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熊希齡中招_民國風雲人物演義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43章熊希齡中招(1 / 2)

民國風雲人物演義!

都是他的走卒,都想表現忠誠,不到三天,“讜論”都抒發過來。沒人提法律草稿本身有何問題,估計他們也找不出什麼毛病,對這一點,袁世凱也心知肚明。

手下有不少禦用的法律專家。他曾拿著憲法草案,爭求過幾個人意見。這幾個人都附和他的喜好講話,而讓他們從法律角度對草案提出異議,則各個麵有難色。

後來有一人壯著膽子,說了一句,做為民主共和體製,這草案所表達的大多是最基本的原則。用法治取代人治,用法律對行政權進行限製和監督,對個人的隨意性進行管控,防止個人的任性妄為和無法無天,正是民主共和體製的真諦。是民主共和體製區彆於封建專製的根本之所在。

雖然沒明說,這憲法草案挑不出什麼大毛病,但袁世凱還是能聽明白是怎麼回事。和當年老佛爺不懂立憲一樣,袁世凱跟著大家喊了這麼長時間的民主共和,其實一直沒搞明白這民主共和是怎麼一回事。現在,總算是懂一點了。

他好像終於弄清楚一件事,好像不是《臨時約法》和《憲法草案》和他過不去,應該是這民主共和本身和他過不去。

怎麼辦?難道就能俯首聽命任這民主共和擺布嗎?袁世凱不服,他不甘心。他從來就不信邪,隻相信一句話有了權力就有了一切,有了權力就可以想乾什麼就乾什麼。

袁世凱當然不指望下邊能提出憲法草案有什麼毛病,他隻需要下邊發聲。需要方方麵麵聽聽底下的呼聲,需要用底下的呼聲給國會和相關方麵施加壓力。

手底下的文武官員好像猜透了他的心思,這些人也真會“揣摩上意”,都不約而同的把矛頭指向了國會,指向了憲法草案,指向了憲法起草委員會,指向了國民黨議員。

他們大罵國會和憲法起草委員會是“國家的蟊賊”,強烈要求鏟除國民黨,驅逐國民黨議員,解散國會,作廢憲法草案。

親信近臣倪嗣衝、馮國璋、張鎮芳、湯薌銘、張勳喊得最凶。

特彆是倪嗣衝,早就呼籲“似此(國民黨議員)害群之馬不除,天下安有永平之望!擬請通令京外各處,將國民黨一律解散,其有身居津要而跡涉嫌疑者,應令免職回籍,使之閉門思過。”

收到袁世凱的電文後,更是大放厥詞,說憲法草案“顯違法理,陰加鼓煽,實為該黨破壞民國再接再厲之手段,與黃興等之謀逆搆亂,一而二,二而一也。”叫嚷“迅將國會解散,其國民黨議員,並即驅逐回籍,交各省官司詳加察看”。

這一日,《憲法草案》全部殺青,憲法起草委員會三讀通過,提交憲法會議。

袁世凱看到了,大家都在搶時間,於是決定攤牌。

國會已經不再有利用價值,原打算是想讓他們製訂一個自己可心的憲法,取代《臨時約法》;現在看,這是不可能實現的了,他要對國會下手了。

不過,這之前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就是要拉上國務總理熊希齡。因為,按《臨時約法》,發出的文告和決定,還需要國務總理聯署。

經過了一番籌劃後,總理熊希齡被約到總統府議事。

熊希齡剛到,就有外國使者求見大總統。這當然是事先就約好了的。內外有彆,袁世凱自然是要先接見外賓。

他很抱歉的請熊希齡在辦公室稍等。

熊希齡閒來無事,隨意看了一眼袁世凱桌子上擺得一個卷案。是前司法總長許世英,查辦承德避暑山莊的案子。略加窺視,發現關係自身,大驚失色。

原來熊希齡任熱河都統時,就住在承德避暑山莊。那裡是清廷的行宮,皇帝常到那裡避暑狩獵。山莊陳列了許多清室珍寶古物,每任都統到任,都對這裡的文物進行檢查,並向清廷報告。

熊希齡在山莊居住時,清點過山莊的文物。

他曾把一把折扇,送給袁世凱的親信薑桂題。薑桂題沒敢私自留下,把寶物交給袁世凱,並把熊希齡密報。

熊希齡擔任熱河都統的時候,正值庫侖蒙匪叛亂,邊務吃緊。他看到行宮古玩盜賣嚴重,加之房屋因年久失修,破敗不堪,為保護這些珍貴文物,熊連續兩次呈文袁世凱,要求修整行宮和整理陳列的文物。並建議將文物裝箱運往北京,作價賣給民國博物館收藏。

袁世凱批準了熊的建議,熊希齡從一九一三年五月開始,對行宮房屋進行修理,對陳列的文物徹底清查。他還頒發了十三條清理辦法,編製了各種清理表格,委任了兩名清理官員,會同宮裡的事務主官,費數月之功,分門彆類,將行宮古物徹底清查完畢。

熊希齡本人對於古玩完全是個門外漢,既無賞鑒知識,亦無收藏雅興。在修整房屋和清理文物過程中,由於經費緊張,熊在經袁世凱同意之後,派人從宮中的古文物中,選了十多件稍貴重的瓷器,運往北京、上海變賣,得到一筆巨款,充作修繕經費。


最新小说: 黑化病嬌男配你不要?那歸我了! 彼岸花開!鬼祖現!三界齊跪拜 星戰之源甲紀元 太空大陸 籃球終點站 九個哥哥團寵我 咦?我不是變態嗎?怎麼成團寵了? 幽魂騎士王的地下城工程 人皇鎮淵 三興大漢:劉禪不思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