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改組內閣_民國風雲人物演義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67章 改組內閣(1 / 2)

民國風雲人物演義!

這個呈文表麵看起來是二十二省區軍事首長發出來的共同聲音,實際上是倪嗣衝一手所包辦的。一部分督軍根本就沒未聞此事,一部分在“團結北洋派”的大題目下隨聲附和,還有一部分是被冒簽者和被硬拉簽名的。

呈文完成後,倪派人依次送往各督軍的住處,接洽簽名。

李純在天津沒有回京,倪就以長途電話通知他,已經代他簽了名。

湖南代表張翼鵬不敢代譚延闓簽名,要請示後才能決定。

倪說“你不能代表他,我卻能代表他!”張翼鵬慌忙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此例一開,江蘇代表師景雲也不敢代馮國璋簽名,而用自己的名字簽名。

雲南代表葉荃、貴州代表王文華既未看見這個呈文,也並無人前往接找其簽名,但他們榜上都有名。

葉荃曾向黎聲明被人冒簽,馮國璋和西南各省督軍也紛紛把自己的代表撤回。

當天,總統府傳出消息說,總統已經看見了這個呈文。總統認為各省督軍以個人的資格,以國民一分子的資格,在憲法草案上提出某些意見,原無不可。但是聯名提出來,並且要求解散國會,這就不是在軌道以內而是在軌道以外的一種行為了。

總統為國家的最高行政首長,沒有乾涉國會製憲和解散國會的權力。願意以個人的資格邀請國會議員談話,代達各督第軍關於憲法草案的意見,以供議員參考,所以對這個呈文不擬批答。

段祺瑞不甘心就此罷休,下決心脅迫黎元洪解散國會。督軍團也連開會議,商討對策,並幾次去總統府要挾黎元洪解散國會。

黎元洪知道這一切都是段祺瑞在主導,經過一番周旋無望後,看到段在內閣中已成光杆司令,又受到社會輿論地譴責,遂在美國“允為後盾”的情況下決定改組內閣。

二十日,他批準穀鐘秀、張耀曾、程璧光三人辭職,卻將外交總長伍廷芳的辭呈留住未發。

二十三日,黎元洪發布了三道命令(1)免去段祺瑞國務總理和陸軍總長職務,特任外交總長伍廷芳暫代國務總理。(2)委派陸軍部次長張士鈺暫代陸軍總長。(3)委派王士珍為京、津一帶臨時警備總司令,江朝宗、陳光遠為副司令。

張士鈺,字寶齋,直隸武清(今屬天津市)人。

張士鈺畢業於北洋武備學堂後,曾任職於清政府軍械局、新建陸軍督操營務處幫辦。

一九一二年,張士鈺被授於陸軍中將銜,升任拱衛軍參議官,不久署理司令。曾任陸海軍大元帥統率辦事處總務廳廳長。袁世凱稱帝時,任大典籌備處委員。

同一天,黎通電各省報告處理內閣問題的經過。

電報說“段總理任事以來,勞苦功高,深資倚畀。……乃日來閣員相繼引退,政治莫由進行,該總理獨力支持,賢勞可念。當國步阽危之日,未便令久任其難。本大總統特依《約法》第三十四條,免去該總理本職,由外交總長伍廷芳暫行代理,俾息仔肩,徐圖大用。一麵敦勸東海(徐世昌)出山,共膺重寄。其陸軍總長一職,擬令王聘卿繼任。執事等公忠體國,偉略匡時,仍冀內外一心,共圖國是。”

同一天,段祺瑞乘車往天津,黎元洪派公府顧問丁槐贈以程儀一萬元,並派侍從武官長蔭昌代表送行。

段臨行前發表漾電說“……查共和各國內閣製,非經在任內閣總理副署,不能發生命令效力。以上各件(指以上三令),未經祺瑞副署,將來地方及國家因此生何影響,祺瑞一概不能負責。”

這個電報顯然是表明總統以非法手段免去他的國務總理,不承認這個命令有效;電報末尾署名為“國務總理段祺瑞”,顯然仍以在職的國務總理自居。

伍廷芳發表通電否認命令違法,他根據《約法》的第三十四條,解釋總統有任免文武官吏之全權,並且舉出“民元唐(紹儀)、熊(希齡)免職,陸(徵祥)、趙(秉鈞)受代,先例具在,與《約法》皆無抵觸”。

他是以北洋派之矛,攻北洋派之盾。因為更換內閣總理的命令,不經原任內閣總理副署,已由北洋派的創立者袁世凱開其端。而當時並未被認為違法,則這次發表的命令也不能認為違法。

袁垂危的時候,北洋係雖已四分五裂,可是段祺瑞和馮國璋卻都各有千秋。段祺瑞在北京成立責任內閣,把握了政治的主流。可是在北京有好處也有壞處,壞處是行動要受到許多牽製。馮國璋在南京行動就可以自由得多,但也有壞處,壞處是距離北京的政治中心遠了一點。

袁世凱死前,馮國璋正在南京召開“南京會議”。我們已經知道,馮召集這個會議的目的,是想在袁和反袁派中間,造成第三力量。以便挾袁以對付西南的護國軍,又挾護國軍以對付袁。


最新小说: 無限天神君臨 重生七零過好日子 重生,養成白毛雙子小蘿莉 成婚前你不是這麼說的! 長生修魔:從折紙人開始 同時穿越,但是反派科學家 讓他生!讓他生! 直播買股:給五個大佬當金絲雀 冰封末世:我打造完美領地 在遠古和大虎一起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