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派係爭鬥_民國風雲人物演義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72章派係爭鬥(2 / 2)

梁士詒以交通為基礎,而實際上則掌握財政大權。當時北京雖有財政總長,可是財政大權都集中在總統府內的財政會議。這個財政會議由袁世凱為召集人,而粱則為實際主持人。

熊希齡內閣垮台後,財政權更集中到總統府了,甚至連收支一切多由總統批定。

有一天,袁世凱對梁士詒說“財政窘迫若此,交通部總要幫個忙才好。”

梁答“請總統吩咐,要多少才夠?”

袁說“每月總須有四五十萬才夠。”

梁答??“那麼就是五十萬好了。”

從此交通部每月便按時如數繳出。

兩楊反梁的得意之舉是迎合袁的心理,捧徐世昌出來做國務卿。因為這樣一來,則總統府秘書長的地位便完全落空,這是打擊梁士詒最好的一個辦法,也是一著絕妙好棋!

高處不勝寒,梁士詒雖然權重,可是處境也很危險,這可於一段剪報和梁的父親一封家書中看出。

這份剪報是《字林西報》的一篇專稿,描寫梁的權力,全文如下

“中國今日所恃以存在者,是為袁總統,而將來所恃以存在者,實為梁秘書長。梁士詒者,在中國財政上最有勢力之第一人也。其人賦性堅定,才具極圓滑,不喜大言高論,但求著著踏實,步步為營,以至水到渠成,一舉而收其成,此等性格,極似袁總統之生平。

“總統府中,重大財政事項,袁總統恒倚如左右手,譬如行軍者,袁大總統為前路先鋒,梁士詒為其後路糧台。彼又得最好接濟之交通部,富源無窮。周學熙去後,彼已運其妙腕,至於財政部,近且大見成功。且更進而著眼於全國實業。

“現在實業開放政策實倡始於梁士詒。熊希齡等不過隨聲附和,而收其功者仍為梁士詒。故吾人論中國財政上之實權,除梁士詒外,殆尋不出第二人焉。且梁士詒財政上之勢力,非唯於國內占到實權,且於國際上更據有最高之信用,近來各種借款,雖名義上為某某簽押,而內幕皆有梁士詒其人在;且往往他人磋商不成,而梁士詒一經手即完全成功。

“蓋梁士詒今日,其本身已具有能代表袁大總統之資格,而對外又能迎合實業投資之趨勢,故任其所往,無不如意,在中國政界,或有議梁士詒事權過重,甚或有謂袁總統大權旁落者;語雖不無近似,然曾不思中國財政上若無梁士詒其人,不但行政方麵不得支撐,恐袁總統赫赫一世之兵威,亦未免小被其影響。外人之信用梁士詒者,此亦為一最大原因。

“總之今日世界各國政治上之勢力,財權幾占全部,兵力不過其殘影,此論若無謬論,則中國繼兵力而掌政柄者,必在財權,即繼袁總統而統治中國者,必梁士詒。此梁士詒所以為中國政治上最有望之材也。”

梁士詒的父親梁保三為了這則特稿,給兒子一封信

“頃閱《字林西報》論一則,似極頌揚,而實為世忌。在豁達大度之主或不猜疑,在深謀遠慮之人,不無動念,況有企望齊肩,攀龍附鳳,希望後任,種種人物,皆懷忌心。

“昔曹孟德之於楊修,以其才名過己而害之,可懼也。是則日報,慮有人蓄意為之者,必由京而滬,由滬而港,必有所聞。故凡事宜退一步以留己之餘地。

“前人有功高而震主,功成而身退,匪惟遠嫌,亦保身之義也。報內一則曰或有事權過重,一則曰或謂大權旁落。此皆煽動之言,足以惑閱報者之聽聞也。”

梁老先生並非過慮,實為事實。當袁世凱對南方用兵時,各省軍政長官及師旅長入京謁袁後,一定專程謁梁。

有一天袁對梁說“你的地位,將來更重要,現在入覲的師旅長,不可輕予顏色。”

當《約法》正在交議時,袁對梁表示欲擴張總統府以羅致人才。梁卻主張暫勿變更內閣製,倘欲擴充府製,不如將府秘書廳擴大,以容納人才。

袁欲改總理為國務卿,梁竭力反對,袁目不轉瞬瞪視梁,梁這時才警覺到自己為袁所疑忌了。

徐世昌出任國務卿後,梁士詒的政敵楊士琦得勢,梁乃離開了總統府,聲勢自然是減低了不少。

民國四年六月間,又發生了交通大參案,對梁更是嚴重打擊。

這個交通大參案,是當年袁政府一件聳人聽聞的政治案件,參案是自津浦鐵路開始的。由前任津浦路北段總辦、現任肅政史孟玉雙和津浦路總稽核金恭壽定參案草稿,由肅政史王瑚、蔡寶善至津浦路密查,列出十大罪狀,由都肅政史領參。


最新小说: 誤圓房後,冷麵軍官寵她入骨 神奇留子在紐約擺攤算命[千禧年] 全民樹屋求生:開局匹配青梅竹馬 不可名狀的路人甲 我能穿梭末日兩界 踹掉渣男穿古代,婆家吃糠我吃肉 黑化病嬌男配你不要?那歸我了! 彼岸花開!鬼祖現!三界齊跪拜 星戰之源甲紀元 太空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