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隔靴搔癢_民國風雲人物演義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56章隔靴搔癢(1 / 2)

民國風雲人物演義!

上了一定年紀的人應該能夠記得,曾經有過那樣的時候。有人因為寫了封信,而立時變得聲名顯赫。有人參加考試時什麼都不會,挖空心思在其考卷寫幾個不相乾的字,交了白卷,竟成為了白卷英雄。

勞乃宣是不是想這樣呢?是不是想抓住機會,逢迎意旨,仰承顏色,以獵取功名富貴呢?我們不得而知。反正這樣的人是大有人在,一遇有合適的氣候和舞台,就會跳出來表演。

勞乃宣的“大作”和給趙、周、徐三位遺老的信,當然都如他所願的到了袁世凱的手中。

勞乃宣的苦心還真沒白費,袁世凱看後雖沒有表示什麼態度,卻對徐世昌說了一句“把他請到北京來當參政吧!”

這件事傳了出去。作為共和國的大總統袁世凱,不但不旗幟鮮明的反對勞乃宣的一派胡言,反而要請他為參政。這很容易向大家傳遞一個信息。說明勞乃宣說出了袁世凱的心聲,說明袁世凱是支持複辟的。

於是很快,鼓吹複辟成為了登龍術,成為當時北京官場投機取巧的一條捷徑,許多人都附和這個主張。

勞乃宣接到徐世昌電報,請他赴京任參政,馬上興致勃勃地由青島到了濟南,準備轉道進京,要為他倡導的複辟而大顯身手。

可是在濟南卻聽說北京正鬨著“檢舉複辟”??的案子,被檢舉的人中,有一位是名士宋育仁,此人恰是附和勞乃宣的主張而請求“還政清室”。

聽到這個消息,勞乃宣真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實在搞不清楚袁世凱的葫蘆裡是賣的什麼藥。考慮了一整天,“車不落險地”,覺得此行風險實在太大,決定還是返回青島觀望一個時候為妙。

既然主張複辟成了升官捷徑,於是乎,複辟之說便越來越猖獗。

除了宋育仁的“還政清室”說,還有劉廷琛的“複禮製館書”,宋育仁還聯合了國史館一些守舊派,公然上了一道呈文。

還有一位也鬨得很凶,是遜清翰林,郵傳部參議章授。

宋育仁(1857-1931),中國早期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家,被譽為四川曆史上“睜眼看世界”第一人,重慶維新運動倡導者。字芸子,晚年號道複,四川富順人,光緒十二年(1886)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改任檢討。

劉廷琛(1868—1932)??,字幼雲,晚號潛樓老人,江西德化縣人。

光緒十九年(1893年)舉於鄉,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進士。

曾任翰林院編修,陝西提學使,後任學部右參議,京師大學總監督(北大校長),學部副大臣等職,曾於宣統元年向溥儀進講。

在北大校長一任上貢獻最大,是我國近代開創分科教學第一人。

劉廷琛受其父劉雲樵影響,擅寫草書。書法作品為許多收藏家珍藏。青島“禮賢中學校”、“謙祥益”及九江縣陶淵明紀念館??“望古遙集”、“羲皇上人”枋額、《靖節先生祠堂記》碑刻,均為劉氏所書。劉廷琛亦擅詩及作文,有《潛樓文稿》等著作行世。

鼓吹複辟的謬說越發猖獗,終於有人看不下去了。

肅政史夏壽康上了一個呈文給袁世凱,義正辭嚴,力辟邪說。

接著,參政院參政孫毓筠也提出了“查辦複辟謬論案”。

他在參政院發言說“複辟謬說是由幾個遺老鼓動起來的,上年就有劉廷琛上書總統,提到這個問題。遺老們不懂得國家的性質,錯誤地認為沒有皇帝就不成其為國家,本席認為,為了保全治安和保全清室,對這個謬說應當進行徹底的查究。”

袁世凱究竟是守舊?還是革新?求官的人們想望風承旨,不免表錯了情,隔靴搔癢。他們都在揣摩袁世凱的心理,以為他讚成帝製。其實,他們卻不知道,袁是想帝製自為,而非帝製為人。

複辟袁世凱是歡迎的,但“還政清室”,是他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的。

袁世凱對複辟謬說並不想認真查究,因為他自己還想稱帝,所以他把複辟的罪過嫁禍於國民黨,認為這也是國民黨的搗亂行為。

由於全國反對複辟的呼聲鼎盛,袁世凱乃不得不於一九一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下了一道嚴禁紊亂國體之邪說的命令。

宋育仁這時是國史館編修,列名“內務部查辦”的名單上。

查辦本是官樣文章,走走過場,不料宋育仁的運氣太壞。他得罪了一個四川同鄉,這位急於立功,竟向步軍統領江朝宗對他指名道姓檢舉揭發。這樣一來江朝宗不能不公事公辦,派了一輛馬車去接宋。

馬車夫對宋育仁說“統領大人請宋翰林到衙內走一趟。”


最新小说: 無限天神君臨 重生七零過好日子 重生,養成白毛雙子小蘿莉 成婚前你不是這麼說的! 長生修魔:從折紙人開始 同時穿越,但是反派科學家 讓他生!讓他生! 直播買股:給五個大佬當金絲雀 冰封末世:我打造完美領地 在遠古和大虎一起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