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張之洞(猴)張之洞同樣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既是慈禧寵臣,也是大清能臣。張之洞喜歡白天睡覺,晚上上班的習慣。他既“興居無節”,又身材瘦小,與猴子無異,因此被視為猴子精。
十袁世凱(蛤)袁世凱被稱為癩蛤蟆,一是因為他五短身材,臉闊麵圓,形似蛤蟆。二是民間傳聞說每當下雨的時候,袁世凱都喜歡張口呼氣,就像癩蛤蟆一樣。後來故事越傳越玄乎,有人說袁世凱登基那天,北京陶然亭周圍的蛤蟆齊聲大叫,恭喜蛤蟆王當上了皇帝。
而書僮獻茶的故事則是一天,袁世凱午睡時,書童去獻茶。推門時腳下一滑,茶杯掉在地上摔得粉碎。書童嚇壞了,這可是袁世凱最喜歡的玉杯啊。
幸而袁酣睡未醒,書童慌忙跑去找袁府一個老管家,求他救救自己。
老管家沉思一會,給書童出了個主意。並說“按我說的做,保你平安無事。”
一會,袁世凱醒了,要喝茶。書童把茶端進去,袁一看,不對!問道“我的玉杯哪去了?”
書童老老實實地說“摔了。”
袁大怒,厲聲說“到底怎麼回事?”
書童噗通跪倒,說“大人,不是小人不小心,而是小人實在害怕。”
袁世凱餘怒未消,嗬斥道“說!你害怕什麼?說不出個理由,我輕饒不了你!”
書童不停磕頭,一邊磕一邊說“真的不怨我,剛才我端茶進來的時候,發現床上躺著的根本不是大總統!”
“你個混賬東西,不是我是誰?”袁世凱問。
書童做驚訝狀,說“是……是一條大金龍!當時我嚇壞了,玉杯就掉在了地上,摔了。”
“胡說!”袁世凱怒斥一句,但是臉色立刻平靜了下來。不但沒有治書童的罪,反而從抽屜裡拿出一摞鈔票賞給了書童。
這兩個故事都是貶損袁世凱的,無形中表明了馮國璋的態度。
胡這時乘機說“二先生(即陳宦)和我約定,隻要上將軍(指馮國璋)同意,由上將軍署發一密電,他就宣布獨立了。”
馮把桌子一拍,像是下了極大決心地說“你的電報呢,拿來我替你發好了。”
胡鄂公發了陳宦的電報後,即赴上海和湯化龍見麵,把陳裕時赴湘的經過向湯詳陳。
胡說“二先生的獨立已不成問題,四先生(指湯薌銘)不獨立太不成話,大家都是湖北人,湖北人不能不爭人格!”
湯化龍聽了很同情,連聲說“真是不成話,到了這時候還如此糊塗,我把你在南京接洽的經過情形打電報給他,不怕他不獨立。”
當南京會議在吵鬨不休時候,四川起了變化,得知了馮國璋和湯薌銘那邊的情況後,陳宦的態度已經日趨明朗。
袁世凱關於召開南京會議的電報中曾提到“近日唐繼堯劉顯世陸榮廷龍濟光等以退位為要永,陳宦亦相勸以休息”。
不錯,五月三日,陳宦確實有勸退電報給袁一再表示“元首若允退位,其優待條件當與各疆吏力爭”。
袁世凱雖在麵上說“均獲我心”,在心裡把陳宦恨成什麼樣,隻有他自己知道。
這時,不但馮國璋主張袁退位,段祺瑞也表示讚成。
段根據陳宦的建議擬定了優待袁的辦法六條一往事不追;二公民權不褫奪;三私產不沒收;四居住自由;五全國人民予以應有的尊敬;六民國政府給以歲費十萬元。
袁看了這些條件,還偽裝不在乎的樣子說“好,很好,我退位不成問題,你們哪一天商定了善後辦法,我就哪一天搬到頤和園去休養。”
五月二十二日,陳宦終於發出了,那份被世人稱作“迫袁致死”,與袁世凱分道揚鑣的斷絕關係電。
言道“宦於江日徑電項城,懇其退位,為第一次之忠告。原冀其鑒此忱悃,回易視聽,當機立斷,解此糾紛。乃複電傳來,則以妥籌善後之言,為因循延宕之地。宦竊不自量,複於文日為第二次之忠告,謂退位為一事,善後為一事,二者不可並為一談,請即日宣告退位,示天下以大信。
“嗣得複電則謂已交由馮華甫在南京會議時提議。是項城所謂退位雲者,決非出於誠意,或為左右群小所挾持。宦為川民請命,項誠虛與委蛇,是項城先自絕於川,宦不能不代表川人,與項城告絕。自今日始,四川省與袁氏個人斷絕關係,袁氏在任一日,其以政府名義處分川事者,川省皆視為無效。”
這個電報是鄧文瑗起草的,“自今日始,四川省與袁氏個人斷絕關係”一語是陳宦加進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