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派係爭鬥_民國風雲人物演義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72章派係爭鬥(1 / 2)

民國風雲人物演義!

袁稱帝之前,北洋內部就已經有了種種派係爭鬥,其中之一是粵係與皖係之爭。

所謂的粵係,是梁士詒係,又稱交通係。所謂的皖係,便是楊士琦係。

梁士詒(1869年—1933年),字翼夫,號燕孫,廣東廣州府三水縣人,出生於今佛山市三水白坭鎮崗頭村。民國初期著名的經濟家、銀行家、政治家。

梁士詒早年與其父梁知鑒同在三水、廣州、讀書,後又與梁啟超同於佛山書院遊學。

光緒二十年(1894年),考取進士,曆任清郵傳部大臣、國務大臣、鐵路總局局長,為中國早期的鐵路事業作出了很大貢獻。一九一一年,協助袁世凱脅迫清皇室退位。

民國初期任袁世凱總統府秘書長、交通銀行總理、財政部次長、北洋政。府國務總理等職務,並以交通係首領、全國鐵路協會會長身份,全力支持孫中山的全國鐵路建設計劃。

梁士詒有“活財神”、“二總統”之稱。一九一六年,他被《紐約時報》稱為“中國的大腦”、“王座背後的權臣”,是清末民初非常活躍的一位重要政治人物。

一九一八年六月六日,梁士詒創辦北京證券交易所,這是中國人自己創辦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

一九三二??年,一?二八事變爆發,梁士詒以私人名義致電英國首相麥克唐納,請其聯合各國,製止日本暴行。

一九三二年三月三日,到上海與段祺瑞共商抗日大計,一九三三年四月九日病逝。

梁士詒在民國元、二、三年間,在袁世凱之下,確實在是一個實權人物,相當於是“幕後總理”。作為總統府秘書長,是總統和國務總理之間的橋梁,承上啟下,呼風喚雨而不可一世。

加之他又有實際的財政大權,曾經讓財政專家的熊希齡總理難堪,使楊度和楊士琦的交通總長先後流產。

因此,當時的北京官場,如果走不通梁士詒的路,做官是很難有大的前程。

但是,所謂樹大招風。梁士詒的勢力是很大,但招來的反對的勢力也不能小視。當時的北京官場上幾乎儘人皆知,梁和兩楊勢不兩立;兩楊既是楊度和楊士琦。

楊士琦(1862—1918),字杏城,清同治元年??1862年生於淮安府山陽縣,楊士驤之弟。光緒八年1882年中舉,報捐道員。十一年,捐指直隸試用,其後十餘年一直總辦關內外鐵路事宜。

光緒二十五年,楊為兩廣總督李鴻章重用,與兄楊士驤同赴廣州效命。李鴻章重回北洋大臣之位,楊氏二兄弟同回北京。此間,與慶親王奕劻及袁世凱過往甚多。

翌年,曾致書袁世凱主張鎮壓義和團運動,並擔任李鴻章與八國聯軍議和中的聯絡員。

光緒二十七年,李鴻章死後,楊轉身投靠袁世凱,任洋務總文案獻,成為袁“運動親貴,掌握政權”的馬前卒,持續十數年受寵不衰,被袁視為心腹,且素稱“智囊”。

據說當約法會議成立時,袁世凱本來是打算把議長一席給梁士詒。

楊度卻在一旁淡淡地說了一句“燕孫是國民黨首領,國民黨支部遍布全國”。

袁馬上臉色沉重地說??“他不合做這事。”

楊這一支暗箭恰巧報了熊希齡組閣時,楊擬任交通總長,被粱冷冷地向袁說“皙子對交通外行”,便把交通總長的帽子打落了的舊怨。

民國三年初,總統府中粵、皖兩係明爭暗鬥甚為激烈,三月間楊士琦曾公開發表談話如下

“彆人罵我黃老主義,我實在無所謂。這和前清時有人罵我是袁黨一樣。那時,項城已下野,文敬(指其兄楊士襄)正任北洋大臣,所以我不能馬上走。張文襄竟說??‘兩柱雖移植其一,中間則仍留一線。’兩柱指項城和慶邸(奕劻),我是傳達消息的一線。

“武昌起義後,派我當議和代表,我以為非共和不足以渡難關,而共和必無良好結果,所以我辭職不乾。過去兩年間,我住在上海,或者就是實行黃老主義的時期。

“項城再三電召,我為著老朋友的關係,既來則安,對於做官不做官的問題,更無所謂,既無做官的必要,亦無不做官的必要。前次梁秘書長發誓不做部長,我才答應擔任交通總長。彆人罵我是皖派領袖,我就是皖派領袖好了。”


最新小说: 彼岸花開!鬼祖現!三界齊跪拜 星戰之源甲紀元 太空大陸 籃球終點站 九個哥哥團寵我 咦?我不是變態嗎?怎麼成團寵了? 幽魂騎士王的地下城工程 人皇鎮淵 三興大漢:劉禪不思蜀 嬌軟丫鬟上位後,禁欲王爺寵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