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徐世昌出山_民國風雲人物演義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49章徐世昌出山(2 / 2)

徐世昌被呼為相國,政事堂設左右丞各一人,以楊士琦為左丞,以徐的世昌舊僚屬錢能訓為右函。張一廏為政事堂機要局局長。

又設陸海軍大元帥辦事處,蔭昌、王士珍、薩鎮冰為辦事人員。

總統府秘書更名為內史。秘書長梁士詒去職,改任稅務處督辦。由副秘書長阮忠樞升任內史長,曾彝進和王式通為內史副長。

這樣改動下來,把原來相對獨立的內閣等,統統變成了總統的“承啟處”。

梁士詒離開了總統府,但他手握全國稅務大權,還是一個有實力、有實權之人。

最難過的有兩個人,一個是議長李經羲,他到北京來,就是為了要作國務總理,想不到如今落了空。而成立了約法會,就壽終正寢了。

另一個是以新朝宰相自居的楊度,他滿以為自己是袁係中的必受重用的新人物,不料袁世凱卻選了舊古董,把徐世昌徐閣老從遺老博物院請出來,使他隻是做了一場春夢。

原本楊度在總統府中,袁世凱特指定純一齋為他下榻處,以便兩個人秉燭夜談。自徐世昌拜相後,受了冷落的楊度就絕足不入公府,以“折柳章台自遣”。

其實,袁世凱的總統製不待約法頒布便早已施行。在民國二年前,總統府官製,除秘書廳外,有護衛提調處、軍事處、外務處、財政處、總稽核處。民國三年起,改為秘書、承宣、軍事、交際、顧問五廳和侍衛處。各廳職官有所謂“監”、“少監”、“丞”、“郎”、??“舍人”、“參議”種種。有的屬於名譽職,顧問月薪自八百元至數千元,谘議則百元。

在總統府掛名的,有清朝舊官僚,有民國卸任的官吏,有奔走南北的時髦政客。袁以網羅人才為名,以為可使天下英雄入彀。這些“人才”越積越多,袁世凱自己也記不起有多少。當時北京報紙上對此曾極儘諷刺之能事,議會亦有“請將府中官製提交議會審查”一案。

約法會議以“春秋著大一統之文,孟子垂定於一之訓”作為施行總統製的論據,這也隻是“矯言強辯”罷了。

徐世昌和袁世凱是真正的老朋友,如果袁世凱這一生有百分之百可信任之人,這個人必是徐世昌。

他們訂交於布衣時代,走上宦途以後,彼此互相援引。

袁世凱執掌北洋軍後,為了避免引起清廷的多心,曾撥一部分北洋軍給徐世昌帶到關外,那時徐世昌任東三省總督。慈禧去世,袁世凱被勒令回籍“養屙”時,徐世昌等於是袁世凱在北京的代理人。

辛亥革命後,清廷再度起用袁世凱,歸根結底是徐世昌為主奔走和策動。所以袁世凱和徐世昌兩人的私交,確是其他人不能相比。

不過徐世昌自辛亥革命後,便以“遺老”自居,“恥食周粟”,避居青島,不問政治。民國二年十二月十三日北京舉行光緒帝後“奉安”大典時,他曾悄悄地來過北京一趟。他宣稱來京目的是為了參加奉安典禮,順帶祝賀老朋友就任民國大總統。

袁就任大總統後,曾頒給徐世昌“勳一位”,他拒不接受,仍回青島。

據說,當袁世凱有意請徐世昌赴京時,袁“太子”克定的勸駕最為有力。袁克定極不喜歡梁士詒,有人獻議克定,把徐世昌請出來,是打擊梁的好辦法。袁克定便力請徐世昌出山,徐世昌未答應,但是雙方往來了好多信劄。

民國三年二月,袁世凱特請徐世昌的門生王揖唐專程到青島促駕,並帶了一封很懇切的親筆函。

徐世昌被老朋友這番誠意所感動,一方麵也覺得這位老朋友的威權日益顯赫,於是才“命駕動身”,於三月二十九日到了北京。

袁世凱任命徐世昌為國務卿,徐世昌仍表示不肯接受。

袁世凱派孫寶琦、段祺瑞二人前往勸駕,徐世昌還是一副遺老的模樣,怎麼勸也不答應。

搞得段祺瑞有點光火了,大聲說“菊老(徐字菊人)老是不肯出山,豈不辜負總統一片苦心,叫我們如何複命?”

徐世昌這時才改變了口氣,作出很痛苦的表情說“當然,我不好意思不幫老朋友的忙,好吧,我就暫時出來過過渡。不過,民國官俸我是絕對不能領受的。”

孫寶琦、段祺瑞向袁世凱複命後,袁世凱特彆高興,立刻把自己辦公的遐矚樓騰了出來,改為政事堂。

自己則搬到同一院落的春藕齋辦公。由於總統和國務卿辦公的地點都在同一個院落,因此袁世凱便常常跑來和徐世昌聊天。

袁世凱對徐世昌特彆尊重,他叫手下人尊稱徐世昌為老相國。

徐世昌到任剛滿一個月,因為他宣稱不受民國官俸,可是老朋友最懂得老朋友的脾氣,袁吩咐主計處,在總統交際費項下,撥出四千元送徐。因為這筆錢是從老朋友荷包裡拿出來的,徐世昌便欣然收下。


最新小说: 開啟台球皇帝生涯 爽文女主,但全員戀愛腦 穿越成一個陪嫁丫鬟 漫漫封神路 星光祈願錄 惡魔,吸血鬼 第一百零一次想逃婚 大秦:始皇大大是我爹! 斬神,照個相的事 開局奪舍?從鎮壓邪帝到獨斷萬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