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風雲人物演義!
此時,南軍為何進攻嶽州呢?
嶽州即今湖南嶽陽市。在曆史上有過多個稱謂,如巴陵、巴州等,民國以後,正式定名為嶽陽。
嶽州位於湖南省東北部,東鄰江西銅鼓、修水和湖北通城。南抵湖南長沙、瀏陽市。西接湖南沅江、南縣、安鄉。北接湖北赤壁、洪湖、監利、石首。嶽州的地理位置極為重要,素稱“湘北門戶”,是防守北方來敵的屏障。
桂係既然和北方的直係暗通,自然不願擴大戰爭。
但是,問題在於湖南軍民的情緒。此時的湘軍戰意極濃,如果過分予以壓製,桂係在湖南的領導地位將會失去。
再者,國民黨對桂係在湖南按兵不動的情況日益不滿。如果桂係再與湘軍為敵,迫使國民黨和湘軍聯結一氣以對桂係,桂係在廣東的領導地位也將動搖。
北軍已進攻荊、襄自主軍,荊州已經陷落,襄陽也保不住。直係主和派並不能夠控製局勢,皖係的主戰派兵鋒必然直入湖南。桂係無法不同意南軍進攻嶽州。
南軍的軍事行動沒有受到抵抗。守嶽州的北軍是王金鏡的第二師,李奎元的十一師,王汝賢的第八師,範國璋的二十師,都是直係部隊或是接近直係的部隊,他們在內心並不願和南軍作戰。
南軍剛開始進攻,北軍放火焚燒嶽州,然後撤出。南軍進入嶽州,撲滅了空城的漫天火焰。
嶽州自從民國二年二次革命後一直控製在北軍手中,曆時四年餘,這時才重入南軍懷抱。
嶽州易手後,西南各省人心大振。多數主張長驅直下武漢,由於北軍主力集中在荊、襄方麵,武漢軍力異常空虛,南軍如果乘勝挺進,武漢是可以攻下的。
如果攻下武漢,唐繼堯以護國元勳身份出兵北伐,北方局勢如何演變是很難預料的。
事實上,經過半年的奮戰,各路護法(靖國)軍都取得了很大的勝利。
在湖南戰場上,護法軍在奪取了長沙之後又拿下了嶽州。
在四川戰場上,同樣連續取得重大戰果。
滇黔川聯軍攻占重慶後,即確定了以占領成都為主要目標的全線進攻作戰計劃。
進占重慶的部隊分兵三路向成都進發四川靖國軍為右路,由重慶出壁山,經青木關、合川西攻成都;
貴州靖國軍為中路,由重慶出壁山、大足,經安嶽、樂至進逼成都;
滇軍顧品珍部為左路,由重慶西攻永川、榮昌,進取內江、資中,爾後北攻成都。
與此同時,退駐川南的滇軍趙又新、黃毓成等部由永寧北攻納溪、瀘州,然後一路循長江反攻敘州,一路經富順進攻自流井。得手後,再進取威遠、榮縣,經仁壽進逼成都。
聯軍發起進攻後,進展頗為順利。
一九一七年十二月十五日午前,滇軍趙又新部攻占納溪,繼向瀘州進逼。
十八日,川軍第一師下屬第二旅在合川發出通電,宣布護法,駐守瀘州之劉湘第一旅隨之動遙。十九日,滇軍一舉攻占瀘州,劉湘旅退往永川。
二十二日,顧品珍部攻占永川,川軍第一師代師長徐孝剛暨劉湘旅退往隆昌。
劉存厚接任四川督軍後,完全倒向北京政府。一邊電令各部固守,阻止滇軍前進,一邊調集兵力,調整部署,準備組織反擊,奪回瀘州、重慶。
然而,未等川軍反攻,滇黔川聯軍先敵發動了更為強大的攻勢。
其部署是
滇軍顧品珍部由永川沿大路攻取隆昌、內江;
趙又新部一由瀘州攻富順,一向敘州進攻,以為牽製;
黔軍王文華師之一部出大足,經吳家鋪助攻隆昌、內江;
川軍石青陽部進攻安嶽、樂至;
熊克武部一由安嶽取遂寧,一攻順慶;
敘南趙鐘奇部牽製盤踞敘州之川軍,策應主要戰場行動。