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風雲人物演義!
主戰派這時既要討伐南方,又要對付北方的主和派直係。
民國七年一月八日,以曹錕為首的督軍團又在天津開會,有人建議懲戒李純和陳光遠,未獲一致意見。
馮國璋耽心主戰派走極端,局麵無法控製,便秘密關照李純“各方集兵於寧,希補救遠嫌。”
李純才有辭職電發出。
這一期間,北洋派的占領區內,陸續也有響應護法的行動發生。
民國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浙軍旅長葉煥章、寧台鎮守使顧乃斌在寧波宣布自主,推蔣尊簋為自主軍總司令。
十二月一日湖北第一師師長石星川在荊州宣布自主,十六日湖北第九師師長黎天才在襄陽宣布自主。
民國七年一月四日,河南民軍首領王天縱在汝州宣布自主。
這些活動雖然很快被打壓下去,但對所在地的督軍勢力形成了很大的牽製,並且有滾雪球效應。
荊、襄兩地的自主軍推黎天才為湖北靖國軍總司令,石星川為湖北靖國軍第一軍軍長。
荊、襄自主,使王占元的處境更為困難。他是南北調停人之一,不願與西南為敵。現在他的轄境內,又出現了與西南采取一致行動的自主軍,不能置之不理。
他心平氣和地勸告他們取消自主,並且保證不向他們發動軍事進攻。
自主軍除了反對北京政府外,對王占元也並未惡言相向。
黎天才(1865—1927),雲南丘北人,字輔臣,彝族,出生於雲南文山州丘北縣八道哨彝族鄉黎家莊村。
一八八一年投清軍衡字營當列兵。
一八八三年法軍入侵越南和中國西南邊境,他隨軍參加抗法戰爭,以作戰勇敢而出名。這次戰役後,因他作戰勇敢,除受嘉獎外;雲桂總督岑琉英親自給他“嘉喜一等奮勇”,破格越級提拔為軍官,“奏準以千總補用”。
中法戰爭結束後,他帶兵駐守滇緬邊界,功績顯著,升任都司銜藍翎守備。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在浙江一帶,為浙江巡撫劉樹棠及省防統領李慶堂所器重,委為兩浙新中軍左營管帶,鎮守三門灣,剿辦寧波、溫州、台州一帶“海匪”。
辛亥革命爆發,黎天才駐守上海吳淞,革命黨人爭取他起義反清,他積極響應。與其他起義軍和上海民眾一起光複上海及附近地區,任滬軍都督府吳淞軍政分府水陸軍統領。
隨後,他與各地起義軍統領到鎮江商討會攻南京,組成攻寧總司令部。十一月十四日他率滬淞軍從上海奔赴南京,迅速攻占南京外圍烏龍、莫府兩山,為攻取南京創造了有利條件。
南京攻克後,他被推舉為江南第一鎮統製,留守湖北,任江南留鄂第一師師長,授陸軍中將、二等文虎章、二等嘉禾章。
一九一五被任命為襄鄖鎮守使、陸軍第十一師師長。次年改任陸軍第九師師長兼襄(陽)、鄖(西)鎮守使。
這是一位從農民到將軍的愛國將領。
王占元雖然不對自主軍進攻,但是湖北西部還有另一支屬於皖係的軍隊,那就是由四川敗退到宜昌的吳光新軍。
吳光新在四川打了敗仗,很想收複荊、襄,立功贖罪。他的力量雖不強大,可是荊、襄兩地自主軍在地形上互相隔離,並且各自為政,互不配合,便於敵方各個擊破。
王占元自己不願進攻自主軍,也不願假手彆人,尤其是吳光新。他深知,倘若吳光新剿平了自主軍,對他是有更大的威脅。
隻是他不能公開反對吳光新對自主軍的進兵,處境也更為尷尬。
河南汝州的自主更增加了問題的複雜性,河南督軍趙倜雖名列主戰派,可是他不是北洋派的正統,汝州在河南西南部,與湖北西北部襄樊毗連,如果兩個地區的自主軍合流,對趙倜也是一種威脅。
荊、襄自主也使桂係很傷腦筋,尤其是援湘的聯帥譚浩明。因為湘西的民軍紛紛要求開往鄂西,和自主軍聯成一片,譚浩明沒有理由予以拒絕。
可是湘西民軍開往鄂西,便是對王占元的一種敵對行動,王占元是北洋派中的主和派,因此他又不能不竭力加以阻止。
他於是致電北京政府說“如果北軍攻荊、襄,則南軍也會進攻嶽州。”
這時,北軍第三師已經開到廣水,準備進攻湖南。
由於北方主戰派和主和派正展開了激烈的鬥爭,曹錕也有所顧慮,想把軍隊在湖北停留觀望一下,再作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