要報戊戌變法被袁世凱告發的一箭之仇。
這一天,奕匡病休,慈禧太後單獨召見翟鴻穖,主要是談了奕匡的貪腐影響有多壞,征求翟鴻穖意見,誰可以接任奕匡的位置。
意圖很明確,就是要把奕匡撤掉。
翟鴻穖一直在盼望這一天,大喜過望。回家後不小心把這事說給了他的夫人。
他夫人也是個嘴快之人,又很快把事情說給了京報的創始人,翟鴻穖的門生汪康年之妻。汪康年之妻又傳給汪康年。汪康年繼續外傳,一傳倆,倆傳仨,七十二個傳一百八。
奕匡的貪是出了名的,而貪腐的人總是不得人心,貪官受到懲處也必定人心大快;好消息快速傳播。
結果英《秦晤士報》登出消息,奕匡失寵將要退出軍機處。
奕匡被很多外國使臣看重,駐京英國公使閱報後大驚,深恐會因此而影響中英兩國關係。就讓其夫人在參加慈禧太後宴請各國使臣夫人的宴會時,核實這件事。
慈禧太後非常驚恐,也惱怒異常。心想此事自己隻說給了翟鴻穖一人,必然是他有意泄露,其目的是造成既成事實,促使她痛下決心。
想起鬨義和團時被載渏一夥近乎綁架,慈禧就氣得發瘋,翟鴻穖這不是也在綁架她嗎?
奕匡聽到了自己即將被黜,驚恐萬分,找袁世凱密謀對策。
袁世凱提出必須抓住這難得時機,將翟鴻穖一舉擊垮。
他們找來親信,農工商部侍郎楊士琦密謀,商定由楊士琦起草奏折稿,賄買禦史參劾。
但翟鴻穖享有清譽,加之趙啟霖被罷官一事在都察院還沒過去,禦史們沒有人肯被收買。
楊士琦最後找到了很不得誌的翰林院待讀學士惲毓鼎。
送其一萬八千兩銀子,許願將其外放為布政使。
惲毓鼎這一次肯定是做了件很不好的事,但這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現在讓我們來認識一下他。
惲毓鼎1862—1917,字薇孫,一字澄齋,河北大興人,祖籍江蘇常州。光緒十五年考中進士,曆任日講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講,國史館協修、纂修、總纂、提調,文淵閣校理,鹹安宮總裁,侍讀學士,國史館總纂,憲政研究所總辦等職,擔任晚清宮廷史官達十九年之久。
和清代許多文人一樣,惲毓鼎幾十年如一日地寫著日記。他去世後,日記由家人保存,其中幾冊不慎遺失。
一九六零年,惲毓鼎之子惲寶惠將保存的三十六冊日記全部“歸之北大圖書館”。
一些史學家曾到北大圖書館查閱並引用過這些日記資料,但由於整部日記篇幅浩繁,整理難度大,一直未能刊行麵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