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樹倒猢猻散_民國風雲人物演義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77章 樹倒猢猻散(1 / 2)

民國風雲人物演義!

七月八日,辮子軍奉張勳的命令,全部退入北京內城,集中於天壇、紫禁城和南河沿張宅三個地區。

原駐北京城外的第一師第一旅張錫元部,乘勢攻進了朝陽門。

張錫元(1870-1941),字嘏民,直隸大興(今屬北京市)人。

畢業於保定軍官學堂,後任定武新建軍教習。宣統三年(1911年),任河南新軍第二十九混成協第五十八標標統。同年十月,參與鎮圧武昌起義,因功升第二十九混成協協統。

民國元年(1912年),混成協改組為混成旅,張錫元仍任二十九旅旅長。同年十二月,升任河南陸軍第一師師長。民國三年(1914年),參與鎮壓白朗起義。同年九月,改任第九師師長。民國五年(1916年),改任京畿歩兵第二旅旅長。

討逆軍沒有積極進攻北京,是怕巷戰讓這座古城毀於炮火,段祺瑞打算通過外交使團斡旋,爭取用和平方式解決問題。

七月八日。段祺瑞派汪大燮、劉崇傑入城和各國公使接洽,請其轉達張勳,提出了以下四項停戰條件

(一)取消帝製。

(二)解除辮子軍武裝。

(三)保全張勳生命。

(四)維持清室優待條件。同時派傅良佐、曲同豐入城辦理遣散辮子軍事宜。

各國公使推荷蘭公使為代表,把討逆軍的條件轉達給張勳的偽外交部,力勸張勳接受,並表示各國願意承認張勳為國事犯而加以保護。

張勳雖眼見大勢已去,但還幻想著全身而退。想通過外交關係,率領辮子軍安全地退出北京,回到徐州老巢。他大概是想效法袁世凱,皇帝做不成轉回頭再做總統,張勳如今複辟不成,也想回徐州還去當大帥。

為此,張勳和雷震春、張鎮芳聯袂向溥儀提出辭呈,溥儀小傀儡皇帝當然批準。

同時發表偽諭,以徐世昌組閣,在徐世昌未到京以前,由王士珍代理。這當然也是張勳的主意,可以從張勳的通電中看出

“複辟一舉,聲氣相求,吾道不孤,凡我同胞各省多預共謀,東海(指徐世昌)、河間(指馮國璋)尤深讚許,信使往返,俱有可征。前者各省督軍聚議徐州,複經寫及,列諸計劃之一。……本日請旨以徐太傅輔政,組織完全內閣,召集國會,議定憲法,以符實行立憲之旨。仔肩既卸,負責有人,當即麵陳辭職。其在徐太傅未經蒞京以前,所有一切閣務,統交王聘老(指王士珍)暫行接管。一俟諸事解決之後,即行率隊回徐。”

據說此間還有戲劇性一幕

張勳請辭時,提請清室給予黃金萬兩,以酬其勞。

宣統說“黃金萬兩便是四十餘萬元,我即位不過七天,給你四十萬豈不是花五萬元一天買個皇帝做?”

張勳聽後很不高興,便說“陛下自從辛亥退政後,六年以來,老臣先後報效不下五十萬元,我今天來要黃金萬兩,這也不算過分吧?”

瑾太妃說“如今複辟勢將消滅,民國每年優待的四百萬歲費,都要斷送於你之手,我們又向誰去討呢?”

張勳聽後,默然而退。

從外交團處接到段祺瑞解決時局的四項辦法後,張勳用四句歌謠來作答複

“我不離兵,兵不離械,我從何處來,我往何處去。”

有人問他怎樣對清室作一個交待,他大聲地說“我太傻了,人人都很聰明,複辟不是我一個人的主張,也不是我一個人的願望,複辟成功大家享福,如今乾垮了拿我一個人受罪。這件事本來和清室不相乾,乾成了,小皇帝安坐龍廷,失敗了,我一個人受罪。”

張勳想把北京的事完全推給徐世昌和王士珍。他認為這兩個人,一是北洋派的元老,一是北洋派的重臣,有他們出來負責,北洋派的人心裡會舒服些。同時,他直覺地認為北洋派並不反對複辟,而是反對他一個人包辦。如今他把北京的善後交給徐和王,北洋派的人自不會趕儘殺絕,當然會放他一條生路,讓他回徐州。

他確很痛心和後悔,感到自己是被一些軍閥們出賣。他的打算是不論維持“大清帝國”,還是恢複中華民國,都讓徐世昌他們去搞,自己越早脫離北京這個是非窩為佳。

張勳一再打電報,一再派人到天津來迎接徐“相國”到北京來輔政。但是,徐在這個時候怎還會跳火坑呢!

不過他卻有信給清室的“內務府大臣”世續,表示他對清室的關心,信上說“複辟一舉,張紹軒以鹵莽滅裂行之。方事之殷,早知元濟。現在外兵四逼,張軍已不能支。目前第一要義,則為保衛聖躬,切不可再見外臣致生意外。……優待一事,自必繼續有效。昌在外已屢設法轉商前途(注此處指討逆軍),仍當竭力維持,以儘數年之心誌。俟京中略為安寧,昌即來京,共圖維係。”

張勳複辟失敗,輿論幾乎一邊倒地稱之為倒行逆施,唯獨一位複辟熱衷者站出來為張勳說公道話。此人是誰呢?原來是洪憲帝製的擁躉阮忠樞,這位袁世凱曾經的手下紅人卻力排眾議,稱張勳此番舉動,雖然近於粗率,卻不失為烈烈轟轟之好漢。


最新小说: 從縣委書記問鼎權力巔峰 [足球]馬爾蒂尼與主席的閨女 魯王宮成了5A景區?你膽夠肥啊 九陰九陽 替小師妹頂罪,叛宗後大師姐賊瘋賊強! 第五年重逢,馳先生再度失控 夫人要離婚,陸總想父憑子貴 開局就分家,我暴富你們哭什麼 快穿:宿主求彆黑化 無限天神君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